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诺贝尔奖获得者82岁杨振宁:"归根的反思"(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18:3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济南11月12日消息(记者柴安东通讯员张青张福)在今天的山东大学大家讲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做了题为归根的反思的主题演讲,受到山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一下是演讲正文:杨振宁在山东大学演讲,主题为“归根反思”

  王副校长,各位同学,我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看到这么多年轻的同学。60多年以前,我在西南联大念大学的时候,整个西南联大也只有1000多学生,恐怕只是跟今天在座的同
学的数目差不多。60多年来,中国绝对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去年年底搬回中国来,现在定居在清华园里面,一年来有很多的感想,所以今天的题目叫做《归根反思》山东大学科学会堂里的学生挤得满满的

  1929年我父亲就任清华大学教授,我们家那时候是父亲、母亲、我三个人搬到清华园去住,我那时候是7岁。7岁到15岁之间我在清华园里住了8年,今年我82岁了,再次搬回清华园里去住。我写了一首《归根》的诗,念给大家听。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这一年来,我在国内去过很多地方,到济南来还是第一次,我所去的地方北京、上海、广州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比如北京的空气污染的情形比起五年来大大地进步了,大大小小的饭店的口味多得不得了,我想这些进步还会很快地继续下去,所以希望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北京的空气污染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清华园里头正在建、计划建的和建成的大楼有很多座,清华园的数目由抗战前的800人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人,在电视上我看过很多的电视连续剧比如《走向共和》、《延安颂》这些都是演得非常好的电视剧,而且给了我很多早年的中国以及在延安时代的很多印迹。李学勤带我特地去了北京一个小的博物馆,叫做保利博物馆,它小而精美,如果你们到北京去,我推荐你们去参加这个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收购了流落在国外的青铜器和雕塑,有很多是专家收购的,绝对是非常精美的艺术品,而大家展示的方法绝对是世界第一流,所以任何一个参观保利博物馆的人都是赞美不绝,最近他们比较得意的、从香港博物馆买回来的是3000年以前的铜器。(投影)这是非常重要的铜器,为什么?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学者顾继刚先生曾经讲过,他说大禹从何来?恐怕没有禹这个人。这个铭文上说是在汉朝以前的传说文献都是完全杜撰出来的,现在这个鼎是西周的比汉朝早了1000年,这个上面很清楚地讲了,是禹治水。

  在北京有三个大的书城,有新书、旧书和新版的书都多得不得了。我到里面看了,里面有很多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在里面看书。我在北京看的另一个博物馆叫现代文学馆,各位如果去北京,我也给你们推荐这个文学馆,这个里头把5000个文学家的手稿收藏起来,另外还有13个雕塑陈列在周围的花园里头。包括丁玲的、矛盾的等很多人。我特别喜欢巴金的、另一个是鲁迅的。我尤其喜欢鲁迅的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雕塑家熊秉明做的雕塑。

  我去北京人民艺术学院看了一个话剧《李白》,在另一个场馆看了小百花剧团的表演,前不久中国国家歌剧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合演的一个话剧,叫做《哥本哈根》。这是一个英国剧作家五年以前写的,是轰动了欧洲、轰动了美国。这是进的什么故事?是讲两个20世纪大物理家Bohr和Heisenberg见面的故事,这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情,(投影)这是我那天他们在台上三个人照的相:左边的一个是Heisenberg,右边的是Bohr,中间的是Bohr的太太。Bohr是1913年最先提出来原子的结构的一个初步的理论,现在叫做Bohr原子,可是这个理论震惊了世界,因为他解释了一些现象,可是他不能解释一些剩下的现象,Heisenberg那时只有13岁,他到20岁的时候向这方面研究。1925年他24岁的时候,他有一个新的见解,这个新的见解又促生了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出现改革了人类的整个面貌。为什么这么讲?比如今天大家知道计算机,没有计算机就不可能有今天21世纪的今天的情形,计算机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有芯片,芯片是用半导体做成的,所以有半导体的出现是因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芯片,没有芯片就没有今天的计算机,没有计算机21世纪就不可能像今天这个样子。所以说,Heisenberg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1938年的时候,在德国有几个化学家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这个发现以后所有前沿的物理学家,可能做出来原子弹,很快欧洲的战争就发生了。到1941年、1942年的时候,德国已经占领了丹麦,所以Bohr--一个丹麦人是在被占领的哥本哈根居住的。Heisenberg是希特勒教堂研究原子弹的主持人,他在41、42期间,特别地去看了Bohr,Bohr可以说是他的老师,是他的前辈,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父子的关系,可是他那天到了哥本哈根看到了Bohr和他的夫人,这个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到现在为止是一个谜团,那个英国的剧作家写了这个剧本。

