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活着的周国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14:33 新民晚报 | ||||||||
周国知这个典型,是在他死后被偶然发现的,他生前从没有上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一句日记也没有留下。周国知这样的好干部只有群众最了解他们。也只有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心声,才能—— 善于发现活着的周国知
周国知这个典型,是在他死后被偶然发现的。他出殡时,上千群众自发地为他送行。送葬队伍要经过一片即将收获的玉米地,担心踩坏庄稼只能放慢脚步。玉米地的主人自己冲上去,砍掉庄稼给送葬队伍让路。前面是一片水坑,为了不让棺材沾一滴水,乡亲们光着膀子“嗵嗵嗵”跳进去,让后面的人生生地踩在他们肩膀上,把重重的棺木抬过去。此情此景,惊呆了县里一位偶然经过此地的宣传干部。他写了一篇短稿,登了县报;这报道引来记者,记者写出更多报道,把周国知层层传播出去,直至引起中央重视,周国知广为中国人所知。 周国知生前参加工作20年如一日默默为乡亲们服务,在老百姓心中塑造着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当他英年早逝,乡亲们突然发现爱着他们同时也被他们所深爱的人走了,再也不会走村串户关照他们了,多年积累的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记者采访周国知事迹时发现一个难题:他生前从没有上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一句日记也没有留下。但是,当记者“无奈”地走访周国知多次走入的乡亲们家里时,却发现了一片广阔无垠的美丽世界:许多人一提他就收不住嘴,周国知的事迹就在老乡们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扑面而来。这个现象提醒我们,要发现周国知这样的好干部,必须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心声。因为周国知们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只有群众最了解他们。 同事说,他工作样样好,从当乡长到搞林业、民政、计生,20年换了十多个岗位,每个岗位干得都很出色。可是,县民政系统不了解他,县领导不知道他。为什么呢?有同事说,他样样都好,就是不会吹,不会表现自己。也有人说,他没有学历,因为家里穷,拿不出3000元钱来搞学历。还有人说,他虽然工作出色,但有时喜欢喝几口酒,领导在大会上几次批评过他。看来,要想发现活着的周国知,就不能不从密切联系领导、主动上门表现自己的基层干部的包围圈中走出来,主动到基层干部中去,寻找那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还要坚持正确、全面地评价干部,不吹毛求疵、求全责备。 新华社(鹿永建曲志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