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自制飞碟赴珠海航展求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10:27 新闻晨报

  12年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安徽人杜文达萌生了自己制造“飞碟”的念头。历经无数次失败的打击和外人的冷嘲热讽,他的“科研成果”已具雏形,昨天受到官方邀请,杜文达带着他的“飞碟模型”来到了珠海,参加即将在这里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值得注意的是,杜文达的研究并不是简单的“小打小闹”,他的“飞碟”已经吸引了
一名上海商人的20万元投资。于是有人敏感地发觉:这是民间资本涉足中国航空航天业的缩影。

  杜文达的“飞碟”背后隐藏了多少故事?民间资本在航空航天领域到底能走多远?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杜文达本人和有关专家。

  能上天的“碟形交通工具”

  杜文达昨天下午到珠海后没有住到宾馆里,原因是“贵”,他住在一个朋友家里,在那里他向记者描述了他目前已经制造好了的两架“载人飞碟”的模型:大的直径有5.15米、高2.37米,上部有3叶大碟片,呈螺旋形状错落排列,中部有16叶碟片,下部有发动机和3个轮子。小的直径有2.8米。

  “我做的飞碟实际上是一种能载人的碟形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补充。它能飞几十米的高度,能在高楼上飞,速度要比直升机快。现在城市交通堵塞得厉害。如果研制成功,飞碟能在城市上空飞行,那么交通负担会减轻许多。”记者眼前的杜文达一口乡音,穿着朴素,一脸疲惫,很难把他和这个近似“科幻”的梦想联系起来。

  他透露这次参加珠海航展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购买现在急需的材料。“我现在用的发动机是普通的汽车发动机,马力不够。飞碟身上的涂料也是汽车用的,适应不了高速飞行。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专业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涂料。”

  杜文达说,他造的两架“载人飞碟”现在已经到了“攻坚阶段”,最迟明年就可以试飞。

  初中生的飞天梦想

  杜文达仅有初中文凭,在技校读过书,曾在苏北机械厂当技术员。

  杜文达的“碟形飞行器”的专利是在2002年9月13日拿到的,专利主要是关于能让碟形飞行器垂直升降、水平飞行的理论推想。杜文达用实验结果和技术数据证实了自己的理论,并获得了专利。

  杜文达在家乡安徽萧县是个“大名人”,名气主要来自于:他倾家荡产个人出资40多万元,加上20多个追随者共筹资78万元“造飞碟”,以至于连儿子上学都要靠借钱。杜文达说,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怪人”。

  1991年杜文达产生了“造飞碟”的想法,这之后的几年里他开始设计图纸,并且开始着手尝试。2002年他解散了旗下每年能挣十几万元的装潢队,拿出全部积蓄40多万元正式开工。

  他说当时家里只留下够吃饭的钱,其余的钱都被他拿出来买材料。他最初以为不会花太多的钱,但没想到很多材料的价格都超过预算。而且为了做破坏性试验,毁了不少零部件,又增加了巨额花费。

  2002年,他做了个小飞碟,基本具备了他心目中的“碟形飞行器”的所有功能,可是还没来得及调试,就被附近打架的小流氓弄坏了。

  今年5月11日,杜文达在当地成立了“环宇飞碟科技研究所”,连他在内主要成员有11人。其中有2名本科生,3名专科生,核心人物是只有初中文化的杜文达,另一名“重量级人物”是投资20万元的上海商人黄锡颜。

  上海老板:我看好背后的商机

  “杜文达是个书呆子,是个作研究的人,我跟他不太一样,我得帮他赚钱搞研究。”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黄锡颜,身上透着广东商人特有的精明。

  黄锡颜是广东湛江人,中学物理老师出身,5年前他来到上海开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给杜文达的飞碟投资了20多万元,是迄今为止除杜文达本人外投资最多的一个。

  半年前的一个周日,在上海家中闲得无聊的黄锡颜躺在床上看电视,无意中看到了上海电视台播出的一期关于杜文达造飞碟的节目。“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杜文达心里所想的,我知道他一定会成功,这个项目一旦投入到实际运营,背后将蕴藏着无限商机。”

  节目一结束,黄锡颜立刻上网找到了杜文达的联系方式,一周以后他来到了安徽萧县。“见到杜文达时,他光着膀子,正领着两个工人在院子里叮叮当当敲他的飞碟。”黄锡颜和杜文达聊了3天,临走时他问杜文达造飞碟还缺多少钱,杜低着头想了半天说10万元左右,“好,你差的资金我来给你解决”,回到上海不久他就分两次打了20万元到杜文达的账户上。从此他的名片上又多了一个头衔:安徽萧县环宇飞碟科技研究所副所长。

  黄锡颜说他是把杜文达的飞碟当作一个正式项目来投资的,“我是个商人,看不到经济回报我不会轻易投资。”黄锡颜的语气很坚定。黄锡颜知道短期内这项投资难有回报,甚至从某种角度讲是遥遥无期的,但是在他眼里这只“螃蟹”却依然十分诱人。“这种碟形飞行器集中了汽车、直升机、轮船等众多交通工具的优点,正好符合现在大都市的需要”。

  对于这种“碟形交通工具”有朝一日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可能遇到的诸如空中管制等实际问题,黄锡颜说他还没有想得太多,“那是国家的事”。但他相信只要有市场需求,“一切都好办”。他说这次参加珠海航展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现在缺的就是钱,希望能跟更多的企业家合作”。

  质疑声音

  飞碟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今年10月,央视对杜文达造飞碟的事进行了报道,各种各样的声音随之而来,其中最主要的则是质疑。

  据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系一位颇为权威的教授表示:“目前的人造碟形飞行器有两种,真正在航天科研上需要的是一种水平动力飞碟;而另一种人造飞碟的动力轴是垂直的,因为性能与水平动力飞碟相差甚远,在航天科技上的用处并不大。杜文达研制的碟型飞行器就是建立在后边这种垂直动力原理基础上的。按照垂直动力原理,杜文达的飞碟不是没可能升空,但也就只是升空罢了,要想左右平飞或者拐弯盘旋什么的,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冷静分析

  民间资本的两个难题

  和黄锡颜一样,广东的“民间飞机大王”张斗三、黑龙江个人投资修建机场的王学文也都把手中的资金“孤注一掷”地投向了蓝天,他们的投入会有回报吗?记者就此采访了航天业的一位资深专家。

  这位专家说,黄锡颜投资杜文达造“飞碟”其实是民间资本涉足航空航天业的一个缩影。但是他认为现在民间资本踏进这个门槛时机还不成熟,“至少有两个难题在等着他们”———一个是国家现行的机制,“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开放航空航天市场,因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另一个则是投入高,回报慢。民间资本往往有限,“几十上百亿元的资金毕竟是个大数目,要想从这一领域获得回报至少要等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作者:晨报特派记者于任飞珠海摄影报道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