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色”孕育着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05:11 济南日报

  策划:侯新华 杨镇

  撰稿:杨镇 沙文婧 李瑞鸿 张正杰

  摄影:侯新华

  皮鞋、针织、海参、旅游、温泉、韭菜……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如今却成为即墨市建镇的不二法宝。特色城镇在这里办得是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蓝村镇

  ——江北最大的皮鞋镇

  来到鞋厂办公室,老远就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一位个头不高、穿衣干练、透着精明的中年妇女,笑脸相迎地从门口进来。她,就是金牛鞋业的厂长高秀义。她是1988年嫁到鲁家埠的外地媳妇,嫁过来后曾给别人做过8年的鞋帮。1995年高秀义在自己家办起了鞋厂。10年过去,高秀义的鞋厂从开始只有七八个工人的家庭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一百多人的民营企业,厂房也由家里搬到了工业园。

  “我们这里的人都是靠做鞋发起来的,现在鞋厂进了工业园,一年可生产40万双皮鞋,200多种样式,产品已经遍及河北、河南以及东北地区了。”

  正如高厂长所言,鲁家埠的人都是靠做鞋发起来的。村里85%的家庭吃的都是“皮鞋饭”。时值丰收的季节,这里一点农家味也没有,大街上所有商店出售的商品都与制鞋有关,鞋料、鞋胶、鞋帮、鞋楦……来到村外,更是看不见一亩良田,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座座厂房。宏亿康鞋厂,裕丰鞋业、双星鞋楦厂、百汇鞋业、福强鞋业,还有高秀义的金牛鞋业……不到200米长的马路就开有10家鞋厂。怪不得鲁家埠被誉为是“蓝村皮鞋第一村”。

  在蓝村镇像鲁家埠这样的村子还有20多个,占全镇村庄总数的83%。虽然吃的都是皮鞋饭,但分工却不同,有的做鞋样、有的做鞋帮,有的做鞋料等等,不出村就可以把制鞋所需要的材料凑齐。现在蓝村镇共有800多家皮鞋加工户,128家鞋料经营户,567家皮鞋辅助加工户,67家皮鞋运输专业户,还有许多专门生产各式各样鞋盒的印刷厂。

  如此大规模的进行全民造鞋发生在蓝村镇是偶然的吗?

  据悉,蓝村之所以成为今天远近闻名的皮鞋镇,是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镇上的一个皮鞋厂。鞋厂开始经营时效益不错,招收了不少农民前去制鞋,但后来鞋厂因跟不上市场需求垮掉了,鞋厂工人就自发做起了皮鞋。由于个体经营比较灵活,所以生意越做越红火,带动了镇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皮鞋。

  改革开放后为了让农民尽快地致富,当地政府发觉本镇有做鞋的基础,加上老百姓对这一行比较认可,于是就开始引导农民走制鞋发家之路,鼓励非皮鞋村上皮鞋项目,鼓励收入不高的村民做皮鞋。如此一来,全民造鞋的工程轰轰烈烈地建了起来。

  老百姓做鞋,政府铺路。近几年,在个个制鞋环节上镇政府都加大了扶持力度。

  以前做鞋的业户规模不大,大都开的是“夫妻店”,家庭式作坊,形成不了气候。为此,镇政府专门划地修建了民营皮鞋生产基地。1998年蓝村镇规划建设了皮鞋城,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配套,吸引了110家皮鞋加工大户、鞋料经营大户进城经营。

  在销售方面,政府鼓励业户主动出击开拓市场。从此在外地的大中城市里就有许多蓝村人。仅石家庄市,就有80人开设皮鞋批发店。被当地人称为“北方的温州人”。目前蓝村镇已经建起52条托运路线,遍及长江以北的五十个多大中城市。

  外地人有人销货,家里有人供货。托运公司也应运而生。现在蓝村镇政府已建立皮鞋托运中心3个,每到下午四点多,托运公司就开始忙着上货直到凌晨。去年,4000万双皮鞋就是从这些托运中心走向全国各地的。

