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完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15:01 西藏商报 | ||||||||
2003 年,国家拨专款1.69亿元人民币用于拉萨市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网改造建设。 一年过去了,随着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全面竣工,如今的老城区街容街貌焕然一新:在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房屋外观衬托下,用防滑石铺成的道路整洁宽敞,绿化区与人行道错落有致,路灯与公厕成为新的亮点,“蜘蛛网”一样的空中线路一去不返,原有和现在的购物、娱乐场所吸引了更多南来北往的人们……老城区先后实施的危房改造,
11月10日,拉萨老城区巴廊雪居委会翟通阿大院四十多户居民在搬家入住新居。 老城区居于展示地的位置 老城区位于拉萨市中心,东起林廓东路,西至朵森格路,南起江苏南路,北至林廓北路,与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形成东西轴线,总面积1.3平方公里。2001年拉萨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老城区作为拉萨市区的中心,在居住、宗教等方面有较高价值,而风格独特、古朴神秘的八廓街,更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风情。如今,迅猛发展的商贸、旅游业,再加上相互渗透形成的社会生活文化环境,使其在国际上成为具有一定科学、艺术价值和我国民族历史文化主要遗产的展示地。 管网改造前的老城区 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老城区逐渐形成了现在以大昭寺、小昭寺为中心的地区。改造前,由于历史久远、建设时间长、规划不规范,加上拉萨市气候昼夜温差大、高原冻害严重的实情,老城区路面破烂不堪、凹凸不平,泥泞难行;消防通道不畅通、设备少,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上个世纪70年代埋设的给水管管径小,水压及水量不足,管线未成环壮,供水可靠性差,已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求,加上排水管管径偏小,一到雨季排水不畅,常造成大面积排水管堵塞;厕所多为旱厕,无法排污,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和市容市貌;街巷内没有路灯照明设施,居民夜行不便,夜行摔倒等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高低压电线、通讯线、闭路电视线等各种线路如同“蜘蛛网”,加上线路老化,安全隐患非常大。 1.69 亿元人民币用于管网改造 为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能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展示西藏首府城市的良好形象,1999年,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工程开始设计和申报。2001年5月被列入西藏117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国家、区市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国家拨专款1.69亿人民币用于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网改造建设。 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网改造项目,涉及城关区4个办事处,15个居委会,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建设内容有:建设道路15.01公里;新建给水管道42.53公里;新建排水管道40.4公里;增设电照工程793套;旱厕改水厕2737座;设立垃圾箱50个,新建公厕30座;增设地下式消防栓249套,干粉灭火器6605只;新建部分绿化带及电线、电话线、闭路电视线等线路入地埋设和规范牵拉。 2003年4月15日,第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10月竣工,第二期于2004年9月5日正式开工,同年9月31日竣工。两期工程都委托拉萨市招投标管理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一期有13家中标单位,四家监理单位;二期有8家中标单位,3家监理单位。两期工程质监单位都是拉萨市质量监督管理站。 建设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是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成立了由拉萨市委、市政府、区计委、区建设厅、市计委、城关区等组成的老城区道路及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城关区副区长亲自挂帅的老城区道路及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在建设中后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招标拆迁、工程备料、建设许可、消防许可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为了工程保质保量顺利实施,工程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采取了严密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了现场质量体系:监理人员到位,按规定采取巡视、旁站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及时跟班到位监督检查;完成每道工序后经拉萨市质监站、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代表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一律不准进入现场并使用;不合格的分项工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各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把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服务监督等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专门安排15名群众担任义务监督员,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并予以全力支持配合;按照辖区管理原则安排好各社区居委会各项监督工作,做好各施工单位与住户居民的协调工作。特别一提的是,在施工中,居民群众对工程建设给予了积极支持配合和监督,广大群众自愿、主动给施工工人端茶送水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已传为佳话。 在领导重视群众配合下,形成了工程质量人人重视、人人关心、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指挥部工作人员做到24小时上班,明确分工。工地有事随叫随到,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做到天天上工地检查,发现质量问题,该返工的坚决返工。无论施工单位,还是建设、设计、监理、质检单位,都把工程质量管理摆在了重要位置。 在工程建设期间,自治区、拉萨市以及城关区的领导经常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在设计、监理、质检、施工单位及办事处、居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安全生产和质量第一”,在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各施工单位在建设中,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和重大质量问题。 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现在的老城区道路平坦、街道整洁,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房屋和路灯相映成辉,蔚为壮观。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交通四通八达。改建后的老城区因为各项社会公共设施基本到位,不仅杜绝乱设摊点、乱堆乱放、随地大小便等不良社会现象,而且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让特困户、贫困户、残疾人也加入到了老城区的管理中来,使他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老城区改建后,具体维护保养保洁任务便义无反顾地落到了城关区政府肩上。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们在工程竣工甚至一期工程验收有一段时间了,仍然多次深入各个街区,查看是否有下水道溢出、路面铺设是否过硬、各种线路连接是否到位等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正是有着这种从细微处入手的管理,才使得老城区更为美丽。 城关区政府把保洁任务细化到各个居委会,新修的28座漂亮的公厕,建设组织者更是想到了贫困户的心坎上:一楼是厕所,二楼是住宿区。这样,贫困户每天在楼下值守,下班了就住在楼上,休息、工作,哪样事儿也没耽搁。此外,还把治保、社保的工作安排到生活有实际困难的家庭,力求发挥项目的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们高度评价老城区的道路、给排水管网工程是一个庞大系统的民心工程、形象工程,是改善老城区环境、造福老百姓、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德政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