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09:25 中国环境报

  全国生态市(县)建设现场会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刚刚结束,全党上下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生态省、生态市建设部署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工作会议、现场会议。两天来,代表们参观了苏州市及张家港、常熟和昆山3市生态市建设的现场,听取了有关创建工作的经验介绍,深圳、杭州、上海闵行区、安吉等地也介绍了创建生态市(区、县)的经验。这次会议时间安排很紧,大家交流了看法,学到了经验,开拓了思路
,会议开得很成功。在此,我谨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对江苏省环保厅及苏州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对为本次会议顺利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通过两天的会议,大家一定清楚这次现场会为什么选在苏州市召开。近年来,苏州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003年底,全市及其所辖县级市全部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张家港、常熟、昆山等市还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绿化模范城市、人居环境奖等称号。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苏州市委、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目标,制定了建设规划,所辖的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吴江等市在全面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快启动了生态市创建工作。苏州市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以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创建生态省、生态市工作在全国稳步推进。迄今,全国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8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创建工作。陕西、河北、湖北等省也正在开始生态省建设的前期工作。一大批生态市、县的创建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创建工作,促进生态省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结合本次现场会的情况,我就进一步加快生态市、县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抓认识、抓规划,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生态省、生态市(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发展的方方面面,要扎实推进,顺利实施,必须从抓认识、抓规划入手,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首先,要深化认识,形成共识,提高开展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刚刚结束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深刻指出,当前环境治理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损害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待,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待。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各级党政领导而言,究竟怎样切入,又怎样组织推动,实践表明,开展生态省、市、县建设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载体。

  创建生态市(县)能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同时,创建工作和创建过程也是转变人们消费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因此,生态市(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各地政府切实抓好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深远意义。

  其次,要按科学规律办事,搞好区划,理清工作思路。生态省、市、县创建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到区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因此,创建工作必须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规范管理。

  要搞好生态功能区划。在全面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辖区内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敏感度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要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划既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重要指南,编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依据,也是编制生态省、市、县建设规划的基础。已基本完成生态功能区划的地方,应该抓紧扫尾,进一步搞好完善提高工作。尚未完成生态功能区划的地方,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坚持标准,加大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生态功能区划工作。

  要做好生态保护规划。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制定生态保护规划,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融合起来,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敏感度和环境承载力,提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具体要求,根据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明确辖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破坏的产业,该限制的要限制,该禁止的要坚决禁止,正确引导,积极推动。

  第三,要制定生态市、县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的内涵和任务。已经启动生态省建设的地区,生态市、县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就是分解、细化生态省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做到上下对接,相互促进。没有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生态市、县建设规划应该从当地实际出发,按照总局提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指标体系,根据本地的特点和优势,认真搞好建设规划。总体要求是: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推进生态经济、生态产业体系建设。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要以资源保护和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发展为重点,推进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搞好自然资源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要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重点,推进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围绕本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以人口控制、城镇综合整治和建设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加强城镇建设,推进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要以科技和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科教兴市、兴县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完善生态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系统,健全、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创建工作的支撑能力;要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弘扬环境伦理,普及生态知识,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上述这六大体系建设既是生态市、县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总局正在制定“生态省(市、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将把生态省、市、县建设总体规划的构架统一起来,明确基本任务和要求。但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按一种模式、一个格调强求一致。生态市、县规划的编制应特别强调几点: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实施分类指导。二是要突出各地特点、特色,扬长避短,开拓工作思路,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三是要求真务实,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攀比。通过规划,要对本地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进行一次全面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上实现一次升华。四是要保证各种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把创建工作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生态市、县建设规划要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五是要保证规划质量,提高可操作性。生态市、县建设规划应把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具体化、明晰化,与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创建目标确定后,实现目标的措施应尽可能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任务分解到县区、乡镇,责任落实到班子。各地要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的指导和管理,明确资质要求,严格经费标准。规划编制中,既要邀请高层次专家参与,也应该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抓重点、抓关键,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生态市、县建设不是一种时尚,也不是一种新闻炒作,而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和探索,贵在创新、重在实干。创建过程的组织、管理、指导和协调比结果更重要。因此,必须力戒浮躁,真抓实干,在创建上狠下工夫。

  第一,要抓住重点,明确创建工作的主攻方向。通过几年探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局围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领域,制定了生态市、县建设的指标体系、工作要求。各地在创建工作中,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抓住重点,扬长避短,不断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一是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努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有条件的地区、行业、企业、园区,要着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循环传递、多级利用,在生产过程的企业之间、园区之中、区域之内,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产业,推动一些有条件的社区、单位建设循环型社会。二是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立稳定、和谐、高质的生态环境体系。围绕创建工作,通过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监管,防止新的重大人为生态环境破坏,在发展过程中,在环境上做到尽可能少欠或不欠新账;要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偿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老账;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辖区内天蓝、海碧、山青、水秀,生态系统稳定、和谐。三是要大力推进生态人居建设,努力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体系。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在城市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中,努力做到现代理念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人居建设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优美和谐、功能齐全、生活方便舒适。四是要大力倡导生态文化,努力建设现代、文明、各具特色的环境文化体系。要大力传播生态知识,普及现代文明发展理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制度,提升环境伦理道德水准,通过人们总体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夯实社会基础。

