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涨落 分久必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15:10 瞭望东方周刊 | ||||||||
从生物特征上看,将很难说谁是亚洲人,谁是欧洲人 200多年前,马尔萨斯在提出他的人口论的时候,恐怕有两个没有想到:一个是,没想到该理论会在20世纪中叶,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遭到如此严厉的批判;另一个是,没想到到了21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包括马本人的祖国英国会因为人口负增长而忧心忡忡、紧张不安。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基本上把人类当作动物看待,提出“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因此,“人口在没有阻碍的条件下是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正是这个论点让人闻之色变。 那么,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就会强使二者恢复平衡。恢复平衡的手段,在马尔萨斯看来,一种是战争、灾荒和瘟疫,另一种是要那些无力抚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 在上世纪很长时间里,全世界弥布着对人口过度增长的恐慌。1960年,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应该会达到120亿,而地球难以支撑。但这种恐惧后来消淡了。1997年,不少学者都认为,到下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只会达到90亿左右。虽然这个数字仍然巨大而且可怕,但是比起40年前的估计却少了整整30亿人。 相似的是,1947年,有73%的法国人认为法国人口会增加,而仅有1%的人认为会减少,其余的人认为不变。但如今法国人口的实际滑落远远超过预期。整个西欧都在经历人口的负增长。意大利信奉鼓励生育的天主教,却是西欧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每位女性平均只有1.3个小孩。 预测表明,到2015年,至少会有2/3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平均每位女性仅生育不足2.2个孩子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并没有通过战争、灾荒和瘟疫,也没有禁止人们结婚,就扼制了人口增长。人类快速地适应拥挤的能力看来十分惊人。 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口下降趋势似乎很难避免,即便采取鼓励生育措施,也很困难。在日本,乡镇出现了空城危机,以致有的地方,规定生了第三个小孩后可获50万日元,一直到生了第五个小孩,更可获200万日元。但这也阻止不了日本人会越来越少。 未来的趋势是引进外来人口,以弥补本地劳力的不足。大城市里,会出现多种语言使用的情况,更多的种族熔炉加快形成,如岩井俊二执导的《燕尾蝶》中的元都。1952年,达尔文的孙子加尔顿写了一本《下一个千禧年》,预测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将会移入发达国家,想不到竟已成真。其结果之一便是基因库的转型。 据预测,在2050年,整个美国境内白人将成为少数族群。一种说法是,未来的美国人将会有1/4北欧人、1/4中国人以及1/2南欧和秘鲁印第安人混血血统。而所谓的“优秀人种”将消失。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口涨落也在导致这般结果。DNA证据显示,大约900万年前,人类演化的世系群使我们与大猩猩分家,而与黑猩猩分家在500万-600万年前。人类祖先一开始在非洲某处活动,接着分布到整个非洲大陆,后来遍及整个欧亚大陆,再通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分化成如今不同的种族。现在,回流开始了。 全球化对未来更大的影响,将是促进基因的交流。这意味着在将来,地球上有可能出现一个统一的种族,从生物特征上看,将很难说谁是亚洲人,谁是欧洲人,而自然地,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也会发生巨变。到那时,中国的愤青们是不是还沉湎在南人与北人孰优孰劣的口水战中呢? 文/小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