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校园里的贫与富(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07:25 荆楚网-湖北日报
  编辑随想

  向左看,向右看,大学校园里,贫寒与富裕的对撞让你的眼躲不掉。

  校园是社会的一角,社会有分层,富的、贫的、不富不贫的,纵使有着院墙的阻隔,一个“纺锤型”社会分层的构架还是投影进了象牙塔。

  所以,来自不同家庭的学子,在校园里有着迥然不同的表现。

  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存在?

  平心而论,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富足的家庭,衣食无忧,然而现实不是这样绝对如人所愿,每个人甚至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

  但是,在眼下我们的国家,无论出身富足家庭还是贫寒家庭,人人都是平等的。尤其对揣着父母辛劳积攒的不菲学费、跨进大学门槛的学子,家庭的富足或贫寒,与你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目前你们还只是家庭的消费者而不是贡献者,你尚未掌有为自己的家庭添砖加瓦的能力。所以直面人生是最明智的态度,富家子弟可以深感人生之幸运但大可不必傲慢,贫家子弟可以感慨人生之坎坷但大可不必悲哀,因为出身最终无法全面决定今后的人生道路。

  大学是闻书香而长知识的地方,是释疑惑而教智慧的地方。校园里,学子们应该做的、也是家庭、社会所期望的,无疑是潜心读书,成才成人。

  这些都是浅白的道理,对于过五关斩六将闯过高考分数线的学子们来说,几乎谁都清楚。然而,现实有时真的很无奈,也很尴尬,这些浅白的道理很多时候显得有些苍白。

  正如采访归来的记者所感触:校园内虽然位于极贫极富两端的人数不多,但如果足够尖利,说不准就会扎伤人。

  刚跨进大学门槛的新生王一帆们对此已经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这恰是我们深感不安的地方!为此,我们深切地予以关注。
校园里的贫与富(组图)
一名女大学生正在选购珠宝首饰。
校园里的贫与富(组图)
  一名女大学生在风雨中苦苦地等待,只为谋得一份报酬微薄的家教。湖北日报记者王威摄

  令人不安的现象

  华中科技大学2004级新生王一帆

  进校前,我在学校BBS上看见这样一篇帖子,“华科大的乡下丑人实在是多,20元一双的球鞋是普通装备,几毛钱一双的‘对对袜’遍地都是……”这是什么意思很清楚。进校后,在校园里稍微留心观察,发现如此令人不安、带有明显侮辱性的帖子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

  大学生中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很多。我们班只有4个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名额,可申报的就有11人;薪酬微薄的勤工俭学岗位也有3倍以上的人申请。饭堂里经常可以看见贫家子弟啃咸菜,咽白饭。我的一个好友也是这样。当我把从家中带去的食品递给他时,他不肯接,还说了一句至今还使我心中隐痛的话:“我不能吃,我怕吃了好东西,以后想吃又没有,难受。”

  大学中的富家子弟也很多。学校里及周边的高消费场所长期生意红火;手持信用卡无所顾忌地频频消费的大有人在;穿梭校园中的很多学生衣着前卫;各类高档轿车接送学生已是见怪不怪的事情。本来,贫富差距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校园中因贫富差距所衍生出的种种问题却令人不安,贫富差距已成为本该平等的学生当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新同学见面时,往往出现一方上下打量对方,另一方却低头默然的情景。大学生似乎已经养成在初次见面时迅速判断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环境的习惯。随后的事自然可以想见,入校几天后,很明显地,学生在同处频率上就分为两个群体。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我了解到,有的富家子弟很傲慢,认为自己天生高人一等,对来自农村的同学抱有许多成见,并以“生活习惯不同”解释自己对他们的冷漠和藐视。贫寒学生面对城里同学的傲慢表现,有的自卑,有的鄙视,有的甚至有仇富的心态。

  其实,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因为那些傲慢的富家子弟在奢侈的同时,毫无“自己现今的奢侈根本与自身奋斗无关”的概念。贫寒子弟也没有必要自卑,古语说得好,“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身是自己不能选择的,但人生的道路可以选择,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贫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直面人生的自信、自立、自强之心。

  身处校园,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的大学生活体会,但我认为上述问题不只是学生间贫富差距的问题,不只是现今校园中暂时出现的问题,不只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它是复杂的、可能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

  校园生活是社会的重要反映,也将影响着今后的社会。作为正捧卷而读的青年学子,我们希望学生、学校、社会都来深刻关注大学生中贫寒与富裕的对撞,尤其是关注由于冲撞而产生的种种不健康的心理及现象。例如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滋生、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的人的“离心”现象等等,这些往往可能成为一些不良事件的导因,不利于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正所谓“七年之病,三年之艾”。试设想,如果连学校里都不能做到人人平等,而以金钱标准衡量一切,那么当学生都步入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局面?大学生“高消费”面面观

