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程教育改革,路在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08:52 解放日报

  中国拥有工程技术人员580万,其中工程师150万,排名世界三甲。但换一个角度统计,我国每创造百万元产值所需的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16倍、德国的13倍,问题出在哪?根子在工程教育。昨天,在“中国重大工程成就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交通大学校长翁史烈作专题报告,对工程教育改革建言献策。

  翁史烈认为,现代社会要求工程师具有综合性素质,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
力,还要具备把工程问题置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大系统中考察分析的素养,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因此,工程教育应该打造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课程体系。

  学校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知识创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工程领域特别需要这种“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翁史烈建议,在研究型大学中设立“企业教授”岗位,聘请企业高级专家参与教学科研,或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分院,由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有必要改革研发经费的分配模式,技术创新经费主要面向产业界分配,由产业界牵头组织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工程教育的外部环境也有待改善和加强管理,翁史烈提议:随着全球化愈演愈烈,工程师流动和国际化资格认证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有必要建立类似ABET(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的认证制度,让中国工程师融入世界,接受全球检验。设立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与发达国家不同,“工程师”在我国是职称而不是执业资格,它对工程师执业水平没有规范,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工程教育量大质不高。建立理工有别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考虑到工科实践性强,加大对工程教育科研的实践成果评估,改变目前存在的“重理轻工”现象,促进工程教育发展。本报记者诸巍彭德倩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