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述评:严厉打击投机性资本流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22:21 新华网

  张旭东、杨晓灿

  随着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2003年中国外汇领域反洗钱报告》的发布和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投机性资本流入”的问题再度引起关注。针对现在外汇领域中出现的新形势,当前严厉打击投机性资本流入,加强资金流入的管理,杜绝违规资金流入渠道,已经成为外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种种迹象表明,在国际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下,一些境外流动资金潜入中国进行投机套汇的冲动不减;而“地下钱庄”和非法买卖外汇窝点也在千方百计试图绕过我国严密的外汇管制的“防火墙”,这无形给当前打击投机性资本流入的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据这份中国外汇领域反洗钱报告披露:2003年3月到12月,全国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共报告可疑外汇资金交易9.84万笔,报告金额为44.9亿美元。而今年在外汇领域中不少迹象表明,目前部分银行、企业和个人等经济主体存在一些违规结汇行为,并呈现出多样化、多渠道的特征,这也导致了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

  当前,我国外汇供过于求的状况更加突出,这影响着金融宏观调控。统计数据表明,到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创出514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末增加1113亿美元,同比多增136亿美元。

  在这种形势下,“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不仅影响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导致外汇储备超常增加,还对人民币的升值造成压力,这不利于保持货币投放和信贷扩张的相对合理,不利于防止通货膨胀,而且还易引发资产泡沫及资产市场的虚假繁荣,不利于当前的金融宏观调控。

  我国政府对反洗钱、打击投机资本违规行为的态度和立场历来十分鲜明,并采取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200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反洗钱局,并于2004年9月建立了我国的金融情报中心——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将反洗钱工作列为全局工作重点,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与反洗钱有关的国内法规,构筑了我国反跨境洗钱法律体系的雏形。

  当前,我国打击投机性资本流入的力度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和外汇管理部门今年来多次组织联合行动,打击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9个月共摧毁地下钱庄及非法买卖外汇交易窝点86个,涉案金额达数10亿元人民币。

  不过,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洗钱的方法和途径也在不断更新,投机性资本进入的手法日趋复杂化、专业化,目前已出现通过互联网远程操纵等新式洗钱活动。我们必须直面反洗钱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投机性资本流入的监管,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为我国金融稳定和涉外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完)(责任编辑:周庚虎)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