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川地下水资源不容浪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08:07 宁夏日报

  水资源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和城乡布局,随着大银川建设的加快,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据了解,银川市虽然处在引黄灌区平原,却是全国300多座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250.94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十分之一。银川市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既有洪积物堆积,又有河流、湖沼相交替沉积,致使含水层在空间上错综复杂。经调
查,在地表以下300米深度内,位于地下70至170米的第2含水岩组(含水层厚度80至100米),承压水淡水资源2.66亿立方米,是目前银川市城市生活、工业用水的主要开采层。截至目前,全市已勘察查明的可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每日64.7万立方米,已开采量为23.3万立方米,尚余41.4万立方米。银川市区的5个水厂供水能力为每日20万立方米,年实际供水量为每日14万立方米,同时,银川市区161家单位的363眼自备井年地下水开采量达到每日11.82万立方米,占总开采量的40%左右。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将遗患无穷。主要表现在:

  降落漏斗: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和过去的无序管理,自备井数量,尤其在厂矿集中的西夏区一带,机井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眼,造成地下水持续下降,形成了以西夏区木材厂为漏斗中心的降落漏斗,面积达449平方公里。

  水质污染:由于开采的不合理和各厂矿企业污水处理措施不落实,污水通过地面渗透到地下,导致水质被污染。据宁夏地质环境监测站资料显示,银川市遭受二、三级污染的潜水范围占全市面积的72%,仅有28%的潜水未受污染,污染物主要是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其次为硫酸盐、氯化物、锰等。

  依据目前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在已勘探的区域和300米深度内,可持续稳定开发利用的地下水淡水资源最多为每日80至90万立方米,可容纳的城市人口发展极限值为150万左右。当银川市城市人口发展到200万至300万时,地下水的可开采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用水的需要,需水量与供水量将失去平衡。为解决银川市地下水开采分布相对集中,开采层位相对单一,而城市建设大量用水所形成的矛盾,有关专家开出了“处方”:

  一、用1至2年时间,组织制定完成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统筹考虑防洪、排涝、供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等问题,将规划纳入全市总体规划中实施。

  二、从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地下水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媒体,在每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广泛宣传国家《水法》,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资源供需不容乐观的严重性。

  三、按照2002年国家颁布的新《水法》和自治区、银川市的有关规定,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质和水量,制止地矿、城建等多头部门管理混乱局面,摆正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位置,形成“一龙管水,多方治水”的格局。

  四、实行地下水、地表水统一配置,多渠道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要完善计划用水制度,合理下达用水指标,提高计划用水管理水平;要优化配置水源结构,推广工业、城市环境绿化、道路喷洒、街景喷泉、部分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潜水)和废污水回用技术即二次中水利用。

  五、合理调整开采井布局,杜绝“三集中”式开采,实行优水优用的供水目标。一是在市区自来水管网范围内,各单位自备井因出水量不足或井管损坏而无法修复的,报废后一律不允许再更造新井取水,逐步利用城市管道自来水;二是对自来水管网没有输送到的地段,关闭或限量机井取水,调节取水时间,新建工程确需要取水的,尽力协调同临近单位合用一口井取水,杜绝井数和开采量的增加;三是要进一步扩大自来水管道的辐射面积,特别是西夏区北京路以南地区,使自来水能输送到每个单位。

  六、按照“计量收费,超量加价”的原则依法征收水资源费,通过地下水资源的提价来调节控制各单位的用水量,用经济杠杆调节地下水开采量。(本报记者张虹)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