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马加爵事件警醒 部分高校测试新生心理健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19:20 新华网 | ||||||||
今年部分高校新生入学近两个月来,学校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心理健康测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使用“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量表。 中国海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萍和副主任陶明达认为,教育部今年推出心理测试量表,表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度重视。今年年初发生在云南的马加爵事件,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各方都关注的问题。
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包括4种心理健康相关量表:一是“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可以用来筛查出那些可能需要给予特别心理关照的学生;二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主要用来测量心理困扰的症状;三是“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尝试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四是“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用来测量人格或性格特征。 这个量表可以说实现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的“本土化”,因为以前很多高校也都做过心理测试,但用的量表不统一,量表基本来自西方和日本。由于民族风格和国情不同,这些量表可能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如果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不过关,学校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教育部要求,及时组织力量作进一步的心理评估,以便搞清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由于测试过程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学校会与初步判断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面谈,待情况进一步确定后将进行长期跟踪,及时做心理辅导;问题较严重的也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另外,学校会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一直跟踪心理状况的变化。 据了解,青岛大学从2000年就开始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环境不适应、人际交往障碍、学习焦虑症、情感问题等几个方面。根据测试结果分为3种类型:一是正常学生,占学生的大多数;二是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会通过心理讲座和心理课程的形式给予引导,避免问题“恶化”;三是对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即高危人群,学校经进一步确认后,将制定方案对其进行医治。(钟教) 南京部分高校新生认为:心理测评内容空思路怪 记者日前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了解到,大部分新生对全国性大学生心理测评并不认同,普遍反映测试题量大、内容空、思路怪,测试结果不跟本人“见面”,这些成为本次心理测试的不足。 据《扬子晚报》报道,某高校一位姓王的新生说:“这次心理测试约有300道选择题,整整耗了我一个半小时。填到最后眼睛都花了,就乱划一气。大家都把心理测试当任务,填完好交差。”提到本次心理测试题目内容空,一位新生举例说:“有道题问‘你的内心孤单吗?’我想人总有孤单的时候,想家所以孤单、与朋友吵架所以孤单。这样的问题太肤浅,没有实际意义。”也有新生提到一些题目出得怪异,一位女生说:“如‘有没有感觉背后有同学说你坏话’‘你有没有突发奇想要干件事’……”新生们对测试结果保密不满,几位女生向记者抱怨:“让我们做测试却不公布结果,大家还是不知道自己心理是否健康。这样的测试还有什么意义?”一位男生言辞激烈地说:“说白了,这种测试只是为心理研究者提供数据。” 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桑志芹教授则认为,心理测试非常有必要,它可以帮助老师从几千名学生中找出“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蔡蕴琦陈申)(责任编辑:熊红祥)(来源: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