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民众政治热情:2038年悬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10:40 《小康》杂志

  《小康》记者 李远夫 报道

  由于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目前,部分公众对政治和改革缺乏热情,甚至在许多地方,选民对选举人大代表已表现出冷漠,且成弥漫之势。与此同时,各地招考国家公务员则纷纷爆棚,因为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各层次人才向行政机关回流。或是“政治冷漠”,或是畸型的热情,中国公众从政心理的种种异化现象,令有识之士担心这一政治生活的痼疾将阻
碍中国的改革进程。

  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部分公众对政治和改革出现上述不健康心态决非吉兆,公众从政心理亟需引导。

  公众从政心态的异化

  中国人民大学曾经在北京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被访者中表示关心政治的人较10多年前大幅下降了21.4%。分析特别指出,北京高校学生一向以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而著称,但这次的调查却显示,现在他们也被归入政治冷漠的一群。北京可以说是全国最关心政治的城市了,其他城市、农村可以想见。

  不久前,一些报章也刊文指出:目前在许多地方,选民对选举人大代表“或抱应付的态度,投票时随心所欲;或怀游戏心理,甚至进行恶作剧;或者随大流,有的还乐于接受他人的包办代替;或者对贿选等违法现象熟视无睹。”其实,类似的现象已在社会上长久存在。

  不可否认,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也使公众的心态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走向多元。比如文革中那种人为的政治狂热和强迫性的过度政治参与现在已被人们所拒斥。随着市场经济打破依附关系,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文化受到猛烈荡涤,“做官”和“升官”不再被视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惟一途径,人们开始由“重权”的“官本位”转向“重钱”和“重技术”等多向选择。

  但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现存体制决定,行权者在趋于等级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享有很高的政治待遇、政治权威和影响力,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成为具有调控权力或组织资源的人,拥有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能力,更易于实现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流动并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源。因此,许多人的“官瘾”仍很大,“官念”仍很强,更不要说那些依靠官商勾结而获高额灰色收入的人群。

  专家说,公众从政的不健康心理或者冷漠,其背后是对现实政治责任感的弱化,对改革缺乏热情,而这并不意味着现存改革成果的保持,而是恰恰相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曾因改革长期停滞不前而引发大规模社会动荡。对政府统治来说,政治冷漠不但会带来政治道德滑坡,还暗示着人们一种潜在的离心倾向、不信任感的加剧。对政府的权威、政策执行,甚至政府的合法性本身,都提出了挑战,而当下包括腐败、政府低效、司法不公等在内的社会问题,也将难以解决。

  更深层的原因

  当前面临的公众从政心态的异化,其实有着更深层和更复杂的因素。学者唐昊今年7月在《中国改革》上撰文说,从社会层面看,和参加经济活动一样,人们参加政治活动也是为了本人或其所代表阶层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缺乏这种利益上的共识,深刻而持久的政治热情无从发生。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从政心态的冷漠、异化则有着一系列体制性原因——

  首先,迟迟不能提出一个总体的发展目标,使政治改革、政治情绪失去了方向感。政治改革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提法外,一直没有提出具体目标,使人们无所适从。

  消极、保守的心态实际上是源于一种对前途认识不清的迷惑。如果改革目标清晰、改革者态度明确,则改革进程就会避免出现失重的状态,人们的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才能有一个立足点。

  其次,权力专断造成的政府和民众、上层和基层之间的鸿沟,这是现实的体制原因。《中国人大》副主编汪铁民今年5月曾提到,造成人大选举过程中的政治冷漠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选举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存在着缺少竞争机制这一致命的“硬伤”,使选民缺乏对选举的认同感。按人大代表们自己的说法:“我投谁的票对选举根本没什么影响,最后谁当选,还不是由上面定?”

  第三,公民政治权利不落实和参政渠道不畅通也极大地挫伤了人民参政的热情。近年来对农民“集体上访”的粗暴禁止甚至打击报复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人大代表因维护人民利益而被迫害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正常而迫切的参政诉求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持。正是先有了某些政府部门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漠视,而后才有公民对政治生活的漠视。

  对症下药进行引导

  部分公众对政治和改革缺乏热情、不“感冒”,或许都不用什么数据来证明,在日常生活中就可直接感受到此类普遍的心理氛围,而这将使得改革失去前行的冲动。因此有关学者认为,当务之急应是切切实实地落实包括参与国家管理在内的公民权利。通过参与政治活动,人们自然会逐渐明白自身政治利益所在,从而生发应有的政治热情。

  引导公众从政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对症下药,从社会层面和体制性因素着手,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指责。

  政治意识的觉醒是一个社会动员的过程。当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文化和教育水平提高,以及传播媒介的普及时,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意识将觉醒并增强,激发个人和集团投入政治,并从政治的变化中获得直接明显的好处。具体而言:

  劳动型群体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经济发展放缓对他们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冲击,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其政府是一个能保护他们利益、稳定他们生活的有权威的政府。

  民营经济是在政府的宽松政策和扶植下发展起来的,而政府给民营企业家更大的政治空间也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大进步。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的话说,“过去,我们被排除在政治领域之外,人们对我们比较忌讳,现在把我们吸收进去,说明国家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信心更足了。”

  对官员群体,改革给他们个人带来的现实冲击可能要远远大于将来可能会有的好处。不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部门、职位之间的级别意识比较淡,政府、商界、学术界等各个界别也是互通的,所以从一个位置上退下来或升迁也会很简单。

  而且,在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人们也有选择对政治不感兴趣的自由。

  2038年,两种可能性

  半个多世纪以前,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朝代兴亡的“周期律”的问题时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赋予公民以民主权利,是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要害,这是共和国的领袖们早已意识到了的。而随着中共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秩序基本建立,《宪法》赋予人民的各项公民和政治权利得以落实,公众从政心理的上述种种异化的现象也会随之消解,人们还将重新拥有对政治和改革的热情。

  其实,现今公众从政心态的异化,比如所谓“政治冷漠”,并非真的冷漠,而是一种有选择的冷漠。选择的依据,则是以“不冷漠”是否会带来风险为考量。如果到2038年,中国已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或许还会出现一种新的“政治冷漠”。因为到那时,中国社会根本不需要更多的政治激情,公众已对现存政治体制、政治精英高度认可。

  就像如今欧美一些成熟国家一样,经济大幅增长、政治稳定,而选举投票率却连年下降。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率一度不足50%,但这并不表明民众撤消了对政府的支持,事实可能正相反,是因为民众对政策决定表示基本满意和放心、无须过多的关注和投入。

  此时,政府的支持者成了“沉默的大多数”。2038年的中国,或许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形吧!

  2038 中国官员标准像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