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老板赵庆伟潘家园淘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02:25 华夏时报

  从中关村的IT公司经理,到拍卖会上紧盯木槌竞拍的买家,再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手持大秤收购故纸的“废品王”,赵庆伟所演绎出的是一个另类的淘金故事———大老板赵庆伟潘家园淘宝

  本月初,随着嘉德、华辰等各大拍卖公司即将举槌开拍,各路藏家也正汇聚京城,翘首以待。“乱世黄金,盛世古董”,专家指出,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继股票之后的又一大投
资热点。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动辄数十万元的竞拍毕竟不能贸然涉足,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普通人在这一领域只有看热闹的份儿呢?

  北京饭店一层,正在举行的是一个特殊的展览,董其昌、吴冠中、启功等数十位艺术大师的手迹一字排开,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你恐怕很难想象,这些“宝贝”居然都是一位叫赵庆伟的老板从废品中淘出来的。扛着大秤做收“废品”的老板10月31日中午,潘家园旧货市场。

  打开一个发黄的信封,里面是一些陈旧的信纸,其中一张信纸的角上露出“写于1966年8月7日夜”的字样,再淘就是好几包老的底片……

  赵庆伟的手抖了一抖———他知道又遇到“货”了,信封里都是文革初期,一些单位中的检讨材料,这可是宝贵的文献资料!可老赵脸上却不露半点痕迹。小贩开价300元,老赵张口就砍到20元。小贩犹豫了一下后,买卖还是成交了。

  老赵面带喜色地说,“今天收获不小,又找到不少重要的文革时期的资料”。他抬了抬手里的四大袋旧的信封和书,带着炫耀的神色。记者掂了掂,足有十多斤,这是他整整一上午的“战利品”。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老赵一直泡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旧书摊上。

  你很难想象,这里说的老赵是有数千万元身家的公司老板。每个周末老赵都会开车来潘家园一次,这里的小贩基本上都和他很熟了,谁有了古旧的文稿或者其他稀罕东西,都会给他留着。就在潘家园,老赵淘到了不少东西,大量的文革资料、名人的文稿、版画,现在已经难得一见的珍品火花等等。

  除此之外,老赵收集手稿最重要的方式是大量收购各种单位团体清理出的“废品”。他说,随着近年来北京旧城改造的速度加快,加上奥运城建规划的实施,很多政府部门、文化事业单位搬迁。这就必定要处理掉大批文化“垃圾”,许多早期的文档资料、信件等就包括在里面。

  于是,老赵特意订做了一杆大秤,几乎天天扎在了造纸厂和废品收购站。虽然看起来像个小贩,老赵却从没有觉得掉价,他说:“这可都是宝贝啊,你能说金子掉到垃圾堆里就不是金子了吗?”

  “第一桶金”

  是倒邮票赚来的老赵,今年41岁,大学时在北京航天大学学电子专业。后来,他在中关村与人一起开了一家IT公司,历任执行董事、董事长。让人奇怪的是,就在网络经济方兴未艾、烧钱烧得狂热的时候,他忽然转向了收藏,开起了自己的艺术品公司。

  老赵说,其实他做收藏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兴趣就在这里。所谓的“第一桶金”,老赵就是倒邮票赚来的。

  1988年,他用365元起家,逐渐做起了邮票生意,慢慢做到炒邮票用板车拉,一举挣了10万元。后来,他进入了四通公司,然后在中关村开了一家专营电源生意的公司,企业一年有1个亿的产值,退出时净赚几百万元。

  “当时我也是没办法,因为一心扑在收藏里,根本就都收不回心来,也顾不上公司了。”老赵说。

  2000年,老赵的都美艺术公司成立,他任董事长。公司成立初期,他从中国的西式艺术作品入手,以清末和近现代油画为突破口,购买了大量的雕塑、水彩、速写和插图等属于西方文化艺术结晶的艺术品。他认为,中国传统书画的收藏领域想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进入,做到不买假画、少失误,非常难。但在中国,西式艺术品是冷门,人们收藏得较少,动用的资金也不会太大。通过3年,仅动用几百万元就收购了几千幅各式油画,在北京饭店举办了他个人收藏清代油画展,令专家们啧啧称奇。

