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近半市民难忍南京交通污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09:49 南京晨报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因此在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的发起下,南京市建委、交管局、市政公用局、交通局等多部门联合自2000年开始编制《南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年报》,通过对南京交通发展情况的分析进行总结,并发现城市交通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迄今为止,《年报》已经编制5年。昨天,2004年交通年报出炉,发现了更多症结,也对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了更多建议。

  全市停车位缺口至少7万

  据了解,截至2003年底,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0万辆,按照国际惯例,社会公共停车泊位总数应是汽车总保有量的15%30%,据此折算,南京市应有社会公共机动车泊位10—15万个。而事实上,据《年报》显示,南京市拥有收费停车场684个,停车场面积为923082平方米,公共停车泊位只有29087个,缺口至少有7万,远远无法满足停车的需要。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年报》显示的市民对停车问题的看法中,反映“没有停车位”、“停车位离要去的地方太远”、“停车位收费高”等问题占了多数。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京市的机动车拥有量会持续增长,其中,私家车的增长将更加迅猛,据统计,私家车增长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50%的高位之上。相比之下,停车场的建设则远远落后,因此公共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不仅社会公共停车场缺乏,小区内停车泊位也难以适应私家车停放需要。

  对此,专家建议政府将各类停车设施建设纳入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为停车设施发展提供财政保证,同时鼓励多元化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在管理上要制定《南京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加大停车场管理的法制力度。动员沿街单位有空闲场地或多余停车泊位的对外开放,方便市民停车。还建议在新街口、山西路、河西副中心等中心商业区、对外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地铁枢纽站等地区重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设施。

  新城区公交发展普遍滞后

  据《年报》显示,今年南京公交的整体服务水平比去年有所提高,公交平均换乘次数、换乘时间、两端步行时间和平均候车时间等均比去年有所下降。

  虽然公交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年报》上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今年除东片区外,南京市主城各片区市民对公共交通满意程度均有所下降,其中西片区市民的不满意比例最高,为29.63%。专家介绍,市民对公交不满意比例上升,一方面与公交公司本身的服务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河西、仙林等新区的开发脚步加快,居民对公交的期望值和依赖程度日益上升,而相应的公交服务相对滞后,自然就引起了较多的不满。

  市民最不满意的地方公交“等车时间长、车内拥挤”

  据调查显示,“等车时间长”和“车内拥挤”是市民对公交不满意的两大主要原因,分别占到不满意见的26.92%和26.89%。专家介绍,导致“车内拥挤”的主要原因是市民乘坐公交的比例上升以及上下班高峰时段人流量集中。而市民对公交“等车时间长”仍有较大意见则是因为,虽然每年新增不少公交车辆,但由于高峰时段交通拥挤、上下车乘客较多,造成公交车难以准点到达,有些公交车发车频率不定,也是让乘客抱怨“等车时间长”的原因。

  另外,“不准时”和“票价过高”也是引起市民对公交不满的两个重要原因,东片区市民对“不准时”意见较突出,北片区和中片区反映“票价过高”的比例较高。

  近半市民难忍交通污染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激增,车辆尾气等引起的交通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保问题。《年报》中的一项数据显示,有46.78%的被调查市民对目前的交通污染问题觉得“根本无法忍受”。据分析,造成近半数居民对交通污染不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污染状况的关注程度提高;另一方面,机动车大量增加致使尾气污染日趋严重,让市民感到“根本无法忍受”。对此,专家表示,在不断发展交通的同时,还应关注环保问题。

  作者:王宇新 曹松 马洪莉 高利平

  (来源:南京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