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拓展训练如过“鬼门关” 质疑“魔鬼培训”磨炼?摧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7日10:43 黑龙江日报

  女服务员“训”出精神障碍

  从企业用人的角度看,总希望尽快让员工进入角色,然而一些企业过激甚至有些极端的岗前培训手法(俗称“魔鬼培训”),对一些心理、毅力等“内存”不佳的年轻人来说,有些不但适得其反,甚至有的导致了精神类疾病的发生。

  2日,记者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住院处见到病人小花(化名)时,确实吓了一跳。只要有生人出现,小花就会情绪激动地乱喊乱叫。

  医生告诉记者,小花属于情躁狂性精神障碍,其病症特征就是没有安全感,一旦有人靠近,病人就会产生幻觉,感觉有人要伤害她,从而产生暴力冲动。当小花的母亲试图靠近她时,小花大喊大叫着将水杯扔了过来,差点砸到她的妈妈。医生给小花打了一针镇静剂,小花才算平静下来。

  看到女儿这样,小花的母亲在一旁不停地擦着眼泪。她告诉记者,小花只有19岁,今年刚从哈市某职业学校毕业,毕业后,在开发区某酒店当服务员。酒店要求服务员为顾客提供跪式服务,每天早晨都对服务员进行跪姿的培训。服务员摆好跪姿后,为防止身体晃动,教官在服务员肩膀上放个鸡蛋,要坚持一个小时训练才算结束。如果这中间鸡蛋掉下来就要重新开始,直到坚持够一个小时为止。小花因为是新手,在训练中经常因掉鸡蛋挨教官的训。今年10月中旬的一天,小花因为连续四次让鸡蛋从肩膀上掉下来,结果被教官狠狠地训了一顿。当天下午,小花开始表现异常,又哭又笑。那家酒店的保安随即将小花送回家。第二天,小花的病情更严重了,家人将其送到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治疗。

  无独有偶,刘某是哈尔滨市某公司的保安,在岗前培训中,由于刘某比别人晚报到几天,保安队长对刘某加大了训练强度,并在刘某的衣领口别上大头针,腿间夹上磁带盒,以矫正刘某存在的问题。结果培训还未结束,刘某就患上了反应性精神障碍。

  据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医务科主任张延承介绍,近一段时间,他们医院已收治了三四名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精神疾病的病人。虽然诱发精神类疾病的原因很多,很难断言过激的岗前训练直接导致患精神类疾病,但过激的训练和精神压抑,无疑是诱发精神类疾病的主因。

  “魔鬼培训”的目睹与耳闻

  3日7时30分,在小花家长的指点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开发区的那家酒店。在酒店大厅旁边一间小会议室里,齐刷刷地跪了二十余名服务员,他们的肩膀两侧各放了一个鸡蛋。记者佯装进屋找人,一名三十多岁的女教官很警觉地盘问记者找谁、有什么事、怎么进来的,记者一一作答后,女教官瞪了记者一眼,然后大声说道:“没你要找的那个人,赶快出去。”当记者转身走到门口时,听到屋里“叭”的一声,一个鸡蛋掉到地上。“蠢货,怎么比猪还笨,再给她放上(鸡蛋)。”记者听到刚才盘问自己的女人大声地骂着。

  11月初,各企业纷纷进驻哈市各高校,招聘人才。26岁的汪小姐是哈工大2001届的本科毕业生,现在她是某大型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助理。提起当年进入公司接受“魔鬼培训”的情景,汪小姐依旧显得很激动。她告诉记者,因为公司总部在北京,所有新员工在正式进入企业工作前都会被拉到北京进行培训,内容几乎都是以“摧残”人为目的。比如,不停地做体力训练,直到人虚脱,嘴里还要用最大的音量喊“我一定要成功”,要不停地喊,直到嗓子说不出话;她在北京培训时,正赶上三伏天,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站军姿,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而且要站在太阳底下,所有人都要纹丝不动,如果有一名学员出现晃动,哪怕只是轻微的倾斜,所有成员就要“连坐”,站军姿的时间要重新计算。

  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曾在一家日本独资公司工作过的杨丽小姐告诉记者,在为期一个月的“魔鬼培训”中,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蹦极。

