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公务员职业走俏吸引社会人才“回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09:3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悄然之间,公务员一跃成为就业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金饭碗”。来自人事部的最新消息称,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突破54万,通过资格审查的达31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与此次招考提供的8400余个岗位相比,人才供求比高达37.3∶1。 引人注意的是,今年社会在职人员竞争公务员岗位的积极性明显看涨,报考人数占总报考人数的29.3%,比去年提高18.7%。这一迹象显示,公务员走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社
曾几何时,在国家机关上班是一件让人挺羡慕的差事。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骤然升温和社会价值的多元裂变,许多人才苦于机关工作乏味、工资偏低、论资排辈严重、“熬”不出头、难以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等诸多因素,纷纷跳出沉闷的机关大院,“下海”寻找个人发展和创业的自由空间。 尽管不断提高的工资和医疗、住房、交通补贴以及各种福利待遇,为公务员这一职业增添了迷人魅力,吸引社会人才“回流”的力量却远不止于此。公务员就业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职业内容的重大转变,才是促使社会人才重新回到“机关”的最大诱惑。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不断打破公务员录用中存在的不合理限制,创造选拔公务员的公平竞争环境,不断推进干部用人机制改革,给一批优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机关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加强,不少人才开始把公务员岗位视为展示个人才能、实现社会理想的舞台。 社会人才的“回流”,显然有利于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批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知识、拥有社会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通过公平竞争加入公务员队伍,不仅能够带来新思维和新方法,从而提高行政服务意识和效率,更能增强公务员岗位的竞争性,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不断淘汰不合格的冗员和庸员,优化公务员队伍,树立公务员新形象,让公众对政府提供的行政服务越来越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