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变脸”磨合过后是和谐(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13:15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南华西街的社区温情,让曾经隔膜的本地人和外地人重拾相邻扶助的好传统 文/本报记者 余颖 童雯霞 图/本报记者 吴万生 实习生 刘汉光 记者近日在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采访,听说了这样一件趣事:河北人叶先生在洪德路租了套房,一个月后,又把妻弟家、妻妹家还有老乡二十几口人统统拉到他周围“安营扎寨”。为何如此独钟于此地?他的回答很痛快:古人都说择邻而居,我们就是冲着这里的“老广”邻居那份热情来的! 曾经:新面孔带来不自在 老典型南华西街素有“相邻扶助”的好传统:外出时,把家门钥匙放心地交给邻居,或者把孩子安心地托付给街坊,谁要有个头疼脑热,邻里都有个照应…… 有例为证:原住越秀区惠福西路的何文远夫妇都已70多岁,儿女出国后,要买栋房孝敬他们,老两口揣着钱满广州考察了大半年,最后花30多万元买下南华西街辖下的龙武里一幢3层半的小楼,看看他家门口的一幅对联便知其“心思”———敏性平庸堪自信,庐寓南华可安居。“我图的就是这里的社区环境邻里情!”老人说。 但毕竟,老城区的房子多是窄仄简陋,近年有条件的居民陆续搬离南华西街,越来越多外地人租住了进来。像聚龙大街原有180多户居民,目前剩下70多户;观音侧一条只有七户人家的小巷,仅留四户……在洪德路岐兴南约生活了55年的梁姨觉得好像一夜之间“变天”了:身边冒出无数新面孔,操什么口音的都有。“唔知点(不知怎么)打招呼,更有乜好倾(没什么好聊)。”梁姨直言自己一度很排斥。 沟通:“老广”老来学讲“国语” 社区干部也有相同的担心:面对陌生的新邻居,老城区传统的睦邻关系还能延续吗?这两年,南华西街依靠社区居委会基干老人们真诚的付出,把往日纯真的邻里情又唤了回来。 这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最大的年近八旬,最小的也过花甲;他们不拿一分报酬,纯粹当“义工”。龙武里社区居委会基干71岁的叶润梅老人以前是会计,退休后又被一家公司以千元月薪返聘。当被选为调解工作委员会主任后,她毫不迟疑炒了老板鱿鱼。 他们也不是在任命中产生,而是在给邻居办事的过程中形成。有一个细节:为了能更好地与外省邻居沟通,这群老人开始勤学普通话:“他们从异地来与我们做邻居,这就是缘分,他们听不懂广州话,我就好好学普通话。”叶润梅老人说。 就这样,本地人与外地人开始“亲密接触”:哪里的路灯坏了街石烂了,要记下,提醒居委更换补修;哪家人家门前乱丢乱放,要去提醒;遇上下雨哪户人家未归,会帮着收衣服;谁家的摩托车、自行车没锁好,会敲门让车主上好锁…… 不过,一开始对他们的热情,一些新邻居还有点烦,总觉得他们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管,背地里还给他们取了个不雅的外号———“街八”。 “街八”:成了一座沟通桥梁 渐渐地,这些外省来的新邻居发现“街八”们其实很亲切,尤其是与“老广”有摩擦的时候,他们更成了沟通的桥梁。有这么一件事:湖北人蓝先生新搬进福雅居,楼上的“老广”邻居严女士没装修多久的厨房出现了漏水,这可把他害苦了。 蓝先生听不懂粤语,严女士普通话又说得不利落,加上两人在沟通中出现分歧,矛盾一度升级。居委会基干了解情况后,不厌其烦地上门,做了一个多月的“和事佬”。蓝先生被他们的执着所感动,愿意出一半的钱为严女士整修厨房;严女士则谢绝了蓝先生的好意,最终自掏了1万多元再次装修。 老人们的服务社区精神感染了他们,一批外省来的新邻居加入到南华西街社区志愿者队伍。 “让我也有机会为街坊服务吧!”租住在社全直16号的湖南人张明辉在一家装修公司干活,前不久,他专门找到居委会,说“修补房屋”是自己的特长,主动表示要为社区服务,随叫随到。“我在社区真的重温到了在老家那种邻里和睦的感觉。”张明辉说。 (晓航/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