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西北水权转让:西北省区破解水荒难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15:25 新华网 | ||||||||
新华网银川11月13日电 (记者肖敏、马维坤、侯德强)企业通过投资农业节水设施,换取农业节约下来的水扩大企业生产,正在宁夏-内蒙古实施的跨行业间的水权有偿转让试点,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两自治区的农业用水浪费多却无力改造和工业发展已无水可“挤”的两大难题,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 长期以来,在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一方面是工业用水十分紧缺,而另一方面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研究员张怀刚认为,渠道渗漏损失大是导致我国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不高的三大因素之一。实践证明,衬砌渠道是控制渗漏损失的最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已衬砌的渠道约55万公里,仅占渠道总长的18%,在输、配水过程中渗漏损失量很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匮乏。 由于投入少,宁夏引黄灌区灌排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有60%的工程和建筑物损坏。渠道砌护率低,渗漏严重,水利用系数只有0.42,田间灌溉定额偏大,青铜峡灌区亩均净用水672立方米,节水潜力巨大。 现在,水权转让拓宽了渠道改造维护的融资渠道。宁夏灌溉管理局副局长徐光儒说,有了资金保障,实施节水农业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供水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田间节水措施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田间水利用率,从而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宁夏编制的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到2010年,通过以工程节水措施为主的多种节水措施,可节约农业耗水量7亿立方米。初步预测拿出2亿立方米水用于开展水权转让,就可以保证2010年前的工业发展用水。 宁夏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处长张林海说,通过水权转让实施节水农业,可以满足农民的合理灌溉用水量以及粮食产量和收入不受影响,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实行有偿转让为节水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有关专家认为,采取工程和非工程节水措施,把灌溉过程中渗漏蒸发的无效水量节约下来,转移到工业用水上,实施水权有偿转让,是调整产业用水结构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水荒”逼出水权转让 近几年,宁夏和内蒙古两个自治区都把建设能源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途径,但能源项目大部分都是高耗水的项目,面对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水从何处来? 在黄河河套宁蒙灌区,一方面是工业用水十分紧缺,而另一方面是农业用水的极不合理。据宁蒙两区水利部门介绍,目前这两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高达90%~96%。而在使用中灌溉浪费严重,有一半多的水在输水过程中被浪费掉,宁夏引黄灌区和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亩均毛用水量高达1000多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 长期以来,宁蒙灌区一直超量引用黄河水。宁夏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处长张林海说,未来发展已不可能再把增加用水的希望寄托于增加黄河水的配置,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去从农业中节约用水来转让用于工业,实现水权转让的前提是具备明晰的水权。 不仅在宁夏,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频频传出缺水的消息。有关专家指出,水荒的困扰缘于目前我国的水权虚位,必须尽快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明晰水权,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才能真正建立节水型社会,解决当前水资源日益短缺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突出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争水问题、工业用水无偿挤占农业用水、生产用水大量挤占环境和生态用水等现象将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据预计,我国将在2030年出现用水高峰。在切实执行现行节水措施的情况下,2030年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达到全国每年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目前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必须制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明晰初始用水权。要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