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式涌现:独立学院缺监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10:22 南方都市报 | ||||||||
“大跃进”式涌现
独立学院缺监管 我国2003年高校在校生规模16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仅为15%,每年都有大量考生因微弱的分数之差被遗憾地挡在大学门槛外。供需矛盾突出,国家财力有限。于是,作为“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的独立学院应运而生。但如今独立学院呈现“大跃进”式涌现,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院长孙松发说:“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独立学院,且问题不断,掌握审批大权的主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了解,尽管因校园建设和教学设施不达标,湖北省已有3所独立学院今年被停止招生,但仍有近一半独立学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独立学院在办学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是其先天不足,而教育主管部门对其监管的缺位则导致其后天不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专家指出,独立学院有公办大学之名,少公办大学之实;有民办大学的筹资渠道,缺民办大学的监管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立学院就像一个“怪胎”。 很多独立学院投资者也不愿背“怪胎”的骂名。投资多所独立学院的弘博集团董事长巴能军说:“独立学院一开始依靠挂公办大学‘牌子’打开市场。但挂了‘牌子’,就乱了市场,这是一种许可证制度下形成的相对垄断。有些学校‘牌子’响,尽管办得不好,却误导了很多学生及家长。”巴能军表示,着眼长远,独立学院亟须教育部门营造统一的政策环境。他赞成独立学院摘掉身后公办大学的“牌子”,这有利于独立学院之间、独立学院与纯民办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独立学院强化自身品牌意识。 前不久,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的管理专家在一次研讨会上大声疾呼:独立学院已有140多万在校生,且每年还在增加,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迅速改变对独立学院监管缺位或不到位的现状。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