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巨变呼唤建筑精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11:06 扬子晚报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超常规大发展时期,很多城市都变成了脚手架和塔吊林立的一个大工地。我们常见到这样的赞扬城市面貌变化的新闻报道:某某城市“月月有变化,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某某城市“变得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认不出来了”;某某城市变化太快,“地图出版跟不上城市变化,地图刚出来城市又变样了”等等。一方面是城市变化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一方面却是找不到一个能作为城市标志的建筑精品。面对国内众多城市的这种通病,人们不由对我们在城市建设中
的做法产生疑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城市建筑专家的眼里,“城市变得认不出来了”更多的是一种贬义。

  城建专家认为,一个城市变化快得“本地人都认不出来了”,快得“地图出版跟不上城市变化”,至少说明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城市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纲领和灵魂,但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常常是朝令夕改,一任领导一个规划,城市发展方向一会儿向北,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西,马路过年把就要拓宽一次,路面更是个把月就要开挖重铺,好好的房子建好没几年就要拆掉;二是城市建筑不讲质量。我国的很多古建筑历经几百年而依然牢固,而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现代建筑理应比古代建筑更牢固,但目前城市里新建的建筑寿命很少能超过50年的。由于现代建筑粗制滥造,为赶速度不讲质量,以至于早早显现败相而被迫拆除;三是造成社会财富的严重浪费。不少城市每年都有大批新建筑开工,同时又有大批建筑因与规划冲突或建造质量原因被拆除。建设速度快看似高效节省实质上代价巨大浪费严重,我们时常碰到这样的事例:在新闻媒体报道某个城市大变样的同时,老百姓私下里却在议论说,建得快拆得也快,这些房子要不了几年又得拆掉重建。还有的人这样说,这个城市的家底给掏空了。

  说到城市之美,不能不说到法国巴黎。人们用尽各种溢美之词来赞誉巴黎之美:“西方艺术之都”、“浪漫之都”、“花都”、“世界上最美的城市”等等,恩格斯也这样高度评价巴黎:“只有法国人才能创造出巴黎这样的城市。”巴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法国的一句谚语可以说是最好的回答:“巴黎不是一个晚上建起来的”。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城市建设要“慢工出细活”,一座名城来自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心构思、雕琢和积累,靠大赶快上出不了建筑精品,当然也不可能创造出巴黎这样的世界名城来。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却缺少建筑精品,这是眼下不少建筑专家的切肤之痛。最近召开的南京民国建筑高层论坛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卫教授的一段话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为什么我们如此怀念过去,是因为现代建筑太令人失望,城市里充斥着大量失败的建筑作品,人们对新建筑失望之余,怀念那些精美的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也就顺理成章了。”一位建筑专家分析说,现在城市建筑出不了精品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城市的变化太快,设计师要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只能多考虑实用性,根本顾不上什么艺术美感。文艺复兴时的欧洲,常常是几个艺术大师前后用几十年时间设计一座教堂,而现在中国的建筑师一天就可以在电脑上设计一栋大楼。没有风格,没有个性,没有美感,单调乏味,盲目模仿,到处都是幕墙玻璃、大理石贴面的摩天大楼,搞得千城一面,看过一城等于走遍全国。西方国家一些建筑之所以能成为标志性的名建筑,不光是设计精巧,建造过程也是精雕细琢,工程建设速度之慢令人不敢相信。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德国科隆大教堂就是这样的一座艺术杰作,这座教堂开工已有400多年了,维修和新建的脚手架位置不停地变换,至今还没有拆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追求“居者有其屋”变为追求“最佳人居环境”,人们更加关注城市建筑的艺术性,对曾经备受推崇的线条单一的火柴盒式建筑越来越难以忍受。人们常说,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当过大连市长的薄熙来对此有着很深的体会:“对改造城市的人来说,可怕的不是过去那些破破烂烂的棚户区,而是新建起来的像火柴盒、麻将牌一样的五层楼、六层楼,留着难受,拆了可惜。城市建设的特点是,抹上一笔,就很难拿掉,几十年就是它了,搞个丑兮兮的建筑,能窝囊你一辈子,给后人都添麻烦。我们不仅要给城市以使用价值,而且要赋予她艺术气息,而且越往后,经济条件越好,人们对精神和艺术的追求就越强烈。”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人们呼唤城市标志性建筑之类的建筑精品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专家认为,建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城市建设是个不断后悔的过程。我国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时间不长,很多领导对城市建设都没有经验,要一点没有失误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善于学习,不断总结,尽可能少走弯路,减少浪费。要把城市建设当作一门科学和艺术,抛弃急功近利思想,精心规划,精心建设,力争打造出一批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的建筑精品和个性鲜明、风格独特、能与国外相媲美的东方名城来。本报记者 邹建丰新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