  这里面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说,到底Heisenberg是怎么跟Bohr讲的,是不是Heisenberg从Bohr那里探听说是美国、英国是在做、是在设计制造原子弹,假如他是问这个问题的话,Bohr是怎么讲的,战后Heisenberg和Bohr都没有讲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都知道他们两人因为担心房子里头有窃听器,他们两个走到花园里头讨论,10分钟后就走回来,当时他的夫人问他们讲的什么,他们两个不肯讲。战后就有很多的人讨论,一派的人说Heisenberg去是要跟Bohr说我们两边都不要做原子弹,另外一边说是Heisenberg是要打听英国跟美国有没有在做原子弹,还是做到了什么程度。这里面有一个谜团,这个剧作家很聪明地并没有讲清楚,大家知道Heisenberg最有名的一个工作与量子力学有一个很密切的关系,这个剧作家没有讲到底那天发生什么事情,恐怕永远测不准。我看了这个剧以后,我发现北京的很多的年轻人看如此学术性的话剧,使得我觉得现在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现象。

  讲到这点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过去100年的历史。在1989年中国几乎被瓜分了,德国强占了山东租界99年,俄国强占了辽宁旅顺大连字节25年,英国强占了山东的威海租界20年,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在一年发生的。那时候列强在瓜分中国绝对不是言过其词。两年以后,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到了1931年日本占领了东三省,成立了满洲国,这个事情是我自己知道的。那时候我在清华园上学,我们有一个老师,他带了一些小册子,我猜想是当时共产党、地下党给他的。这个小册子上面解释给我们小朋友说是日本人在东北的暴力。1937年又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日本在北京的近郊作所谓军事演习,这是荒唐的事情,一个日本在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驻着军队而且要做军事演习,日本所要做的事情是准备把华北变成另外一个满洲国,这就发生了芦沟桥事变,我们在芦沟桥事变发生后的两个礼拜,我们离开了当时的北平,先回到合肥,等日本占领了南京以后,我们经过上海、经过香港、经过广州、汉口、越南到南京,我在西南联大那里念完了大学。这一段我刚才所讲的沉痛的历史,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包括比我早几辈的知识分子和我这一辈的知识分子是很惨痛的。

  我们那时候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的反应是什么?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1937年王国维投水自杀,王国维是国学大师。他在1927年的时候住在西院,我们也住在西院,我们和王国维住得很近。他在1927年坐了一个黄包车,在颐和园投水自杀。他的遗书里开头有四句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意无再辱。

  1938年陈寅恪在蒙自,那一年因为校舍没有建好,他到了蒙自以后,他看到有一个漂亮的池子。就有这么一有首诗景物居然似古京……他认为永远不能回到北京。

  刚才几分钟我给大描述的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心境。今天所在座的同学可能无法了解我、我父亲、我祖父这几辈的知识分子想法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们没有经过那惨痛的时代,要想描述今天的心情,请你们允许我念我自己的一段文章:

