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加息后家庭理财有窍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06:22 齐鲁晚报

  本报综合消息一边是已上调的存贷款利率,一边是手中的存贷款,加息后,普通市民到底该如何运筹手中资金,获取理财收益呢?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个人金融理财专家罗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普通家庭理财支招:“理财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作为一名个人投资者,应该全盘考虑,合理安排自己的各项投资。”

  提前还贷不着急

  对于手中有房贷的百姓来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上调可不是一个好消息。首先来看看,加息后月供到底增加了多少?以一套总价100万元的住宅八成按揭可以贷款80万元。如果按等额本息法还款,购买该房子依目前5.04%的5年以上贷款利率算,20年期贷款的利息总额是47.14万元,每月还款额是5297元。加息到5.31%,20年期贷款的利息总额上升为50.02万元,每月还款额也上升为5417.6元。每月将多支付120.6元,结合存款利率上调的因素,实际每月多支付110元左右。

  理财专家建议:对于每月有固定且稳定收入的百姓而言,每月多支付100多元利息,对生活影响并不大,如果还能找到其他的投资门路,完全不用担心贷款利率的上调;对于手中有闲钱无处投资的百姓而言,可适当选择提前还款。当然,百姓没必要赶着到银行提前还款,按照规定,利率上升,已经签订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自下一年的1月1日起执行新的利率。所以今年的还款利率还是保持不变;而对于贷款买房投资用的市民来说,贷款利率上调后,房产投资热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投资者应及时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否则手中仍捂有几套贷款房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调整存款享高息

  一听说央行存款利率上调,白领王小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调整自己的账户。原来,王小姐在数月前刚将不少活期存款转存为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后,王小姐自然要重新存款获取高利息。王小姐通过电话查询后发现,有几张6个月或1年的定期存款,都要到明年3月后才到期,王小姐毫不犹豫,直接提前提取,在新利率下重新存定期。

  理财专家建议:百姓存款应选择“四分法”定期存款和“月月存储”这样的组合,尤其是针对金额较大的存单,完全可以拆分为等额3月期、6个月、1年、2年等等;在存款时间上,也可以选择逐月累计存款,每1个月或几个月存一张定单。这样,面对存款利率上调,百姓就可以通过及时调整,获得存款利息最大化。

  暂缓购买长期国债

  目前,众多投资者对国债情有独钟,诚然,国债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免交利息所得税等优点,但在升息下,专家建议投资者最好暂缓购买长期国债。“国债执行的是合同利率,简单地说,今天买了国债,明天如果利率上调,也只能按今天购买时规定的利率计息。而且,凭证式国债的提前兑付还要承担一定损失,持有期不满半年兑付的不计利息,提前兑付还要缴纳千分之一的手续费。”理财专家罗毅说。

  由于升息,现在发行的国债在利率上的优势已不太明显。以现在发行的2004年第6期凭证式国债为例,它的利率为3年期2.65%,5年期3%,而升息后3年期存款利率为3.24%(税后为2.59%),5年期为3.6%(税后为2.88%),1万元人民币3年期存款与买3年国债的总收益仅相差18元,5年也仅相差60元。“如果随后发行的国债的利率也提高的话,那现在的国债投资就不是太合算了。”

  谨慎购买分红险

  目前,许多投保者看中了投资型寿险和分红类寿险的投资功能而将其当成了储蓄的替代产品。但存款利率上调后,这些保险产品的现金回报率可能会不如银行存款,而且近来分红保险的实际分红也不是太理想。所以,单纯追求现金回报率的投资者可以转而考虑升息后收益可能较高的银行储蓄。

  不过,专家也强调,保险不是储蓄,投资、分红类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是储蓄所没有的,这一点也应该充分考虑。“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投资安排。”

  调整炒股思路

  专家认为,在利率升降幅度不是太大的情况下,0.27%的升幅不会动摇太多资金从股市撤出,毕竟进入股市的资金是逐利而来的,些许的升息幅度不会影响太大。

  “当然,我们也应该提醒投资者,股市蕴藏着太多的风险,如果升息,其他投资的回报率也会上升,如果没有太大股市把握能力的话,不妨考虑一下其他投资,例如黄金、稳健型基金等,寻求回报与风险更好的结合点。总之,利率牵一发而动全身,合理规划自己的投资,将使大家的‘钱途’更加光明灿烂。”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这位理财专家提醒说。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