  产品生产、销售已经走上正轨,于是今年他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上来。现在镇上已注册180多个皮鞋品牌。帅帅鞋业的老板鲁好端注册了“帅途”牌商标,投资40多万元引进了生产线,日产量1500双,比手工生产量增长了3倍多,年销售收入200多万元。为了巩固皮鞋的市场份额,蓝村镇由工商、质检等单位组成质量监察组,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就令其关门停业,销毁产品。这样做维护了蓝村皮鞋的声誉。

  “糊一个鞋盒能挣5分钱,我和老伴一天就能糊上千个,一年能有个五六千块钱的收入,比下地干活好得多。”鲁家埠村74岁的鲁显照老汉喜不自禁地告诉记者,过去老两口种了4亩地,小麦、玉米、大豆都种过。一年下来除去种子、肥料等费用,年景好时一亩地才挣500块钱,现在好了,自己挣的钱都花不了。

  许东是鲁家埠村金牛鞋厂工人,今年20岁,上个月才出徒。一家三口都做鞋,一年全家收入四五万元,因为从小就接触做鞋,所以对这行比较熟悉,等4年后他存够了钱,自己也要开鞋厂。许东的目标也是不少蓝村青年人的理想。

  蓝村镇鞋业的发展不仅富了制鞋人,还带动了运输业的繁荣。安达托运部有6部车,专门跑石家庄,去年托运皮鞋800万双,年收入240多万元。皮鞋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些农民也跑来搞运输。前白搭村姜思全买了两部黑豹农用车,专门替皮鞋加工户往托运公司送货,年收入3万多元。

  蓝村镇积极引导农民在皮鞋上做文章,真正实现了富民增收。据统计,蓝村人每制造一双鞋就能从中赚得6元钱。受皮鞋产业拉动,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5233元,人均银行存款余额1万多元,蓝村镇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北皮鞋镇”。

  南泉镇

  ——吸引20多个中外服装品牌落户

  玄春香熟练地踏着缝纫机,因为采用的是流水作业,一条裤子到她这儿已经基本成型,她负责做的就是口袋。

  对于已经在针织厂工作了20年的老工人来说,这活挺轻松的。她平均每五分钟完成一条裤子。按照一条裤子手工费两角钱计算,她一天最少能挣45元钱。加上公司每月奖励工龄20年以上的职工100元钱,一个月少说玄春香也能拿到一千七八百元。

  “在这里干活挺舒心的,挣钱也多。我们家就有5个亲戚在这里干活,外甥媳妇、兄弟媳妇、儿媳妇……”

  南泉镇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农业镇,镇上有几家乡镇企业。其中青岛第九针织厂专门生产“十佳”牌运动服,有一段时间市场销售情况非常好,吸引了镇上许多人到厂里做工,慢慢地在当地形成气候。

  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到后来产品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厂子的效益越来越不好。上世纪90年代后,厂子实行了企业负责制。改制后的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的扶植,更新设备,开创销路,为了拉长行业优势,政府鼓励工厂在创新自己品牌的同时,给国内外品牌做贴牌生产。“豪门”、“皮尔卡丹”、“阿迪达斯”、“鳄鱼”、“北极绒”、“南极人”、“纤丝鸟”……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外知名品牌服装,有许多竟是出自即墨市的南泉镇。

  在南泉镇,雪达集团扮演着重要的龙头角色。1998年4月雪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它的前身就是原来生产“十佳”运动服的青岛第九针织厂。现在雪达集团已是中国乡镇百强企业之一,有职工2600人,其中本地人占85%。每年生产成衣2000万件(套)。主要生产经营“雪达”牌高中档针织内外衣。具有织造、漂染、印花、起绒、电动横机、电脑刺绣、成衣整套生产流水作业线。加工生产的二十多个国内外名牌和“雪达”、“晓波”系列产品销售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北美、西欧、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去年集团用45天的时间就开发出300多个新产品,其中斜纹布、星星布、人字布、竖条布等新产品,一面世就吸引了众多客户,被“俞兆林”、“魔咔”、“红豆”、“鳄鱼”、“凯普狄诺”、“彪马”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所采纳,大量定单如雪花般纷纷落到集团。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陈胜先生来到雪达集团参观新产品展示后,高兴地表示愿意为雪达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方便,可以给雪达人去美国的签证开“绿色通道”。