  1997年7月1日清晨零时,我有幸在香港会议之展览中心参加了回归盛典,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国歌声中升起……我父亲如果看到一定比我还要激动。他出生于1896年101年前,马关条约、庚子赔款的年代,那时的中国残破贫穷被列强欺辱,他们那一辈的中国知识分子,目睹洋人在租界中的专横,忍受了二十一条款、五卅惨案、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这说不完的外人欺凌,他们是多么盼望有一天能看到站了起来的富强的祖国,能看到大英帝国落旗退兵,能看到中国国旗骄傲地向世界宣称:这是中国的土地。这一天,1997年7月1正是他们一生梦寐以求的一天。我有幸看到中华民族正在站起来了。

  我在青少年的时候,尝到了几乎被亡国灭族的时候知识分子的心情,可是我有幸看到了中华民族真正地站起来了,站起来这几个字的意义我希望在座的同学都能够理解。

  如果你们不能理解,可以看这张照片(投影),一个是满清的官员,一个是大英帝国的官员。

  我们刚才讨论了过去100年种族的历史,我们可以问,从今天开始100年以后,假如要讨论20世纪对人类最重要的史事是什么?我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史事,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不是希特勒的崛起和灭亡,不是苏联的的革命和解体,这些当然是历史的大事件,如果你要问是对于人类长远的历史有最长远的影响的,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我认为最有影响的第一,是人类利用科技大大地增长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个影响将继续下去,是十分巨大的影响;第二点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鼓掌)

  英国的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47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审判文化》。他在书里讨论了很多,他是一个非常开明很有远见的历史学家。他有一段讨论:美国和苏联以后会不会有一个强国,那个时候1947年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苏联,他说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第三个强国?不在欧洲、不印度、也不在中国印度和中国有广大的土地、丰饶的资源,但这两个国不可能在未来关键性的年代发展出来他们内在的潜力。50年以后--今天,我们来看他讲的这几句话,就知道他犯了很大的错误。他没有看到中国的崛起,为什么他没能看到中国的崛起。这个不能怪他,因为当时是不容易看到的。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

  我认为,中国所以能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崛起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的问题,一个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的问题,我不是研究中国历史科学的,我大胆地提出对个问题的看法。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有基本的分别。就是任何一个长期在中国居住过,长期在西方社会居住过的人都有多多少少的共识。最基本的分别的原因是因为中方文化是一个人本文化,西方的文化是一个神本文化。这两个最开始的不同,就引到后来的巨大的分别。人本文化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忠、孝、恕、仁这些都表描述了人跟人的关系。神本文化是人跟神的关系,神是每一个个人的神,所以西方神的发展向个人主义方向发展,这里头最清楚地可以证明这句话的是西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罪的观点,这个观点在中国是没有的。人本文化发展出来以后,就发展出来兼容并蓄、有教无类这些观点,相反的神本文化发展出来的宗教诞生制度。这些非常重大的问题到了20世纪、21世纪,仍然是神本文化之间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人本文化是一个融合凝聚的文化,而神本文化是一个风格振奋的文化。这两个大的主题不同,就带出来了中方的文化跟西方的文化巨大的不一样的地方,也带出来了中国传统发展出来的人治的体制,西方渐渐发展出来一个法治的体制。我这里并不是说人治就是好的,法治就是不好的。我只是指出来,中国受中国影响的文化,所以向人治方向发展原因是当初是人本文化,西方所以向法治的方向发展,是因为它是神本文化。这两个是不一样的,而各有短长,而且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治的文化和法治的文化各有利弊。人治的文化有韧性,法制的文化缺乏韧性,这是中国以大家不能想象的速度能够在50年期间崛起的根本原因。中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这个都是人本文化发展出来的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以德治国这个观念,这个以德治国的观念,看现在中国的文件里头也有这个意思,就是代表说以德治国的观念是人本文化里头一个基本的一点。比如我刚才所讲的保利的博物馆,有98个字的铭文,那98字的铭文之中,德字就出现了6次,以德治国已经刻在了铭文上了,刻在了当时重要的铭文之中了。我不知道大家看得清楚看不清楚,比如这个字(投影)。

