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方都市报:今天我们是否应该举债购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12:46 南方都市报

  作者:阿诤

  最近,房贷问题在媒体上形成热点,这可能缘于银行加息触动了中国社会最为敏感的神经之一。新奇的是,媒体上又出现了“反向”房贷之说,于是,且将贷款买房的房贷称为“正向”,一并撰文讨论之。

  有报道说:“我国将推出‘老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新险种,老人是‘预支富足生活‘还是‘留下遗产’成争议。上述新险种的名称虽然念起来拗口,但确实是目前世界上正在风行起来的一种老年保障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资本市场的动荡引起了人们对类似中国“个人账户”的“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障的疑虑。于是,便开始用“资产建设(英文叫Asset Building)”的新方式来取代它。也就是说,一个人就业以后,便逐月往自己的个人账户中存钱,积累到一定金额之后,就可以拿出来买房,争取在退休前拥有一笔可观的不动产。退休后,万一以现金支付的退休金和银行储蓄存款不够花,就可以把房子质押给银行取得贷款,聊补安度晚年的生活之用。

  但是,这种养老保障方式是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传统相一致的。我们的媒体常常诟病西方国家子女不赡养父母,但是却忽视了西方国家的另一个传统,即子女成人以后,父母也不再对他们负有赡养义务。正因为不强调两代人之间的“反哺”关系,所以老年人也不用考虑一定要为子女留下遗产,国外的高额遗产税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传统习惯之上的。于是,老年人将自己居住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来作为有生之年的消费之用便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子女根本就无权干涉。所以,在西方社会里,老年人常常是高消费一族。

  反观中国之国情,由于强调两代人之间“互哺”的权利义务,反倒使两代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缠夹不清了,遗产税的立法也只好束之高阁。于是,子女只要对老人尽了赡养的义务,就同时对老人的财产实际上拥有潜在的支配权。但是,子女的“尽”义务和老人对自己生活的自主安排无疑会产生矛盾。所以,以中国国情来看,不但这种“反向”房贷会受到障碍,凡是与“遗产”相关的问题,譬如老年人再婚的问题都不好解决。而且,有调查发现,现在已经出现了年轻人“啃老”的社会现象。

  再来讨论已经为大众熟悉的“正向”房贷,最近有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负债率超过了美国,其中原因主要是房贷。但这个研究结论在媒体上引起一片质疑。然而,无论如何,中国的城市中,尤其是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房价之高是令人咋舌的。如果超高的房价中又包含着“热炒”的泡沫成分时,其后果是值得警惕的。

  香港的中产阶级每每为住房成为“负资产”而烦恼,其缘由是在香港回归前港英政府大力推行“居者有其屋”,加上当时的香港居民收入比较高,还年年上调几个百分点,一片乐观的情绪令中年轻人都举债购房。但是,亚洲金融风暴一来,首先使房地产泡沫破碎,房价在几年间下跌四五成。因为当年借的房贷必须还,而手中房子的价值却大大缩水,所以,就成了笼罩香港社会的“负资产”阴霾。

  内地有没有可能重蹈香港之覆辙呢?虽然现在此类“杞人”的梦魇都上不了台面,但是预作绸缪可能是必要的。譬如,购房要以实惠为本,绝不要去图虚名、凑热闹。对于“漂泊一族”而言,租房不见得不好。而政府的住房政策,也不要将买房当作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唯一抉择。即使在香港,也还有五成的居民是租房住的,他们现在倒是“无忧无虑”的一族,可以调侃背有“负资产”的朋友了。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