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央视直播敦煌考古发现不利于文物保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17:17 新民晚报 | ||||||||
为了展示敦煌研究院60年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十年来敦煌北区考古的重大发现,同时对尚未开放的敦煌北区展开全面的整理工作,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为期3天的直播活动,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但随着直播节目的结束,又有不少人对央视此次直播的意义提出了疑问并引起争论。 直播人员介入
央视表示,之所以进行直播,是为了让观众全面领略敦煌的魅力。敦煌研究院对直播人员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一步都按照安排好的步骤拍摄,但直播人员进入现场难免会对敦煌造成一定的影响,何况主持人还能直接触碰壁画,一些考古专家对此表示异议,觉得太过轻率,对保护敦煌会产生反作用。 仅是一般宣传 尽管很多学者都认为“敦煌莫高窟有可能还存在第二处藏经洞”,但是自第一处藏经洞发现后,很多研究者都进行过调查,均无结果。3天的直播,除了从未向游人开放的十多座石窟首次亮相外,敦煌北区并无重大发现,更不见所谓的第二藏经洞。这次直播节目的价值于是只能体现在浅层意义的宣传上,而这种普及的后果可能只会为敦煌带来更多游客,而这也是引来争议的焦点。 客多不利保护 有关考古专家表示,除了空鼓、起甲、酥碱、脱落等原因外,大量的游客也给敦煌莫高窟的安全带来了威胁。人类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空气酸性成分增加,洞窟内外空气交换条件差,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它们和壁画颜料中的某些矿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会给壁画带来病害,旅游热对敦煌保护来说恰恰是弊大于利。 敦煌保护部门正准备通过增加景点、分流人员的方式来保护敦煌石窟,根据科学监测的数据,进行淡旺季均衡分流,并考虑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及先进的计算机存储与图像处理技术,制作一批虚拟洞窟,使游客能在电脑屏幕上观看敦煌石窟。这样看来,直播“敦煌北区整理”有无必要,就确实是个问题了。本报记者 周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