  孟子见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头非常重要的一点。西方没有这点,西方代替这个的是利。这是长期居住在中国和美国的人都体会到的。比如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跟美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对比一下,就发现中国的小孩一般听话、勤奋、能够忍耐,美国的小孩不听话、好动、急于达到满足,我不是说中国的小孩比美国的小孩好,我只是讲,这只是一个很清楚的对比,而这个对比有基本的道理。这个基本的道理与中国是人本文化,美国是从神本文化发展出来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能忍耐才能有韧性,我认为这个是与今天中国能够这么高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认为传统中国文化的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韧性是中国在20世纪能够崛起的根本原因。比如我们看毛泽东在20年代所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文章,他上面很多的话现在在全世界已经变得非常有名了。这对于当时中国的现状有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所描写的那个时候的中国农民的心态跟生活条件,跟后面改革开放的中国的现状以及今天中国政府提出来与时俱进这个口号,你就了解到中国在这许多大、总的、全面的有巨大影响的转变,是中华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韧性的表现。这个是其他别的、大的、发展中的国家所做不到的。因为没有韧性的话,社会不可能有这么的的改变。别的文化,比如印度的文化;别的政治制度,比如巴西的民主,都不会产生中国的韧性,都不能够在一穷二白的时代制造出两弹一星,都不能在20年之内创造今天中国的发展,都不能使城镇居民文盲在几十年之间降到5%以下(我不知道我在北平念中学的时候是什么数字),但一找就找到一个文盲,现在在北京,除非一个年龄非常大的人,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文盲。

  人本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勤俭的民风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我认为是中国在这么短期内崛起的基本原因。刚才我跟大家讲,我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最有长远影响的特点是两点:一个是科技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猛增,第二个是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说21世纪的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在1996年哈佛大学的教授写了一本书,先是一篇文章,后来是一本书《文化的冲突以及世界秩序的重建》,那个时候引起了很多的讨论。里头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大家公认有一个错误,是他没有把经济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很多的人包括我认为21世纪尤其到了后半世纪世界竞争秩序里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因素。21世纪尤其到了后半世纪在国际上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经济竞争的加剧,是争夺能源引起的洲际竞争。能源或者资源的缺少所发生的现象是使得同一个地区的人、同一个地区的国家有了共同的利益,所以非常可能是全世界根据地区分成了不同的地区性的联系。比如说很可能发生这样的变化:美洲是一个集团、欧盟是一个集团、北亚盟是一集团,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说北亚盟,是说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变成了一个联盟,中国在21世纪后半世纪变成一个大国,很多人会同意这个想法。当然有人会问:中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三农问题、贪污问题污染问题、外交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有这么多的问题,你为什么还持这么乐观的态度?

  这个问题并不比100多年前中华民族经历的事情严重。我在北京念书的时候,被日本人欺负、被日本人占领多半的中国的肥沃的土地的时候,到后面的国共战争的时候,加上新中国建立以后所发生的问题,包括文化大革命许多的问题都是认为是没法子解决的问题,中华民族都解决了。那个时候的问题要比我们现在的问题要严重的得多,那个时候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代表中华民族有内在的特别的地方,我相信也可以解决今天的问题。

  我的乐观的态度是根植于过去中华民族100年的历程。中华民族的韧性,事实上我在30多年以前就曾经注意到,我在离开中国26年以后,在1971第一次到新中国来参观、访问、探亲,那四个礼拜在中国的经验里头,最使得我有长远的感想的就是我看到长城的那天。(投影)这是1971年8月在八达岭的长城上,我弟弟给我照的相。

  长城象征着中国的历史,象征着中国历史的优点,象征着中国历史的坚韧,描述着千百年来历史上中国一统的观念,尽管中国历经盛衰兴旺,尽管中国有如此大的地域和多种的方言,尽管中国有过多次内战和朝代的更换,但是贯穿历史的只有一个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只有一个中国,在中国人民心中只有一个中国:合则盛、分则衰。(热烈鼓掌)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王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