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鞭策儿子成才 儿子不再叫“爸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6日16:52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南京11月5日电(李学芹记者郁进东)11月4日晚,南京大学2002级日语系学生围绕“辛酸父亲”来信,召开了关于感恩的专题研讨会。辅导员还特意邀请了几位南京籍的家长前来参加。研讨会上,学生们用各种形式倡导感恩意识,但又发现,正面引导在具体问题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据了解,为了开好感恩研讨会,学生们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还在
研讨会上,学生们分成正反两方讨论“辛酸父亲”来信,正方用一连串的数据,如父母一天有多少时间是花在子女身上的,累计起来,他们得出的结果是父母付出的时间绝对超过20年,而子女真正回报父母的,大多不超过3年。听到这里,一位女生当即眼圈红了。正方的观点归结到一点,就是不知感恩的子女是可耻的。 反方则认为:“辛酸父亲”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也有责任,因为不肖儿子恶劣的品行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没有一个子女会无缘无故地关闭与父母交流的大门,也许正是“辛酸父亲”的教育方法不当,才导致亲情淡漠的。 在这样一个感恩情调浓郁的现场,反方的观点似乎有点不合时宜,然而,一位家长所讲述的故事,却佐证了这一点。该家长姓袁,他的儿子从13岁起,再没有开口叫过他一声“爸爸”,但这位家长在会上却明确表示不怪自己的儿子。据了解,袁先生的儿子是大一新生,这次没有参加这个活动,袁先生觉得自己一生有很多缺憾,便将小袁视作自己实现理想的工具,一直“残酷”对待,极少有一句赞扬话,因为他怕儿子会骄傲,停止前进的步伐。 他说,小袁13岁那年,第一次有了反抗意识,双方为一件小事就发生了空前激烈的争吵,事后,小袁虽然还是在袁先生的鞭策下继续发奋努力,但袁先生从此再也没听到儿子叫过爸爸。 袁爸爸的故事让与会者觉得,有些父母在教育上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如此,研讨会结束时,发言人还是强调,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感恩意识也不仅仅针对父母,它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个体责任感。此外,研讨会还向南京大学所有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11月3日作为南大的“感恩节”,号召所有的南大学子都来进行感恩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