  第二,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始终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作为重点任务来抓。按照以人为本,量力而行,先急后缓的原则,要努力做到“三抓”:一是抓住重点区域包括重点地区、行业、企业、园区的重大环境问题,抓突破,把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好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攻关,取得社会的认可,群众的支持。二是抓住重点领域包括社会、经济、环境领域及其相互间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各部门、各系统、各层面的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办实事。三是抓好年度、届度计划的落实,以每个年度或每一届政府为重点,把创建任务具体化、时限化、责任化,并逐一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县(市)区和乡镇,确保创建工作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行动,年终或届终有成效,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第三,要把握关键环节,突破瓶颈制约。一是要解决好城区、城镇环境问题。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所有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地方,无论是地级市还是县级市,都应当把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江苏省和苏州市前些年集中全力抓“创模”,在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又把创建生态示范区作为开展生态市、县建设的阶段性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此,各地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基础,破难点,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二是要坚持自下而上抓创建。多年实践证明,各类试点、示范活动中,一个县、一个区总体上达到建设标准并不难,难的是各个县区都能实现建设目标,全面、均衡地推进创建工作。生态市、县建设绝不能满足于总体规划的编制,只说不干,也不是少数点上轰轰烈烈,面上按兵不动。如果没有绝大多数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作支撑,生态市(县)建设就不可能名副其实。徒有虚名就失去了创建工作的实际意义。因此,在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的标准中,有两个80%的基本要求,即生态县必须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生态市必须有80%的县达到生态县的标准,强调创建工作必须自下而上,扎实推进。创建生态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县建设是基础,一定要下力气抓紧、抓实。

  三是要坚持以点带面,切实抓好农村环保工作。生态市、县创建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一般来说,城区和城关镇经济、技术条件较好,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并且有多年工作基础,环境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广大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污染主体分散,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环境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生态市、县创建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要高度重视面源污染的防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的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的发展,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种、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把人居条件的改善与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结合起来,点上抓示范,面上抓整治,点面结合,使生态市县建设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常抓常新,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抓组织、抓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和体制

  生态市、县创建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为确保其顺利实施,必须切实加强领导。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为强化对生态市、县建设的领导和组织,要建立党政领导负总责、发展改革部门和环保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机制。一是要建立党政领导牵头的部门协调机构,设立专门创建工作办公室,加强创建工作的协调。二是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使创建工作与政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浙江省已全面建立了《生态省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宁波市出台了《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和奖励办法》;山东、黑龙江等省把生态省建设实绩与干部考核挂钩。这些办法都很好。三是要完善创建工作的有关例会制度、会商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联络员制度等,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统一指挥,协调行动,落实责任,形成领导机关和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行各业齐抓共建的局面。

  第二,要创新工作机制,健全法规标准,为创建工作提供法规制度保证。为确保生态市、县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推动”,创建工作应该创新机制。一是创建工作中要尽量集中各部门、各渠道的资金、项目,人力、物力,按照投入渠道不变,建设内容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管理责任不变的原则,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急事,领导机关、部门中该办未办、需办无力办的难事、大事,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统筹布局,综合整治,总体推动,形成规模效益。二是要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开展公示评议活动,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三是针对重点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人居建设等问题,要抓紧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办法,规范创建工作管理;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监督管理,完善奖惩制度,推动创建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第三,要建立和完善扶持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要加大对生态市、县建设的政策扶持,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布局、土地征用流转、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为创建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最近一些省、市、县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安徽省制定了《生态省建设省级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和《生态省建设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浙江省正在筹建生态补偿机制,浙江省海宁市出台了生态市建设资金补助政策,这些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同时,创建活动各所在地政府要通过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如财政贴息、财政补贴等办法,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如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的扶持,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如对污水治理、危险废物处置的扶持,推动生态人居建设等。

  对于各地在机制和体制创新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特别是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典型做法,总局生态示范创建办公室将会同各地生态省、生态市创建办公室一起,及时总结,相互交流,积极推广。

  四、抓典型、抓突破,着力推出一批排头兵

  总局召开这次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现场会,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引导和推动一部分社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经济实力强的地区率先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发展道路,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要分类指导,抓住重点,分层突破,争取在不同地区能推出一批不同类型的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排头兵,为全国创建工作搞好示范。

  要重点突破,搞好典型引路。这次现场会议,大家反映效果不错。会上的交流、现场参观,就是对各地的一种借鉴。需要说明的是,苏州的经验和做法是在苏州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宣传、推广的是苏州的理念、思路和精神,而不是具体的工程和方法。各地有各地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出自己的典型和样板。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原先预计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要真正建成生态市、生态县,大体需要10~15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一些地区只要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创建速度可以加快。只要加强分类指导,在不同类型地区,能够率先建成一批生态市、生态县。苏州市规划3~5年左右建成生态市,有的市县规划在7~8年左右达到生态市县标准。参加这次会议的市县大部分是创建工作的“第一方队”,我希望“第一方队”加大工作力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能有一批市县率先建成生态市、生态县,为全国当好先行。

  要加强分类指导,中、东、西部兼顾。生态市县建设,目前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这固然与生态市、县建设标准较高有关。但是,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市县建设,如果没有中、西部的跟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不全面的,对创建工作来说也是一大缺陷。要加强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兼顾,在加快东部创建工作的同时,应努力推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生态示范工作和生态市县创建工作,探索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生态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子。希望各地区加强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为共同推进全国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建设做出积极努力。

  同志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坚持不懈,扎实工作,为开创生态市县建设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