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时评:虚情十足的“农民工休假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14: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曹林

  据说“休假权”是丰裕社会才能普及的东东,看来吾国吾民已然大踏步地进入丰裕社会了:在阔佬们休假休得厌倦,小资们乐此不疲,公务员们需要“强制休假”的时候,农民工也有了休假权。

  据《齐鲁晚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近日组织编写的《农民工维权手册》指出,农民工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等休假权利。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如超时加班加点、强迫加班加点、不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等,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不知道农民工兄弟看到这个近在眼前的“休假权”时,会不会感动得泪流满面,会不会感受到人性光辉的爱抚?反正笔者透过“农民工休假权”这个概念时只看到一堆泡沫,和这堆泡沫背后十足的虚情。我就弄不懂了,在农民工比“休假权”更急需的许多权利尚得不到有力保障的境况下,明明知道农民工缺少和单位博弈休假权的资本,缺少主动追求休假权的心理驱动,缺少为这个并非必需的“休假权”而得罪包工头的投诉勇气,更缺少权利受到侵犯时向法律投诉的习惯———如果有关部门真心实意地想赋予农民工“人性化”的休假权的话,为什么不主动地把“休假权”送到农民工手上,而是让农民工自己通过投诉去争取。

  如何“送”呢?就是公权部门主动、积极地通过制度约束和监察的方式直接和用工单位打交道:一定要依法赋予农民工休假权,否则就会上黑名单、罚款、被逐出城市等,而不是坐在衙门里消极地等着农民工的投诉———“送”意味着并不麻烦作为受益者的农民工去“讨”,农民工只需安享“送”来的权利就行了。“送”和“讨”的区别是非常大的,“送”的压力和风险在公共部门和用人单位那里,而“讨”的压力和风险在农民工那里。

  显然,那个《农民工维权手册》中散发着人性光辉的休假权对于农民工来讲并非近在眼前,而是远在天边,在九霄云外,是需要去“讨”的。而从当下农民工的生存境况来看,对于尚属奢侈品的休假权,想不想去讨,愿不愿讨,能不能讨,讨不讨得到,从“讨薪”、“讨降温权”等艰难实践来看,都是大难题———有关部门的虚情假意正在于此。

  还有一个问题,即使农民工经过千辛万苦讨来休假权后,又能如何呢?休假休得有什么意义呢?能回家休假吗?囊中羞涩买不起火车票,一年回一次家就算不错了;休闲消费去?可社会尚没有为他们准备什么适合的休闲去处和消费市场,看脱衣舞又会被文明人所不齿;要不逛逛街?可他们像城市里的一只青蛙,繁华的都市只是他们的栖息地,一切繁华与他们无关。看来只能躺在脏乱的大通铺上睡觉了,如此休假还不如去干活呢!

  为农民工准备的休假权是如此的空洞,这是虚情的另一个方面。

  其实,宣称某个群体有什么权利是阿猫阿狗都能干的事。根据法律规定,休假权是每个劳动者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农民工当然不能例外,说“农民工有休假权”其实是句废话。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说谁谁谁有什么权利,而在于有关部门要能为这种权利的实现创造什么条件:比如说感受到农民工的维权苦衷,积极主动地“送”权上门;比如提高农民的工资水平,丰富农民工的休闲福利,让权利有内涵,实现得有价值等等———这才是真情实意的实事。(晓航/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