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人与人走得更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08:22 温州新闻网
  编者按:“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彼此之间能不能主动打声招呼,主动给一张笑脸?昨天,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专题采访———

  “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200万人走出去,200万人走进来,原本偏居东南一隅的温州已成为移民城市。空间渐趋拥挤,街巷摩肩接踵,人与人的心理距离是远了,还是走得更近?朋友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是不是随之产生更多微妙的变化?记者昨日就此进行了调查———
让人与人走得更近(组图)
  手牵着手,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些吧。赵用 摄陌生朋友,我们一起坐吧 拼桌的故事

  每天早晨7时多,是早点店生意最红火时,赶着上班的人们在此匆匆解决早餐。但在这匆匆之中,许多人对同桌却一点也不马虎。昨天上午,黄先生和妻子在吃早餐的短短10分钟内,就连换了三任“同桌”。

  “我们坐下来吃的时候,店里没有其他空桌了,随后进来的一个小伙子走来走去找了两遍,才在我们对面坐下来”,黄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小伙子坐下来后一边等早餐,一边还转头四处寻找,看见隔壁桌的一对母女起身了,就连忙换位置。之后,又有一位中年人和一位年轻女士不约而同在黄先生夫妇对面上演了同样的“换桌故事”,年轻女士端着豆浆换位置时不小心还将豆浆洒了出来。“其实,我们并不介意和陌生人同桌吃早餐,可能是他们自己觉得不自在吧”,黄先生说。

  “那你会主动邀请陌生人和你一起坐吗?”“不会吧”,黄先生犹豫了一下,说:“很少有人会这样做,而且如果对方拒绝,那不是太尴尬了吗?”

  或许就是因为担心尴尬,许多人即使在没有空桌的情况下也不愿选择拼桌。昨天傍晚,时代广场“肯德基”店里人头攒动,不时可以看见一些端着快餐走来走去无法落座的顾客。与此同时,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坐着四人桌的现象比比皆是,空位旁边还站着许多等候就餐的人。为什么宁可站着,也不坐下来拼桌呢?在采访中,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不好意思”,有的是不好意思发出邀请,有的是不好意思打扰别人;但在被问及是否同意和别人拼桌时,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肯定的,或者是无所谓。

  像拼桌这样的尴尬事例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说,等候出租车时,同去一个方向的两个人好不容易拦了一辆,很少有人会一起拼车。一方不得不选择继续焦急等候,即使他的心里十分渴望和对方一起搭乘车子,以便早早抵达目的地。

  究竟是什么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如此谨慎?是什么让助人和求助都变得“不好意思”?走出这样的尴尬,需要多少的勇气和努力?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其实心与心之间,只是一句话的距离。一句热情的邀请,或者一句诚恳的请求,都可以使拼车和拼桌等从尴尬变成愉快。只要你大胆、热情地和陌生朋友说:“来,和我们一起坐吧”,相信心和心的距离就会更贴近,也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和谐。
让人与人走得更近(组图)
我们能让心灵的隔阂不再拉开距离吗?赵用昨天摄于市区公交车上

  “谢谢”+微笑=一缕温暖让座的故事

  “温州人乘车时为老人和孕妇让座很主动,比大城市给人的感觉更温馨。”长年在上海工作的曾先生回温度假,几趟公交车坐下来,他大呼乡亲们的素质大不一样了。昨天下午,记者设计问卷,就“让座”及相关问题在市区南站、儿路口等公交车站随机调查了部分候车乘客。

  关于让座频率,九成受访者表示,遇上有需要的人就会本能让座,此外有部分人认为要“看情况”,少数称“不大让座”;让座都能听到道谢声吗?大多数人选择了“经常,但不是每次”;在回答让座后是否希望别人道谢时,有两种态度旗鼓相当:一是让座助人,受助者应该道谢;二是无所谓,举手之劳,何必计较谢不谢;在怎样看待“让座”这个行为上,几乎所有人都说这是“传统美德,值得称赞”,只有一位认为这是个人自由和习惯,让与不让,无须特别肯定和否定。

  “让座是力所能及的,何乐而不为,不过我看不惯有些人拿帮助当理所当然好像欠他似的,或一屁股坐下不道谢或面无表情,看着就窝火。”在广告公司就职的吴先生说,几次不是滋味的让座伤了他“脆弱的”助人之心,后来上车就靠后排里边位置坐,省得“不让”与心不忍,“让”又惹不快。“虽说买票上车就有坐位子的权利,但也有尊老爱幼扶助弱者的道义,让座是利人不损己的。我经常听到受让的老人忙不迭地道谢,问我是不是还有段路,一有空位就让回给我,我觉得特别温暖。大家不必计较少数几个不道谢的人,可能是他(她)性格内向,或者当时心情不好,或者没这个习惯,或者没及时反应等等,只要我们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就行了。”中学教师阮先生认为,善心如果斤斤计较有无回报就没意思了。

