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 媒体吁树立强烈危机意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0日14:09 中国新闻网 |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个科学论断把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和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二者间的关系,是贯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重要思想。 任何执政党都有一个取得、维护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共产党如何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人们往往习惯地认为,共产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关键在能不能保持党的性质。党的性
我们党执政55年的历史实践,世界上为数众多的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都反复告诉我们,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即使是党的性质上的先进性,最终也要通过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担当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来体现。没有这些,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执政地位的获得、维持和巩固,也都无从谈起。 把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相联系,就对执政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两者的联系表明,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党的执政地位要靠党的执政能力来获得。这要求我们党准确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号召力;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对他们有凝聚力;肯为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无私无畏,对他们有向心力;庄严履行自己的责任和承诺,对他们有吸引力。有了这些,就有了执政的基本条件;缺少这些,就缺少执政的基础;没有这些,就没有执政地位。中国古人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讲的就是这番道理。 其次,两者的联系也表明,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并不由我们主观来设定,而要由实践来验证。今天的实际千变万化,要求执政党有强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对时代的要求保持呼应。固守过时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以不变应万变,不但难以适应要求,而且往往损害党的执政地位。事实也确实如此:人民赋予了你权力,你今天运用得好,体现了很强的执政能力,人民就支持你、拥护你、赞成你、认同你,党的执政地位就巩固;你明天运用得不好,体现不出执政能力,人民就不支持、不拥护、不赞成、不认同,党的执政地位就可能发生动摇。这就要求我们党根据发展的实践,不断探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去推动它、深化它。就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求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的“始终”,强调的就是这个动态的过程。 把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执政能力联系起来,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我们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毫无疑问,有了这样的意识,才会有执政党的自觉。 来源:学习时报 原题:清醒认识党的执政地位 作者:王长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