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俞正声 改革治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5:53 时代人物周报

  特约记者郑志刚发自湖北

  "俞书记笑眯眯的,一点架子都没有,"刘琼说,"我在镇里干了8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领导。"

  刘琼是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的宣传委员,她头一次见到的"这么大的领导"
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 委书记俞正声。今年3月21日至23日,他深入咸安、嘉鱼等地就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专题调研,途经横沟桥镇。

  "那天接到通知,吃过午饭我们就到会议室等着了,心里挺紧张的。"刘琼指着镇政府装修过不久的会议室说。在刘 琼的描述中,俞正声推门进来的时候,带入一阵风,第一句话是:"乡镇里还有这么好的会议室!"

  "他拿起桌子上的烟,笑着说,来,大家随便抽。"接下来,俞正声挨着给大伙发烟。气氛很快轻松下来。

  "解剖麻雀"的工作态度

  "今天来就是听大家说的,请大家放开谈,有啥说啥,实事求是。"俞正声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 ,"他很少发言,一直在听、在记",偶尔插几句话,也是问些具体问题,"他好像不太喜欢大话套话"。

  在那次调研的途中,俞正声还会见了同属于咸安区治下的贺胜桥镇镇委书记李平。在贺胜桥镇的会议室,俞正声手捧 一杯清茶,和李平一谈就是两个小时。谈话中间,李平上前敬烟,俞正声摆摆手说:"抽我的,抽我的,乡镇工作很辛苦,没 有别的表示,抽一支烟总可以吧。"

  在咸宁,多位"感受"过俞正声的地方官员,都认为"俞书记在湖北,是湖北之福"。

  咸宁官员之所以有"集中感受"省委书记的机会,赖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一直是俞正声在湖北任上牵挂的重 要课题之一"。而咸宁,正是此项改革的"发源地与试验田",这个距武汉不足一小时车程的地级市的官员们,有更多机会见 到俞正声。

  "俞书记下乡搞调研,一般不事先打招呼,带着两三个人,一辆面包车直接开到乡镇,甚至直接就进了农户。了解相 关情况后,打电话给地方领导,就近开座谈会,听汇报,问问题。"在咸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施良海印象里,俞正声一向轻车 简从。

  "他研究问题的仔细程度,简直就是解剖麻雀。"咸安区委宣传部部长王用新说。

  咸宁市农办主任王继承谈到了这样一个例子,监利县某乡镇没有认真执行"三农问题公示上墙"制度,听说省里要下 来检查,连夜应急做了一块黑板。次日一早,俞正声来到黑板前,竟伸手触摸,发现字迹还是湿的,当即进行了严厉批评。

  "他在会上讲的东西,都是自己亲自下去调研的结果,"俞正声到湖北3年来,王继承每年都参加他必然出席的全省 农村工作会议,"他说话不多,但非常清楚,非常实在。"

  为"咸安政改"撑腰

  "像俞书记这样工作上的知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宋亚平说。

  47岁的宋亚平现在的身份是湖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2004年元旦前的5年间,在咸安区委书记任上,他一口气 推出了"五保合一"、干部打工、官员交叉任职、撤并"七站八所"等措施,"咸安政改"一时间名声大噪。

  "俞书记一到湖北,就对农村税费改革非常关注。听说了咸安的改革后,很感兴趣,很快就抽时间到咸安来搞调研。 "在咸宁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周辉庭看来,俞正声对政改的支撑及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俞正声2001年底到任湖北,2002年亲赴咸安调研,对改革给予了直接肯定。当时正是咸安政改的关键时刻, 舆论开始担忧,咸安的改革是否会沦为"孤岛"。

  俞正声在咸安考察后为改革定了调:"怎样使农村事业发展得到加强?咸安、嘉鱼找到了路子。"在一把手的支持下 ,咸安的改革不但走出了"孤岛",还呈现出了燎原之势,"咸安模式"在湖北全省推广。

  在肯定了宋亚平的改革后,俞正声又细心地考虑了这名改革明星的"第二落脚点"。宋亚平谈到自己的职务变动时, 说这是"省委领导的良苦用心"。

  "这次提拔我,政治意义应该是第一位的。改革者的升迁,本身就是给全省官员打了一针强心剂,给了大家一个强烈 的信号,那就是,只要你大胆地干,就不愁没有好结果。"从区委书记到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宋亚平的行政级别从"正处"升 到了"副厅",而从区委书记直接调到省委,"在湖北绝对是罕见的,是破格任用。"

  宋亚平说,自己现在被省委安排专事"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调研,为省委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可以说是省 委领导的"智囊团成员之一"。这种作用和自己原来一线改革实践者的身份相比,宋亚平认为,可发挥的作用更大,工作的价 值含量更高。

