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厨房——野战饮食保障新装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16:56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题:流动的厨房——野战饮食保障新装备 曹雪勤、秦伟、胥金章 在某演练现场,合同战术演练之后,来自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的野战炊事挂车成了后勤保障演练的亮点。只见4名炊事员在炊事挂车上熟练地操作,不到1个小时便加
炊事挂车是饮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在野外条件下提供饮食保障的专用车辆。长期以来,我军的野外饮食保障主要靠“埋锅造饭”来进行。这种保障方式,不仅炊具携带不便,而且在特殊地域和季节,特别是高寒地区,挖埋灶台非常不便。更主要的是“埋锅造饭”不仅速度慢、易夹生、窜烟,还暴露目标。落后的保障方式,严重制约了我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力量攻关,研制出了我军第一代炊事车——83式炊事拖车,改变了我军后勤“埋锅造饭”的历史。但这种炊事车需要在挂车车厢内进行烹饪作业,操作尤为不便。加之受地形、行军道路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很好地实施遂行保障。研究所从90年代开始,又先后研制出了第二代(97式)、第三代(2000式)炊事拖车。目前我军饮食装备基本形成了以炊事挂车为主体的机械化野战饮食装备系列。新研制装备的自行式炊事车、野战主食加工车、野战面包加工车、食品冷藏车和保温车、野战给养器材、热食前送器具、班用小炊具和单兵炊具等,构成了加工、储存、分发、前送相配套的战场饮食保障装备体系,大大提高了机动饮食保障能力,满足了部队各种野战情况下的饮食保障需求。 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杨廷欣向笔者介绍道,新型炊事挂车是我军骨干的饮食装备,它是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军野战饮食保障需要和中国人饮食的特点进行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我军饮食装备保障水平。创新研发的炊事车底盘使整车的重心及操作高度降低,实现了炊事作业的地面化,方便了部队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自主创新了内浸式逆流做饭技术,依据淀粉糊化理论,首次设计成功多用途套式做饭锅,改变了锅内热气流的循环方式,增加了水分子和淀粉分子的亲合度,做出的米饭口感好,彻底解决了大锅做米饭易糊锅、夹生、窜烟等难题。炊事车既能烧煤、柴,又可烧柴油。其中柴油炉采用的旋流多燃料燃烧技术,不仅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而且节约能源。 研究所研制的自行式炊事车,越野性能好,机动能力强,具有在行进中做饭和蒸、煮、炒、煎、炸等功能,1小时能保障330人。 野战主食加工车是采用越野底盘的方舱式主车,可以加工馒头、米饭、发面饼等,6人操作每小时可完成900人份符合战时饮食标准的主食。供战时或平时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它的研制成功,实现了野战条件下多品种主食的连续化、机械化作业保障。随着野战炊事装备系列的研制成功及装备部队,我军饮食保障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与自动化作业的跨越,与研究所研制的其它便携式野战炊具相互配套,相互补充,形成了我军饮食保障手段的系列化、多元化和功能化。(完)(责任编辑:周庚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