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只在过节前一天受贿说明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05:08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张贵峰

  不久前曾被媒体报道的海南省委党校非法出售文凭一案,近日传来最新消息:该校原常务副校长叶斌因涉嫌受贿,11月2日在海南中级法院开庭受审,据公诉机关指控:叶斌先后14次受贿共计19万元人民币和1万元港币。(见11月3日《新京报》)

  以叶斌的身份、级别,20万元的受贿数字,和许多大贪巨蠹的腐败前辈比较,显得并不“起眼”甚至可谓“平凡”,不过稍加留意,我们又不难从中发现值得关注的腐败新“亮点”:叶斌14次受贿中竟然13次都发生在“节前一天”:2001年元旦前一天,2001年春节前一天,2001年五一前一天……受贿时间如此标准、富于规律性,显然不会是什么巧合。为什么叶斌会如此在意受贿时间,细心选择“节前一天”行动呢?这一用心良苦的腐败动向,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的确,在我们这个历来讲究礼尚往来、人情世故传统的国度,逢年过节,请客送礼之类的事情很难避免,因此,把受贿安排到“节前一天”,笼罩上节日气氛的温情面纱,无疑不管对行贿者还是受贿者来说,都有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暗示作用——贿赂行为不法、肮脏的严重性似乎就冲淡了许多,于是可以受之无愧、心安理得了。巨贪慕绥新就曾表示,“每逢年节,各种名义的送钱送物600多万元,我一直看作是‘人情往来’。”

  但是,把这种节日腐败现象仅仅归结为生活习俗就是事情的全部吗?当然不是。从叶斌的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蒙混在“人情”“礼金”名义下的行贿受贿,实际上早已不是什么当时没留意、行为不检点式的失察或自律不够,而更多源自事前处心积虑的刻意谋划、导演、伪饰,不仅是逢节必贿更是凡贿必接,这种腐败技术上的规律化以及贪官们背后主动探索、把握这种规律的心机,显然不是礼仪传统可以解释的。所以,叶斌20万元的案情虽小,其中透露的腐败动向却值得高度重视——贪官们已经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腐败技术、酝酿腐败环境了。这种现象不改变,是很可怕的。

  实际上,近年来,“节日腐败”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各地对此也没少出台专门的对策,廉政短信、账户等创意不少,几“不准”几“严禁”之类方案更是不一而足,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叶斌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对此,人们往往把原因归咎到相关制度的不足或不健全上,笔者的看法却不然,且不说在禁收礼金、礼品上各级党政部门有多少三令五申,仅仅依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和解释,即使5000元以下的行贿受贿也同样可以受到法律严惩,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似乎很少看到这样的案例,别说动刑了,有时甚至连开除公职都做不到。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