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媒:虚构的历史及民族创造不出“台湾共和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15:04 胶东在线

  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图谋不断扩展,台湾当局9日公布的2006年度的高中历史科课程纲要草案,更把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等列入“中国古代史”,不算“台湾史”。对此,台媒发表社论指出,虚构的历史及民族创造不出“台湾共和国”。

  文章说,已经可以断言,在陈水扁、民进党以及“台独”分子的相互唱和之下,一场“台独建国”运动已经化暗为明,由上而下地全面展开。“台独建国”,始终是民进党以及
“台独”分子心目中的理想与使命。在民主的社会中,这样的主张我们仍然予以尊重,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有权利来虚构历史或曲解历史。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中学历史纲要,“中华民国建国”列入“中国史”,而“台湾的法律地位未定论”更被当成历史事实来对待。此一做法,其实与民进党执政后的“台独”走向,一脉相承,相互呼应。但我们必须指出,民进党在虚构的历史以及虚构的民族之上,根本无法建立一个扎扎实实的“台湾共和国”。

  要建立民族国家,至少要有一些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以目前而言,客观条件并不存在,因为国际的现实根本不允许台湾有宣布独立的空间,否则以现在民进党执政的有利地位,早就可以举办“独立公投”,或者就径行宣布“台湾共和国”成立了。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形下,民进党与“台独”分子转而以加强主观条件为重点。

  什么是建立民族国家的主观条件?简言之,就是居住在一个特定范围内的一群人,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彼此互相认同属于同一个民族,愿意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这种主观条件,往往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来发展和酝酿。总而言之,民族国家是没有办法速成的。台湾目前不仅没有建构民族国家的客观条件,也缺乏所需要的主观条件,我们从今天蓝绿分裂的情况就可以了解这种情形。民进党为了加速完成建国的目标,因此才会企图从历史教育着手,希望藉此来改变下一代对自己过去的认知。我们认为,民进党这种虚构历史、曲解历史的作法,根本就是揠苗助长,不仅无法达成他们的目的,反而迟早会受到反作用力的苦果。

  首先,在民主的社会中,资讯是充分透明的,任何虚构与曲解的作法,都无法长久欺瞒世人,而且一旦被发现之后,反而令人唾弃。不可讳言地,国民党在威权时期,也曾隐藏部分历史真相,但可曾欺瞒得了世人,又能隐藏得了多久?对民进党来说,“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是其“独立建国”的一项重要基础。为了建构这项基础,民进党企图以“旧金山和约”以及“中日和约”来取代“开罗宣言”以及“波茨坦宣言”,这样的做法岂不是以意识形态来任意裁剪历史!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教育部”怎能视若无睹,一味以符合自己史观的资料来教育下一代。此外,一个国家的法律地位是否确定,最重要的还是国际社会是否接受的事实。目前国际社会根本不接受台湾法律地位未定的主张,民进党的历史教育岂不是又与国际现实脱节!

  除了“台湾地位未定论”之外,“台独建国”的另一项主观条件,就是“去中国化”,要切断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脐带。“教育部长”杜正胜认为“中华民国建国史”是“中国史”,不属于“台湾史”。这句话很有问题。第一,“中国史”和“台湾史”变成了一个相互对等的历史,就好像“台湾史”和美国史一样。第二,“中国史”的“中国”和“台湾史”的“台湾”,究竟是地理名词,还是国家名称?依照杜正胜的说法,“中华民国建国史”不是发生在台湾,所以不属于“台湾史”,因此台湾应是一个地理名词的意涵。这里所凸显的台湾意涵的矛盾,正是民进党当前的困境,也是令万千学子困惑的地方。陈水扁倒是表现得比较坦白,他认为,“本国史地”的范围就是台澎金马,“中国史”不是“本国史”,更不要把“敌国”当祖国。

  就是在这种重重矛盾的架构下,“中华民国史”被活生生切成两半,一半是“中国史”,一半是“台湾史”。在这样的切割下,“中华民国”的“国父”是谁?“总统府”前的“国旗”是谁制作的?陈水扁升旗时唱的“国歌”又是属于“中国史”还是“台湾史”?

  最后,我们要特别强调,在民主的社会中,有权力的人,不应该独占历史的解释权,更不应该以意识形态来作为裁剪历史的依据。民进党今天想到透过掌控“教育部”的机会来重新虚构历史,并以虚构的历史来教育下一代,本身就违反了民主的基本原则。假设下一次政党轮替,请问历史课本是不是又要改写一次呢?民进党这一次的恶性示范,恰好给我们一个警惕,“教育部”不要再管历史了,台湾民主才能进步。(娟子)责任编辑:韩延吉来源:中国台湾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