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六旬洋博士回家办敬老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10:12 生活报

  近日,在牡丹江边一个叫金济化的老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老人今年63岁,加拿大国籍,原籍牡丹江市兴隆镇江南村,1994年回国,后来办起了牡丹江兴隆镇敬老院。这是一家在国内少见的完全由个人投资的敬老院。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怪人,因为他个人的生活简单朴素,与被救助的老人一起住在敬老院里,但搞起捐助来却慷慨大方。到目前为止,他筹建过学校和幼儿园,资助了五十多名学生,捐过课桌椅,盖过公共厕所,甚至定制公共卫生箱。

  作为一个出生在中国后来加入加拿大国籍的人,他为什么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执著地回到国内?11月1日,记者采访了金济化。

  盘下酒店办起敬老院

  在牡丹江市区与兴隆镇交界不远处的高速公路边上,有一处工字形的平房,几年前这里是生意火暴的风味饭店。2000年,金济化以一万元的租金盘下这趟平房,开起了敬老院。

  走进敬老院,右侧是一间能摆下七八张桌子的食堂,厨房就在食堂的旁边;左侧是老人们的房间,一间住两个老人。屋里收拾得干净,地面铺着地板革,进屋脱鞋。有的房间还有电视。不算金济化夫妇俩,敬老院现有三个工作人员,包括一个厨师、一个服务员和一个翻译。老人们的衣服由服务员负责清洗。

  “院长可是好人哪,院长夫人也好。”接受采访时,老人们这样评价金济化。

  住进这里的老人背后多数都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朴锦玉(化名)的老太太独居了几十年,搬进敬老院之前,她卖掉了老伴留下的住房,在外面租了一间平房勉强度日,几年里已坐吃山空。还有一位老人入院前在砖窑里住过一年多。对这些身世可怜、在社会上阅尽世态炎凉的老人来说,金济化这个受西方文化教育成长起来的洋博士的许多做法,他们也无法准确评价,只能用“好人”两个字来形容。反倒是敬老院里的一对痴呆母子表达得比较直接。金济化办敬老院之初接收了原兴隆镇敬老院遗留下的五六个老人,他们属于农村的五保户。其中有一对痴呆的彩柱母子,彩柱妈见到女的叫姐姐,见到男的叫哥哥;彩柱见到男的叫叔叔,见到女的叫姐姐,但他们却管金济化夫妇叫爸爸妈妈。

  由于平房原用于餐饮经营,保暖设施不好,房间里甚至感觉有点冷。但老人们仍然感到很满足,因为院长金济化夫妇和他们一样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金济化琐事

  金济化汉语不够流利,离不开翻译。他现在的翻译已经在这儿工作了三年,凭着印象向记者讲了许多发生在金济化身上的日常琐事。

  据介绍,金济化为了节省开支,敬老院的事情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做。记者就亲眼看到金济化的爱人晾晒萝卜干儿的情景。在敬老院的管理上,金济化讲平等。他们夫妇与老人们一起常年在食堂用餐,老人们吃什么他们夫妇二人也吃什么。送进敬老院的礼品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一律平分,数量不够,如果是水果就切开,保证人人有份。

  金济化进行捐助的方式就更为特别,他从不相信别人提供的情况,或是通过有关部门向受捐人提供帮助,他要捐款必定亲自到受捐人的家里面去核实。

  更多的时候,他的捐助行为都是在外出时偶然发生,他碰到并感觉有必要帮助的时候进行的。一次,他外出办事,在一所小学校门口突然要求停车,原来他听到了孩子们的歌声。他径直走进一间教室,教室里的孩子们正在上音乐课。他发现室内的脚踏风琴已经坏了,当即决定给学校捐一架电子琴。课桌椅、公共厕所、卫生箱,都是以这种方式捐出,甚至敬老院里的有些老人也是以这种方式被“捡”回来的。

  当然,敬老院办出名后“意外”的事也经常发生。2001年的一个雪夜,四个人用担架给敬老院送来一个老太太。原来这个老太太是附近村子的五保户,无依无靠,大冬天的还住在煤窑里。如果不送到敬老院,老太太有可能被活活冻死。把老太太放到地上,那四个人就走了。老太太在敬老院生活了两年,去年去世。老赵头是被人灌醉后送进来的,送他来的两个人说,过几天就把他接走,但一等就是几年。酒醒后,老赵头说不清自己的身世,至于对方为什么把他灌醉至今是个谜。

  移植的民间福利模式

  “我出生在中国,中国现在还很落后,我来到这里办敬老院,是遵照了内心的召唤。多少年来,我的耳边一直有个声音召唤我回到这里。”通过翻译,记者终于实现了对金济化的采访。

  据介绍,金济化出生在牡丹江市兴隆镇江南村,8岁时随父母移居韩国,后来全家到加拿大定居。在加拿大金济化学习了西方哲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善良的金济化没有进入哲学研究机构,而是投身于社会团体从事民政工作。

  53岁时,金济化正式退休。1994年,金济化回到了中国,他要把加拿大的福利搬到中国。1999年,在卡拉OK歌屋后面的一间破屋子里,他接手了第一批原兴隆镇敬老院遗留的五六个老人。以后,根据经济实力敬老院不断扩大规模,到目前为止,这里住着十五名受助者,每月日常支出至少要两万元。

  金济化的经济实力如何,在国外算不算富翁,这些问题没有人能打听清楚。但是从外表看,以及他回国办敬老院雇不起更多的服务员、照顾老人起居甚至亲自动手的情形看,他不是一个有钱人,至少在国外不能算作有钱人。

  “加拿大有很多我这样的人,”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金济化这样解释,“在加拿大65岁以后没有穷人,即使年轻的时候要饭,老了也会获得政府发放的退休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的丰富会促使人们更多地关心社会事务。在加拿大多数人都做过义工,社会的民政工作也由个人捐助来维持,人们投身社会工作都是发自内心的,为的是求得心灵上的满足。”据他介绍,他办敬老院的钱主要来自个人积蓄和亲戚的资助,他的一个弟弟正在中国威海投资办厂,也邀请他到那里去办敬老院。

  敬老院后面有一个菜园,老人们在这里种菜,还养起了鸡、鸭、兔,所需蔬菜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当天,老人们正在腌制自种的大白菜,望着这些老人的身影,兴隆镇的民政助理曲安崇告诉记者,兴隆镇还有一家敬老院,里面有十多个老人。金济化表示:“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适当的时候把他们也接过来。”(生活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