  湖北日报记者梁均贵 通讯员耿俊伟 何巧莲

  不容小视的消费群体手机、电脑这些让工薪阶层购买前都掂量再三的“奢侈品”,如今在武汉地区大学生中已成普及之势;P3、D、录音笔这些对普通大众来说还只是一个个新鲜的概念,如今也已开始为部分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如今在校园里,如果碰见手提摄像机进行DV创作的大学生,也用不着大惊小怪。

  新生也同样如此。日前,华中科大电信系一位班主任告诉记者,仅开学到现在,他所带的新生班就有3位同学新买了手机。目前该班已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配有手机,部分同学还配有录音笔、D等贵重物品。经随机采访了该校化学、光电等专业的部分新生班主任,新生手机配备率最低的班级也达到了1/4强。

  在武汉,泡吧、K歌、蹦迪等成人消费在大学生中也广有市场。大学生,已成不容小视的消费群体。

  该怎样看待大学生的“高消费”?都是“贵族化”消费吗?有感于上述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贵族化”消费,并呼吁大学生消费要理性回归。对此,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看似“高消费”,其实是正当的、必要的消费。

  武汉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胡勇华说:学生买电脑、录音笔甚至手机,对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对获取信息、查阅资料大有益处,实在不必加以非议。有的学生还特别需要这些东西,如果学计算机的为买电脑,学新闻的为买手机、摄像机去打工赚钱实现愿望,还应当为其喝彩。

  华中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江洪洋持同样的观念,他说,前些年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参观发现,该校新生入学时每人发一台电脑,校方认为这是学习的必备品。现在我们的一些学生也有条件为自己购买电脑,应当看成是社会的巨大进步。胡勇华说:“这也表现了人们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进步。”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周清平老师说,自己不认为学生买手机、P3———甚至将来买汽车是一种“贵族化”。一切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从社会发展趋势来讲,整个社会分层日益明显。受社会分层的影响,高校学生在经济上分层也是必然的。社会暂时对那些非主流的消费现象会带有一种异样的看法。“或许过五到八年,大学生开车上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了。”要不要限制学生的消费?要不要限制学生的消费呢?华中科大社会学系的李少文副教授认为,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而消费还未充分拉动。因此,我们对于学生消费不能一概批评。他主张积极、理性的消费,家庭条件允许的同学可以适当消费。

  武汉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胡勇华和华中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江洪洋都认为,大学生积极、理性的消费主要是指对学习和成才有好处的消费。至于违反学校规定在外高价租房和在高档餐厅、娱乐场所过度消费,则应当加以限制和规劝。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周清平老师说,即便是正当的消费,也要量入为出,不应攀比,不能给家里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如果搞“面子”消费、借贷消费,就是失去理性的消费,学校有责任加以引导。

  周清平认为,部分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也带来了一种不好的示范效应。一些学生甚至从生活费中省钱去买手机等消费品。他认为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思想上的不成熟,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将会回归理性。“借贷读书”与“透支消费”虽然大学生消费并未呈现出“贵族化”的趋势,但的确存在非理性的因素。一方面,大学生对时尚比较敏感,容易追奇求新,又在经济来源上有着比较大的依赖性。这两者的矛盾通过“借贷消费”这一形式得以缓解,减轻了他们父辈的那种背负债务时的强烈不安。但同时,“借贷读书”与“透支消费”也在校园同时出现。

  对“借贷读书”和“借贷消费”是否应区别对待?武汉大学、华中科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湖北大学的多位老师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一致的看法:借贷读书应算是一种“借贷投资”,贫困生借此赢得提升自我的机会,争取更多的成功机会,是好事。而“借贷消费”是消费上的透支,应当反对。目前学生对将来能够挣多少钱并没有把握,借贷消费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即便在国外,超前消费也是建立在对自己支付能力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那些没有毕业的学生是不能享受大额信用贷款的,他们自己并不能贷款买房买车。根据我们的国情,搞借贷消费更要不得。归纳的观点接受我们采访的高校老师普遍认为,首先,不能将有条件的同学用于学习上的消费,一概视为“贵族化”消费而加以全盘批评指责;同时也应教育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困难的学生不要攀比。学校还要将学校的公用学习设施建设好,比如计算机房,让买不起电脑的学生上那儿学习,可按时收取一点费用。这样,虽不及个人拥有电脑方便,也可以满足学习所需,避免给贫困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烹制贫困生的“心灵鸡汤”

  湖北日报记者崔逾瑜 罗序文 实习生姚娟 彭鹏

  都市的繁华与自身的困窘,内心的渴望与条件的局限,校园的热闹与心头的落寞……强大的反差落在五彩斑斓的大学校园里,贫困的帽子重重地压在一颗颗孤寂的心灵上。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艰难行走着。

  一

  秋季开学,武汉大学风雨操场上,热热闹闹的新生接待处,一块打眼的“绿色通道”宣传牌后,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排成了一条“长龙”,有说有笑。