  由于政府的扶植,使雪达集团成为当地的龙头支柱企业,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企业。目前,全镇从事针织业的厂家17家,从业人员1.5万人,每年上缴税金3485万元。

  田横镇

  ——虾池养参专业镇

  张坦福今年50岁,是田横镇泊子村人。今年初春,他和他的5个亲戚每家投资6万元建起了参苗厂。2月份修建,5月份就开始出苗,短短的4个月他们就已经把本钱全部赚了回来,并赢利五六万元。

  “现在村里有不少人养海参,对参苗的需求很大,所以我就建了这个厂,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赢利。”说到建参苗厂,张坦福喜不自禁。

  “自从村里养了海参,以前闲置的虾池这两年光靠收取养参客户的承包费村里就挣了不少钱。修学校,建马路,给学校买电脑,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补助100元,村里的学生如果考试考得好,村里还颁发奖学金……养海参的好处可真不少。”

  田横镇位于即墨市的东边,有30个行政村,其中有渔业成分的村庄18个,海岸线长26公里,滩涂面积2.1万亩,虾池面积6400亩。因为镇上没有企业,所以水质没有污染,特别适合渔业养殖,这里过去是一个养虾专业镇。

  上世纪80年代末,流行了一种对虾病虫害,给养殖户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种虫害病到现在都没有被攻克。由于受病虫害的侵袭,上世纪90年代初田横镇渔民就很少养虾了。大量的虾池就此闲置起来,很是可惜。后来镇政府开展过一个项目,但因项目投资过大,且对沿海地貌破坏严重,因此就不能够大规模推广。

  2002年,省渔业局在烟台召开了一个养殖研讨会,会上介绍了牟平养海参的经验,分管渔业的张副镇长听后很受启发。从烟台回来后,他就带人去牟平学习养参的成功经验。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利用本镇6400亩虾池的资源优势,改革养殖模式,发展虾池改造养殖海参。

  发展思路明确了,下个问题就是要尽快地将养殖技术在全镇普及。为此,镇政府一方面做好“派出去,请进来”的工作,专门组织人员到牟平养参户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看到别人的效益后,更加坚定了群众海参养殖的信心。“请进来”就是引进烟台等地客户投资470万元,承包当地的虾池,进行养殖示范,让群众切身体会到养殖海参的实惠。另一方面,在确立的海参养殖基地上,镇统一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出台了优先承包、承包费适当优惠、协调贷款等政策,吸引当地群众养参。

  政府引导群众养海参的做法慢慢地见成效了。从去年开始,镇上就有不少人开始养参。省劳动模范泊子村老支部书记张兆爱,去年春天就和几个人合伙承包了两块虾池养海参。按照镇上做的效益分析,每亩虾池一年可以赢利三万多元,到明年春天老书记的海参就可以为他赚钱了。

  “村里有些虾池承包给了外地人养海参,我看着挣了不少钱,就和几家商量着也承包个虾池,这也是致富的一条路嘛!”老书记欣喜地告诉记者。

  在渔民养参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问,打个电话到镇渔业办公室就可以咨询。为保证海参养殖技术普及,镇政府订购了8000余元的《齐鲁渔业》、《中国海洋报》、《中国水产》等渔业杂志,无偿赠给养殖户,还定期组织海参养殖培训班、座谈交流会、养殖专业户现身说法等活动,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

  2003年9月上旬,由于暴雨袭击,造成海水盐度降低,导致部分海参死亡。镇政府马上建立了疫情监督防治体系和疫情预警系统,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迅速组织养殖户采取排淡水、进海水等措施,确保了海参安全度过休眠期。

  从开始养殖到养殖过程中,政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最后一个环节销售上,田横镇政府也替养殖户算了笔经济账。现在500克“湿”海参售价52元(一般500克有三四个),然而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干海参最贵的可以卖到500克2200元。