  当时她们三十多名学员来到了北京某风景区悬崖上,她们要从55米高处向下蹦。虽然系着安全带,可她本来就有恐高症,坐车乘船都晕得厉害,根本不敢往下看。她站在跳台上,胳膊、腿不停地发抖,可老板有话在先:“蹦下去就有工作,不蹦就没有工作。”为了那份工作,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那感觉就像人到鬼门关走了一趟。”提起当时的情景,杨小姐眼含热泪地说道。

  “魔鬼培训”的“支持者说”

  在采访时记者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对“魔鬼培训”格外钟情。

  在黑龙江大学,一家总部设在大连的日本独资企业负责人本田先生是带着赞许的姿态在向记者介绍“魔鬼培训”方式的。

  他告诉记者,“魔鬼培训”其实就是人力资源培训,在企业中建立整个团队认同的价值观。魔鬼培训是磨炼之路,需要近乎野蛮、残酷的意志训练;同时它又将员工培养成为决战商场的最强者。在日本企业界,这种“魔鬼培训”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强化自我、克服障碍、重塑人格、培养意志的法宝。

  ABC外语学校哈尔滨教学区负责人刘桂芳在谈到“魔鬼培训”时称,该学校有个著名的锤炼新手的方法———“新师入魔训练”。所有进入该校的员工都要进行这种培训。站军姿、蹦极、沙地匍匐……一个月的训练经常折磨得年轻女孩子掉眼泪。2月哈尔滨的天气通常是最冷的,这些新员工不仅要在冰天雪地里进行军训,而且在两三点钟,也经常被紧急集合的口令叫醒,而在第二天早晨,所有的新学员还要6时准时出早操。刘桂芳坦言,这样的培训每次都有不到10%的人败下阵来。在2004年年初进行的新员工培训中,就有两人退出。但刘桂芳也表示,这样的企业培训也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过程。该企业的中层干部几乎都是新师培训营的佼佼者。比如:哈尔滨教学区教学业务主管就是在2003年“新师入魔训练”中表现最好的学员。

  一些经历过类似培训的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当时觉得很苦,过后受益颇多,因为这样的训练“的确让人感到有无穷的斗志,我做到了自己曾认为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突破了身体极限。”一位身材瘦弱、胆小的女生在某企业培训营进行魔鬼培训后感慨地说道。

  “魔鬼培训”应尊重个性化差异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鸿扬在谈到现在的“魔鬼培训”时,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魔鬼培训”其实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是很好的培训工具,使用不当容易适得其反……要把握好“魔鬼培训”,就要重视培训师的作用。同样一套课程,如果培训师功力不够,把握尺度一出差错,就很难控制场面了。现在一些企业盲目拷贝国外的训练方法,却不重视培训师的培养和教育。这样单纯的照搬照抄,只会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事与愿违。

  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医务科张延承主任告诉记者,从受挫的角度讲,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对人生是有益的。但每个人的心理素质、耐受能力和意志力是不一样的,不分个性差异、盲目地用一把尺子、一套方法培训员工肯定是不合适的。他建议企业对员工培训前,不妨进行一下人格倾向和耐受能力等测试,在了解了个性化差异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凌志经贸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魏冰在谈到企业培训员工时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只有两三天时间,内容主要是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工作环境。但企业也对员工进行“魔鬼培训”,通常是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对象也不仅限于新员工,全体员工都可以参加,而且是自愿报名。每年都有五分之一的员工不参加这种培训,但企业也不做强制要求。因为企业认为,这样的培训其实应该是一种福利,而不是一种负担,员工认为能从中受益就参加,如果认为不需要就可以不参加。而且企业凭借以往的经验发现,只有员工愿意参加、乐于接受的培训,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目的。

  新闻链接

  魔鬼培训

  起源于日本,风行于欧美。直到21世纪才传播到中国。在这种训练中,企业通常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培训员工,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的目的。

  在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将魔鬼训练作为培训员工的好工具,以达到“锻造”员工的目的。有的公司也将魔鬼训练作为考核新人的一大标准,如果在训练中吃不起苦、放不下面子,那就走人。

  目前,做这样培训的培训师及培训机构还主要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活报)

  作者:机器人世界冠军凯旋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