  在另一组属于潜在“被让座者”的乘客中,近九成老年人和孕妇表示经常被让座。全部受访者都认同“被让座应该感谢”,但是选择“总是对让座者表示感谢”只占了七成,部分人表示被让座不称谢是因为“忘记”和“没注意”。一位身怀六甲、选择“每次都被让座”的女士当被问及有无每次都道谢时,她的脸腾地红了,嗫嚅了半天,在上车的刹那,她用轻极的声音抛给记者“有时没谢”四字。

  “别人让座,我不仅自己道谢还让孙女道谢,这是基本礼貌,人家没义务一定要让座给你,所以我觉得老人也要体谅年轻人,他们工作多累,将心比心,真心说声谢谢才是。”69岁的胡大妈觉得,道谢既能让助人者心里舒服,还能鼓励旁观乘客以后经常让座助人。今年刚跨入老人行列的诸老伯说得好:“看到有年轻人给我让座,那是真高兴;看到比我年纪大的,我也爱让座。其实这不仅仅是给别人让,而是在给自己给大家创造良好环境,每个人都会老去,如果大家都不让座,都不去营造让座的氛围,老了还指望谁来给自己让座呢?”

  从调查透露的信息来看,人与人之间对美德的评价,对社会温情的实践还是令人感动的。其实除了让座,社会中处处存在着求助、施助和互助:陷在坑里的车帮着推一把,摔倒的小孩帮着扶一下,迷路的老人帮着送一程,给找不着方向的你指个路,给遗落东西的你提个醒……正如同“微不足道”的公交车让座,缺一个微笑少一声谢谢,也许有一颗乐助的心就会因为失去肯定和激励而逐渐倦怠,因为缺少从帮助中得到感激和愉悦而逐渐冷漠。

  即使一份帮助非常微小,微小到受助者甚至施助者本人都容易忽略,请不要忘记了给帮助者一个微笑,真诚地说声谢谢,不要让美德因长久缺失温情养料而荒芜,不要让心灵因长久缺失温情而渐行渐远。

  打开防盗门,说声“你好,邻居”借姜的故事

  亲历:昨天,兴致所至邀三五朋友来家吃饭,记者自己主厨,买菜、清洗,忙活了一个下午,准备妥当。百密一疏,煎油烧鱼时发现家里姜没了,连代替的大蒜子也没了。这可如何是好,眼看着朋友要来,家里又没有别人。若以往在农村老家,肯定是蹬蹬蹬跑到隔壁邻居讨一点过来。但搬入市区新居一年多,既不知道对门邻居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属偶尔楼梯口相遇点头之交。看着对门不露一丝灯光的层层防盗门,思虑再三,伸出敲门的手又缩回来。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社区边上的小菜场,巧的是,几家菜店都说没货了,边上一饭摊老板看我如此为难,就很热情地招呼进店,送了半个姜给我。

  回家路上,一直在想,假如敲开邻居的门,他(她)肯定也会热情提供帮助吧!假如是我,肯定会的。但伸出敲门的手,为何如此之难,是矜持、是戒备,还是那层层防盗门太厚了?

  记者为此在市区华馨园、金宅、电化等新老社区随机做了调查测试。“对于生活上,邻居遇到小困难,向你求助,你会提供帮助吗?”所有接受访问的人回答都是肯定的。而对于“假如遇到像做菜时葱、姜、醋没了等这样的‘紧急小困难’,你会敲邻居家的门借吗?”回答则是不同的。华馨园住户徐女士告诉记者,邻居的门一直紧闭,搬来一年半还不认识,冒昧借东西太不好意思。不少住户也有如此想法,即使高居七楼也只好无奈地跑出去买。
让人与人走得更近(组图)
邻里之间相互帮助。赵用 摄

  讲述:金宅小区陈大妈的讲述,给人很大启示。“金宅小区是一个十多年的老社区,邻居间都很熟悉。一次晚上吃饭时,楼上邻居端着装了酱油的碗,跑了好几层就过来,说缺点醋,让我给倒点,平时这种借个葱蒜的事情经常发生,大家不会矜持,我们也不吝啬。”何以做到这种融洽,陈大妈说出个中原因:“我们这栋楼的门结构基本是里门实木门,外门铁拉门,平时只要人在家,我都只关铁门,木门却是打开的,这样表示家里有人,邻居就会经常过来拉拉家常,借点小东西也好开口。”

  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网络上我们可以与天南地北的他或她结为好友,但和隔壁近邻却往往“金口难开”。隔墙而住,同楼而居,是人生中的一份机缘,其实只要你放下矜持,卸去戒备,主动打开防盗门,轻声的问候一声:“你好,邻居!”想必邻里的距离会更近。

  记者手记:“世界也许很小很小,领域很大很大。”此次记者调查的答令人欣慰叫人满意的。通过许许多多最为微妙的细节,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与人的关爱、手与手的牵引、心与心的扶持。温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进渐行渐近,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心灵也将愈行愈近,文明道路将愈来愈宽敞。(来源:温州新闻网)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