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煤企:取消农民工是否成为必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23:4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自国有煤矿取消内招、顶替的用工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工以来,一批批农民工涌入矿山,并逐步形成了煤矿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于是众多煤企的领导层把矿山生存发展的重任都寄托在农民工身上。他们能挑起这副重担吗?最近,记者在重庆永荣矿业公司的一些煤矿调查时发现,农民工在建设矿山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煤企的生存和发展。一些有识之士更是提出,煤企取消农民工是否成为必然?

  农民工大多“身在曹营心在汉”

  农民工进入矿山后,以他们的朴实和勤劳为矿山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他们是农民工,在工作中就存在临时性和不稳定性。记者在采访中听一些农民工说,虽然他们都与煤矿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煤矿并没有解决他们的户口和用工性质,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人,他们有一种随时可能被解雇的“打工者”的感觉。

  一些农民工向记者感叹,他们来到矿上,家里有老婆、孩子,还有干不完的农活,他们就只好在煤矿上班的同时两头兼顾。这些客观原因就使一些农民工从进矿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安心在煤矿工作的想法,如果遇到农忙、矿上生产条件差一点、工资收入暂时低一点等情况,他们就没有与矿上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思想,一些农民工就成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打工游击队”,直接造成职工队伍极不稳定。

  “打工游击队”使煤企损失严重

  众所周知,没有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要想搞好安全生产、创出好的经济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农民工成为“打工游击队”对煤矿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首先,农民工在上岗前,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对他们进行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上岗后还要指派老师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要真正成为一名能在煤矿单独操作的职工没有一年左右的培训时间是不行的;其次,不稳定的农民工队伍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是最严重的,由于国有大矿连锁式的生产方式与私有小矿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区队、一个班组的上岗人数均是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实行定编定员,如果有职工随意缺席,上岗人数就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势必影响安全生产。

  据重庆永荣矿业公司韦家沟煤矿生产副矿长罗德华介绍,今年夏季,正是全国闹“电荒”各大电厂急需煤炭的时节,而农忙季节也到了,该矿的农民工纷纷不请假离矿回家,造成有3个采煤队和2个掘进队只能分别取消一个生产班实行2班作业,导致原煤大幅度减产。创新用工制度已刻不容缓。从表面看,给煤矿造成损失的是不稳定的农民工队伍,然而不难看出其根本原因却是早已不符合实际的用工制度。

  据了解,在这种用工制度下,一些煤矿采取了一些稳定农民工队伍的措施,如与正式工享受相同的提干、学习、休假、工资和福利待遇外,每年还在表现突出的农民工中转正一批,使他们中的极少数人有幸成为煤矿的正式职工,但是这种稳住少数人的措施并没有解决大多数农民工的根本问题,农民工如“走马灯”似的进矿离矿现象在许多煤矿仍然存在。

  创新用工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用什么样的用工制度才能解决农民工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呢?重庆永荣矿业公司韦家沟煤矿劳资科长告诉记者,在重庆这种极薄型煤层中使用先进的综采设备根本没有可能,所以重庆的大多数煤矿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类煤矿就必须长期使用大量的劳动力,由于煤矿每年都有职工因伤、病或退休等原因造成减员,就必须从社会上招收新工人补员,这就要求在社会上招收的职工必须能够长期稳定地在煤矿工作,而不是临时工。显然,目前煤矿使用的农民工达不到这个要求。

  他认为,既然煤矿要长期使用劳动力,在招工时就不应该像招临时工那样,而应该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只要招工对象的年龄、文化和身体状况符合要求,煤矿就应该立即办理户口,使他们在被招工后就成为企业的正式职工(据调查这也是许多农民工的意愿),也就是说,煤矿不应该再有农民工这种称呼。只有这样才能稳定职工队伍,又减少了今后如反复招工、培训、为他们转制等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重庆永荣矿业公司韦家沟煤矿矿长熊泽文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笔者,招收农民工是上世纪80年代末重庆5个矿务局为了补员采取的临时性措施,而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农民工已成了煤矿企业用工的主要来源,这种临时性的用工制度却一直没有改变,显然这种制度已经阻碍了煤炭企业的发展。他认为,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坚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劳动用工政策,让愿意为矿山建设奉献一生的农村青年真正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一员。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