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今天隆重开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18:25 中国三峡工程报
  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今天隆重开幕
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今天隆重开幕(组图)
图为大会会场

  本网讯 (记者田宗伟 黄华 徐爱民 于学钧)今天(10月18日)上午9时,由水利部主办的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湖北宜昌三峡坝区隆重开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约450名中外泥沙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非政府机构的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的开幕式。水利部部长、大会组委会主席汪恕诚,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湖北省副省长阮成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副助理总干事A.SzollosiNagy,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执行主任ChristopherGeorge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由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主持。

  这次会议会期四天,会议中心议题是:河流与水利工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内容分为六个专题:大型水利工程与河流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河流泥沙、河口海岸工程、泥沙与环境、土壤侵蚀、泥沙信息。

  本次会议还有一个重要议程:世界泥沙研究学会将在会议期间正式成立。这个研究会的总部将设在我国。
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今天隆重开幕(组图)

  水利部部长、大会组委会主席汪恕诚在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众多的河流上都修建了水利工程来调节水量、开发利用水资源。这些工程为人们创造了防洪抗旱的有利条件,提供了可靠的供水和洁净的电能,促进了内河航运、水库渔业、水上休闲等事业的发展,其效益是十分显著和直接的。然而,这些工程,特别是大江大河上的骨干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水文泥沙的天然过程,导致新的河床冲淤变化,水库泥沙淤积,河道萎缩,滩地、湿地与河口三角洲的消长演变,以及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失衡等等。一般而言,这些变化的进程比较缓慢,但往往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因此,正确评价和预测河流与水利工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合理兼顾和平衡水利工程的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环境后果,是水利、治河和泥沙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在黄河干流修建了13个水坝工程,其中包括泥沙界著名的1960年建成的三门峡水库与2001年竣工的小浪底水库。在长江干流上,三峡工程正在建设,2003年已开始蓄水,2009年将全部建成。这些工程具有重大效益,也给长江、黄河的自然形态带来深刻变化,为泥沙问题的研究和治理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和可贵的经验。围绕着黄河小浪底工程与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开展了大量的泥沙研究。目前,大规模的泥沙原型观测工作正在进行。有关的泥沙研究成果和研究手段,将利用原型资料进行检验和完善,以提高泥沙研究的水平和指导水库的泥沙调度。这方面的部分成果已经提交此次会议。在本次会议上,各国学者从泥沙运动基本理论到河流工程的具体实践,从土壤侵蚀、河流输沙到河口演变,从治河、防洪到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从数值模拟、实体模型到原型观测,提供了大量富有价值的创新性的论著。这些成果的提出和相互交流,不仅有利于泥沙学科水平的提高,而且必将促进河流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这一河流治理基本目标的实现。

  汪恕诚说,泥沙问题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泥沙问题的产生,与水文气象、地质地理、流域环境、河流特性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泥沙问题引起的后果,涉及耕地的存废与生产能力、河流与河口的生态环境、河流的功能以及工程的寿命和效益等。泥沙问题的有效治理,有赖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层人们的协调一致的共同努力。因此,泥沙研究是一门横跨多个领域、多种专业的学科。有鉴于此,许多学者希望能成立一个涵盖泥沙问题各个方面的世界泥沙研究学会,以促进相关领域的同行在泥沙问题上的相互沟通、国际交流和跨学科研究,提高综合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推动各国泥沙问题的科学治理。经过近6年的酝酿和筹备,这一学会将在本次大会期间成立。这是国际泥沙界的一件大事。借此机会,我对世界泥沙研究学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今天隆重开幕(组图)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在开幕式上致辞。李永安首先代表中国三峡总公司对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研讨会在三峡工程坝区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专家、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李永安说,兴建水利工程的目的是兴利除害,改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造福于人类。但是,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水利工程与河流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正确认识。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时,正确理解和处理水利工程与河流泥沙的相互作用关系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峡工程所在的河流——长江,就正是这样一条流量大而泥沙又较多的河流。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流。三峡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是4500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3/s,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3亿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2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为10.5kg/m3。因此,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被作为三峡水利枢纽八大技术难题,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立“三峡工程泥沙课题专家组”进行了研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我们采取了在枢纽布置上设置冲沙设施、在水库运行上采用“蓄清排混”调度方式等措施,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

  然而,大自然是不断进化的,长江也是如此。随着三峡水库的形成和运行,随着长江上游水坝的陆续建成以及河流生态环境的演变,长江泥沙特性和泥沙运动规律都会发生变化。同时,水库泥沙淤积也将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和研究以不断得丰富和完善三峡工程泥沙问题解决方案。

  李永安说,此次河流泥沙国际研讨会为交流泥沙研究技术和解决泥沙问题的经验、分享研究成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未来几天里,中外专家和三峡总公司的代表将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我们衷心的期望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进言献策。我们相信,这种交流与研讨对更好的解决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将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中国的泥沙研究成果又将丰富国际河流泥沙研究理论,解决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实践经验,也将为其他国家和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永安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代表在三峡工地过的愉快!

  湖北省副省长阮成发在开幕式上介绍了湖北省的泥沙防治情况。他说,为从源头上治理河流泥沙,防止淤积,我省采取了多种措施。结合湖北特点,重点突出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近几年来,我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拦截蓄灌排全面配套,工程、生物、农耕三大措施紧密结合,切实抓好国家重点水保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省水保重点防治县(市、区)已达44个,年均治理速度已由1998年前的450平方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950平方公里,五年共治理9750平方公里,减少泥沙量4700万吨。目前,我省仍有水土流失面积6.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7.2%,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同时,由于交通、矿山、城镇等建设的加速,工程建设增沙的现象增加。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一规划,加大投入,综合治理,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加快治理速度,提高治理标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副助理总干事A.SzollosiNagy,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执行主任ChristopherGeorge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这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办,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水利学会共同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学会、国际水文科学研究协会等多单位协办。参加这一盛会的代表不仅有水利、泥沙研究的资深专家,也有活跃在水利、泥沙工程领域的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担任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是本次大会组委会副主席。

  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系列性国际学术会议,自1980年起,会议已成功地在亚洲、美洲、欧洲和非洲连续举办八次。它已经成为泥沙研究和治理领域的一个世界论坛,为各国专家、学者、工程师和决策者提供了交流成果、切磋技术、传播信息与建立友谊的良好机会。
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今天隆重开幕(组图)
图为大会会场一角。孙荣刚 摄影

第九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今天隆重开幕(组图)
与会代表听取大会主题报告。孙荣刚 摄影

  信息来源: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