  当时,老赵买油画的途径主要是拍卖会。后来油画也渐渐热起来,价格见涨。于是,老赵也开始考虑新的投资方向了。

  再往后,潘家园旧货市场上多了一个人影,他戴着眼镜,手里拎着好几个塑料袋,经常在地摊上寻觅,仔细地搜寻每一个可能出现“宝贝”的角落。

  收集手稿近百名“线人”蹲点守候据了解,目前北京和赵庆伟同样收集手稿的人大约有20人,可像老赵这样能“一网打尽”的却只有他一人而已。

  你可能会奇怪,偌大的一个北京城,文化单位也是星罗棋布,怎么才能知道人家什么时候会有“废品”扔出来呢?老赵“呵呵”一笑,对记者说,北京各大废品回收站有百八十个专收高档旧货的人是他获取宝贝的“耳目”,此外,还有人定期到一些文化名人家里打扫卫生,以维持关系。所以,现在已经很少有当成“废品”的艺术品逃出他的手心了。

  老赵说,他收藏的手稿中最为得意的董其昌册页就是这样得来的。在一个文化单位的宿舍大院里,他的一个线人发现一家人正处理一批比较值钱的旧书。当他看到那些旧书时,凭直觉就知道这家人不是普通人家,应该还有好东西,就让线人留意这家人卖出来的东西,一张纸片也不能漏掉。线人就与这家的小保姆打起交道来,得知这家老人,最近准备搬到单位新分的房子去,老人留下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其他全让小保姆卖给收废品的。于是线人就买下他家所有的“废品”,其中碑帖就有好几十本。老赵痛快地给了线人6000块钱作为提成。慢慢研究,老赵发现这户人家原来是京城一著名收藏家,当他看到其中一本用黄花梨木作封面的册页时眼都直了,竟然是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稿,他赶紧请专家鉴定,果然是真迹,价值逾百万元。

  老赵还举了一个例子:他曾经送给一位外国公司的副总一本画册,后来那位副总看后写了几个字送给副总,而老总因为忙没来得及收起来,就被当成废品卖掉了。他的线人在废品收购站看到了画册,并买下来给了老赵,前后仅仅一周的时间。当老赵把画册重新拿给那位副总看时,那人目瞪口呆:“我算见识了什么是收藏家!”

  收藏“宝贝”

  用集装箱拉货去年夏天,老赵接到线人的电话,说《文艺研究》杂志社清理出33箱东西,不让开箱验货,也没有挑选的余地,一口价1000元一箱,一共3.3万元。老赵考虑再三,最后以3万元买下这些东西。开箱以后,看到那些泛黄的纸片上都是李可染、石鲁、范曾、吴冠中这些文艺界如雷贯耳的名字时,老赵心里才算塌实下来。

  就这样,老赵不断从杂志社收购废书稿,有时一挑就是一天,有时一次几千斤,干脆用卡车拉货。靠这股热情,他收集了字画、拓本100多公斤;老照片30万张;各种手稿30吨;插图、漫画、儿童画也有数十万幅,收满了整整4个仓库、2个集装箱。

  “你的家人是不是支持你?”记者问。老赵回答得很风趣,他说,他总是告诉妻子,他收的都是“免费的机票”,因为像记录中国历史、反映中国文化的收藏品,有很多人会让你去办展览的,而且肯定会提供机票的。

  老赵说,为了这些收藏,他已经投资几千万元。其中好多都是收藏过程中赚的。

  老赵也坦言,目前国内的手稿市场价格还是太低,美国总统林肯的一封信在拍卖会上起拍价就是50万美元。而国内钱钟书的手稿曾只值二三百元。从去年开始手稿的价格呈现出飙升的势头,涨了5到10倍,相信以后还会涨下去,直到和国际市场接轨。原作者:⊙文/图本报记者薛易来 源: 华夏时报共有6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