  "就像把一名好医生提拔为医院院长一样,"宋亚平饶有兴致地打比喻说,"他可以发现并造就更多的好医生。"

  "俞书记多次交待过我,要逐渐学会谢绝媒体。"宋亚平承认,自己很受俞正声"低调、务实"作风的影响。他正努 力向"三农问题研究方面的专家"过渡,并打算写本书。

  一份文件与"七个试点"

  "可以看出来,俞书记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上,是下了决心的。"咸安区委宣传部部长王用新说。

  俞正声在湖北的主要心力,就是要念好"农字经",即大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持续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而这正是中央领导厚望所在"。

  "推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是件大事。我自己在中央开会,只要讨论农村工作或全局性的工作,我都要提到这个事。 "俞正声说。

  湖北省委成立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办。据省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乡改革大致分三 步走:首先是出台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意见,接着在全省范围内搞试点,最终全面推开。

  承担着"第一步"重任的,是2003年11月4日湖北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 见(试行)》。这份如今已成为政改符号之一、左上角明确标着"秘密"两字的文件,依文件编号,被称为"17号文件"。

  "17号文件活脱脱就是咸安经验的翻版。"当地一位官员评价说,省委将宋亚平调到政研室,就是要让他参与推广 咸安做法。宋亚平证实,17号文件的出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前后历时数月,先后6次召开各级干部参与的讨论会,数易其 稿。

  17号文件面世后所引起的震荡前所未有。

  从乡镇干部的角度看,这份文件首先是一个"裁人"的文件。文件要求,每个乡镇只能设置7到9名班子成员,行政 机关只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3个内设机构和一个财政所,而过去的"七站八所"则全部转 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

  "我们过去靠找农民收税支撑我们农村事业的发展格局,这种机制造成了机构膨胀。机构不断膨胀,收费不断增加, 农民不断为此付出代价,这是支撑不下去的,所以必须改。"俞正声解释说。

  与此同时,此次改革的一个大动作,是在乡镇实行党政一肩挑,这在全国很少见。"党委书记原则上兼任乡镇长,两 名党委副书记,一个担任人大主席一个兼任纪委书记。"

  改革同时强调了民主因素的引入,领导班子的选举要"扩大广大党员和群众在干部推荐、考察、选举和罢免等环节中 的民主"。主要领导的产生则要求得更为细致,"要求乡镇党委书记和副书记都要由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先在党代表大会上 搞'差额直选',党委书记产生后,再将其作为乡镇长候选人,交由人大依法选举产生。"

  在此过程中,改革第二步开始迈开,"全省确定在咸安、老河口、安陆、麻城、监利、洪湖、天门7个县市区,进行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参保、人员身份置换、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等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在全省逐步推开"。

  在上述7个试点中,俞正声亲自"蹲点"监利这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农业大县。宋亚平的主要调研点,随后也被安排于 此。

  "为了推进改革,俞书记甚至能做到自我否定。"《咸宁日报》记者胡永康说。在今年咸安的一次现场会上,俞正声 提出:"17号文件提出各市州先抓一个点,今年要铺开,这个提法恐怕太急了。今年能抓一个点就不错了,真正地抓一个点 ,抓起来比较规范、有一套具体的措施就不错了。"

  "你们有不同的方法你们讲,我们今天是讨论会,不要怕交锋。"俞正声这样鼓励与会各单位,殷切之情溢于言表。

  "俞书记愿意听官员说问题,但你讲了问题必须同时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哪怕只是设想也行,绝不允许只讲问题 没有办法。"宋亚平说。并且,俞正声给官员派任务,允许对方在自己的意见之外有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非常民主,"谁的 对就按谁的办"。

  划出一个"改革圈"

  除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领先全国之外,在湖北,"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各地,各种改革此起彼伏"。

  2003年3月,俞正声率团赴浙江考察后,开始推行"强县扩权"的改革措施。当年6月26日,省委办公厅下发 了《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权限的通知》,将涵盖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等部门的239 项权限,下放至大冶、汉川、老河口、监利、石首、当阳等20个县(市)。

  20个"省管县"的官员,在参加省里会议时,和自己原来的上级"坐在了同一个位置上"。与此同时,省委组织部 委派全省30个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赴浙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

  "我们正在搞强县扩权的总结,可能下一步的改革动作还要大。"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的王晓峻对记 者说。

  早在"强县扩权"之前的2003年2月份,罗田和宜都被湖北省委列为全省党代会常任试点的两个县市之一,实行 党代表直选制、党代表常任制、党代表年会制、委员制、重大事项表决制、评议制。县委常委会被取消,代之以由县党代表大 会直接选出的全委会,领导日常工作。

  此举石破天惊,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至。另外,监利的农村教育改革,襄樊的官场震荡等都在全国引起轰动。

  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形象地下结论说:"改革这柄圆规,已经在湖北划了重重的一个圈。"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