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地频频发生校园血案 四大隐患亟待根除(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0日02:25 信息时报 | ||||||||
隐患4 管理制度 ●接送门禁制度 接送时间校园大门洞开 据了解,广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是采用封闭式教学制,只有接送孩子上下学时才对外开放。而记者调查发现,正是这一天约两个小时的开放接送时间,广州校园成了“无掩鸡笼”,如果凶徒此时入园,全园教师、幼儿甚至家长都可能陷于险地。 广州校园接送一般采用接送卡法或认人法。接送卡一般写明孩子班级并贴有照片,凭证领人。调查发现,在广州约八成的幼儿园采用的是这种方式,明确凭证才可入园。而实际上,不少校园对此项制度的执行十分松弛,很多家长说没忘带证或证丢了门卫一般也让进。 而针对家长多数不愿带接送卡,而卡丢了更容易出现歹徒凭卡领走小孩的情况,少数幼儿园就采用了认人法。某省级幼儿园的负责人称,他们要家长确定接人者,一旦要换人,要通知老师确认才可以。不过,由于门卫不可能认识所有的接人者,所以该园只能让接人者全部到班级内接人,认人环节只能防止孩子被冒领,而有企图的不法之徒却可以长驱直入,满校园逛了。 4岁幼童独离园无人知 一名4岁的孩子竟能轻易从园中逃出,偷跑回家?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林女士的身上,她倍感校园的安全管理漏洞真的是太大了! 今年2月,林女士将女儿小泓送到小区与街道合办的幼儿园里。由于刚放完寒假,小泓不太乐意上学,林女士一路哄才将她送进课室,交到老师的手里,确认安全后,林女士返回家里,没想到,还没回到家呢,幼儿园就来了电话:小泓不见了!她急得又赶往幼儿园,在小区门口,她看到了哭成泪人的小泓。原来,小泓等妈妈走后,就想妈妈了,于是就自己一个人往外走,而班里只有两名老师,根本就没注意她走了,园里也没有保安,结果她竟就这样出了园门,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一路回家。林女士说,幼童独自离园竟无人知,这揭示出接送开放时间校园的安全实在太差了,如果坏人要作恶,想干什么不行?! ●卫生监管制度 两月184名学生食物中毒 记者走访广州校园发现,大部分设立了食堂的校园都在公共区域公布了学生食谱,而厨房基本上清洁无污物。据了解,这些措施让接送孩子的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内吃了什么,有问题时即时提出,而厨房按要求做好清洁工作,因此,广州的中小学基本没有出现集体中毒事件。而广东省卫生厅22日通报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我省发生在学校食堂就餐后而出现的三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的学生一共有184名。 经过调查,出现这3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是学校食堂的条件达不到卫生许可的要求,未领取卫生许可证就擅自供餐;学校食堂超负荷供餐,卫生设施不足;同时,食堂的自身管理水平差,从业人员素质低。部分学校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学校放松对食堂食品卫生监管;有些学校食堂通过层层转包、分包,经营者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食品安全;有些学校周边地区卫生条件也存在着严重隐患。 有家长认为,校园的饮食工作可以做得更细一些。荔湾区家长叶先生称,他的小孩子自小就对虾、蟹等水产过敏,有一天,他接小孩子时发现,孩子手脚处出现了红斑,问了才知道午饭吃了虾仁。他建议,校园可设立孩子的食物过敏档案,虽然烦琐一点,但是对于有特殊饮食问题的孩子可免了很多苦头。 ●火灾应急制度 消防演习流于形式 记者发现,广州校园的消防设施相对较好,在教学楼或宿舍的楼层,都可见到消防灭火器和防毒面具等,在走廊里可以看到消防宣传画。不过,据教师们反映,广州市教育部门要求,每个学校或幼儿园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保证师生熟悉消防通道,演练撤退路线。不过,这些消防演习,往往都只是由几名教师,在空地上扑灭火源,而对于撤退或让学生参与演习,校方一般担心出现混乱而应付了事。老师们担心,万一真的出了火情,这些演练的经验根本就帮不了忙。 国内案例 2004年5月19日 长春大学部分学生食用了该校食堂出售的蛋炒饭,陆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指甲发黑等症状,共有140多人中毒。 2004年8月11日 一油罐车在向东北师范大学自用油库卸油时突然爆炸起火,造成一人死亡,两人受伤。 关注校园安全并非神经过敏 在北京、湖南接连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背景下,本报记者近日对广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确实存在不安全隐患,好在有关部门也早就关注到这一问题,已经开始了清查工作。 看过新闻报道,有的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广州市的校园安全状况不是很好吗,你瞧,从未发生过类似于北京等地的校园血案,即使是被记者认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幼儿园很少设保安、中小学校上放学时间管制较松等,也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多年来不一直都这样吗。记者们是不是有点神经过敏?本报现在来挑这个话头,是不是有点多余? 说实话,笔者在初看新闻时,也闪现过同样的念头。但仔细一想,就又觉得这些想法不仅不合时宜,更是缺乏责任。广州市的校园安全情况过去一直很好,就能保证未来一直好么?而且,好坏的标准是不是应该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因为过去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事,搁在现在就有可能不正常。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治安新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社会问题。既然在其他城市校园血案出现增多的趋势,就证明了这类治安问题就是所有城市必须警惕的问题,不能因为广州没有发生过就可以麻痹大意。事实上,那些发生了校园血案的城市,在过去也很少听说过发生同类事件。 因此,本报现在挑起这个话头不仅不多余,而是很有必要。因为校园安全关乎社会稳定,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对于记者们“鸡蛋里面挑骨头”,应理解为绝对不是要“抹黑”什么,而是一种善意的提醒。目的是要让方方面面都警觉起来,不要被过去的好形势所麻痹,而是要用新眼光,分析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新措施,把一切危及校园安全的各种隐患消灭于萌芽。(时报记者 何雪华 实习生 邹侨尉) [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