  为此,为了提高海参的市场占有率,镇政府引进投资千万元的青岛海福聚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海昌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对海参进行深加工,生产系列产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及时注册了“千里岩”商标,统一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为海参销售打好基础。现在全镇共改造虾池养殖海参面积5200余亩,田横镇已经成为青岛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档次最高的虾池养参基地。

  鳌山卫镇

  ——未来的滨海小城

  鳌山卫镇地处即墨市北部,崂山北麓、黄海之滨,全镇总面积96.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9.8公里,拥有大小岛屿5个。镇内山、海、滩、岛等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鳌山卫镇的鹤山与崂山一脉相承,是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豹山、天柱山、东京山、四舍山,险峻秀丽,19.8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沙质细腻的金滩、银滩。广袤的海域中镶嵌着翠竹丛生、植被茂盛的大管岛、小管岛、长门岩等岛屿……

  过去,这里的人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日子,上山打石头,下海捕鱼虾,生活过得平淡而没有波澜。除了一片山海外,镇内没有一个可以带动全镇经济的产业。

  然而,近几年鳌山卫镇乘上了青岛沿海开发建设的东风,开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有再好的山水,别人不知道还是没用。为此,镇政府首先做的就是对外宣传自己的风景,投资40万元对鹤山、豹山、天柱山进行了航拍,同时搜集了有关的民间传说和文献,将它们制作成画册进行宣传。其次就是修路。配合对三山的开发,政府修筑了进山路及旅游专线,将三山连成了一个整体。此外,为了将旅游资源尽快地转化为优势产业,发展了多元化的旅游,政府开展了农家宴、鱼家宴、农业观光旅游、筹办柿子节等项目,开工建设了两处高档次的游艇码头,其中陆地旅游码头由青岛建豪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宾士域公司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

  与此同时,镇政府对镇内旅游景点、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区域以及重点区域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修建了新鳌文化广场,引进资金建成了鳌海山城、青岛颐中足球文化城、山海天国际度假城、鳌海湾旅游度假村,连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也被吸引来落户鳌山卫镇。

  旅游业办得如此红火,当地农民也得到了不少实惠。为了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俱佳的特色农业,政府积极扶持农民发展茶叶、花卉、林果等。目前,全镇茶园面积已达3000余亩,沿鳌蓝路建起了长8公里面积约2300余亩的雪松绿化长廊,完成荒山绿化、退耕还林8000余亩。天柱山生态观光园,花卉苗木存量达1600多万株……这些产业的发展使得去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1.23亿元,财政收入1412.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以来,鳌山卫镇已接待国内外游客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60万元,被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和科技部等六部委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镇。目前,他们正在积极申报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按照大青岛总体发展规划,到2010年,鳌山卫镇将建成大青岛的都市新区,发展成为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驻地人口8万以上的生态型旅游度假滨海小城市。

  以镇兴业,以业富民。皮鞋镇,针织镇,海参镇,旅游镇,温泉镇,韭菜镇……即墨市特色城镇的建立带给我们太多的启示。每个镇特色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一种特色都凝聚着城市规划者富民强镇的愿望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特色——孕育着城镇发展的希望!

  编后话:围绕着关于即墨市特色城镇的建设,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孙曰瑶教授。孙教授指出像即墨市这样的做法在经济学中叫做地域分工,它是符合经济学发展规律的,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效率。即墨市因地制宜,让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一方面在空间上形成区域分工,另一方面在产业内部也形成了分工,这样就把一个产业链建立起来,规模也就慢慢地凸显,效率也就大大地提高。

  孙教授同时还指出,这种做法并不受地域的限制,济南也可以实行,而且应该做得更好。济南是省会城市,有历史优势,有特色资源,但是济南周边像济阳、齐河一些小产业很多,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但都没有形成规模,没有龙头企业,产业链就建立不起来。在这方面,如果政府从中加以引导,在不同的区域扶植一两个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那样产业链就会建立起来,效率就会远远比现在高了。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