  在记者端起相机的那一瞬间,镜头中的灿烂笑容开始凝固,人也变得局促起来,不是别过头去,就是把头深深垂下。

  记者小心翼翼地提出采访请求,仍遭到不断的婉言拒绝。最后,一位来自十堰山区的学生小周表示,采访可以,但不拍照片,不留真实姓名。他坦言,出于自尊,不想让同学们知道他家穷得叮当响。

  开学半个月后,小周明显感到差异:自己月生活费180元,而那些富学生,手机费一个月就500多元;有的请同学上馆子,一顿饭就花二三百元。

  贫困,使得小周与其他同学有些“格格不入”:同学们送别军训教官,小周没钱凑份子买礼物而躲到一边,连上前与教官告别的勇气都没有;班上组织郊游,小周却呆在寝室里看一整天书,中饭就用两个馒头应付;室友提议买饮水机,小周第一个站出来说“没必要”;同学请吃饭,担心不能“礼尚往来”,小周不愿去……

  “没想到,我曾无比向往的大学生活竟让我如此郁闷。”小周的眼睛里抹过一丝忧伤。

  二

  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的以上定义来源于她的测试发现。

  谢桂阳曾对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作为同龄人,除了拥有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等共性外,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贫困生在个性特征上,紧张性和有恒性高,兴奋性和幻想性低;在行为上表现为节制、认真、有恒负责、细心周到、尽职尽责、现实、讲求实际、紧张困扰、严肃、审慎、拘谨、内省、依循成规、力求妥善合理;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5个方面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这一结果显示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都陷入了“心理贫困”之中。

  女贫困生更容易产生心理贫困。从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公布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状况调查报告》来看,有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

  湖北教育学院女生人数占全校总学生数的60%以上,该校学工部部长周忠深有体会地说:“女生本就多愁善感一些,若来自经济困难家庭,自尊与自卑心理的冲突更大,思想包袱更重。”

  沉重的经济负担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精神压力。因为贫困,他们学习条件有限,英语口语、计算机使用、独立思考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同学,在新环境中获得较低的社会评价让他们自卑;因为贫困,他们千方百计寻求打工机会,经常处于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想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长期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他们抑郁;因为贫困,他们不愿意与人交流,害怕会因暴露自己的短浅而遭到耻笑,别人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使他们敏感。

  贫穷,对有些学生来说,是一种隐私,是心灵的一道伤痕。

  因为贫困,所以敏感、脆弱、自卑、封闭,一些同学在各自狭窄的思维空间里越走越极端,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今年9月,湖北某大学贫困生黄某没有办理宿舍入住手续,在南京溺水身亡,警方认定是自杀。

  据省教育厅数据显示,武汉高校每年因为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大学生,约占总数的千分之一。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是一个沉重却不可不正视的话题。

  三

  有教育学者认为,“贫困大学生群体”出现在1998年。当年,中国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免费上大学成为历史。次年,高校扩招,直接带来了高校贫困生大规模增加。

  “但我并不主张把‘贫困大学生群体’单列出来,心理学上很介意这种‘贴标签’的做法。”中国地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郭兰教授说,“标签,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一个出生在鄂东平原的贫苦女孩,被“贫困生”这顶沉重的帽子压得透不过气来,勤工俭学想换份自己更喜欢的工作遭老师白眼,和城里同学交往被当成是图人家钱财,就连在旧衣服上缝朵花也被人笑话“吃都吃不饱,还臭美”……

  “贫困不是他们的错,他们需要真正的理解与尊重。”郭兰说。

  可喜的是,各高校都已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和勤工助学中心,把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鼓励他们自强、自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精心烹制贫困生的“心灵鸡汤”。

  中国地质大学的“寒窗之家”俱乐部,是一把打开贫困生“心灵之窗”的金钥匙。在这里,贫困学生不会感到害羞和拘束,尽情地展现自我。

  湖北教育学院开放“心海航灯”恳谈室,聘请专业心理医师对学生进行个体辅导,前来恳谈的学生络绎不绝,常常排队排到两天后。

  武汉大学启动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抢在学生由心理疾病爆发成行动失控之前进行心理援助,避免悲剧的发生。

  专家们指出,在期待他人理解、尊重的同时,贫困生自己更应该在生活、心理上都要自立。

  刘峰,武汉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父母种田,妹妹读大学。他同时做两份勤工助学工作,担任学生干部职务,荣获国家一等奖学金,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刘峰说:“贫困,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坚强面对。生活的磨难出现太早,反而让我更自立自强。”

  这句话,令记者想起海洋里一种叫“珍珠贝”的小生物,每当有一些泥沙类异物进入到它软软的身体时,它总是把它们温柔地包裹起来,直到化为一粒珍珠。同样,人如果能将贫困、挫折和磨难用心包容,日久天长,它们也会化作内心的颗颗璀璨的珍珠!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