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阁+雪花 双品牌改变华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08:26 汉网 | ||||||||
一张普通湖北地图,在武汉与鄂东区域圈出18个黑点,并非“涂鸦”。 5日下午,这张地图的主人———华润雪花啤酒(武汉)公司总经理叶希耕解释:图标勾勒了华润的市场扩展,“今年战果不错”。 销售报告显示:前10个月,武汉大小卖场,华润产品综合占有率达到85%,鄂东区域
成果来自双品牌:行吟阁+雪花,“双品牌改变了市场,也改变武汉华润自己”。 行吟阁:创造了三镇本土啤酒。雪花:深具国际背景。 1993年,香港华润集团购得沈阳“雪花”,联手国际啤酒大鳄SAB集团,进军大陆啤酒业。 2002年,华润入主东西湖啤酒厂,接手“行吟阁”。 “双品牌互相碰撞,相互造就”。实行计划经济多年,尽管也有外企制度改造,“行吟阁”“以产定销”思维仍在。叶希耕一上任,销售当老大,生产、管理、后勤都要围着销售转。 徐维忠,现任生产部经理,十多年前,就做这份工作。谈起当初不理解,他记忆犹新。 “原本每天生产1-2种酒,脑袋一转,排产计划搞定。” “华润一来,销售部门狮子开口,要求一天生产60多种产品,每天库存要足,存量还不得超过7天,人全懵了。” 生产部还得关心天气、能源供应……“持续阴雨,销售可能放缓,需要减少产量,降低库存成本”。 生产环节不断传来抱怨,叶希耕3次与工人谈心:“中国啤酒市场竞争进入高峰,武汉尤烈。此刻不奋争,行吟阁就会败在我们手上。” 时至今日,繁忙的生产车间仍难免有人“嘟囔”,不过发牢骚的人也认同一个道理:销售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去年“雪花”刚上市,预计3天销售100吨,预防万一,车间制作150吨放在库存。不到下午,销售部门紧急致电,150吨全部卖完,必须加货。 赶在白班下班前,工人们追加100吨,然后打卡回家。 没过多久,销售部又来电话:“次日还要销售150吨,今夜赶不出来,明天雪花可能断档。” 听到市场“声音”,刚下班的工人一个个往回赶,加班补仓,第二天顺利交货。徐维忠说,这就是行吟阁+雪花的共同力量。行吟阁创业不易,勤苦劳作,在华润眼中,这种“遗风”是珍贵财富,一直要求继承、发扬,融入日常生产经营。 叶希耕总结,市场是一个“切口”,华润集团从SAB公司借来世界级啤酒品质标准、服务理念、营销策略,不断与“行吟阁”磨合,产生一个又一个故事。 这样的故事还在演绎。他相信,“双品牌”定能造就汉产啤酒的辉煌。 (记者冯欣楠 王南方 通讯员杨爱莲 刘琼)(来源:长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