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民间办学走进市场与需求迷局 遭遇资金断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02:08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11月初,原郑州华士达学校的校园里,已经很难寻觅到校长李秉政的踪影。这位从机关下海转而投身基础民办教育的转业军人,随着学校倒闭,业已黯然离开。

  儿童滑梯和蹦椅落寞地立在校园一角,餐厅的墙壁上依然张贴着李秉政亲自起草的就餐须知,但一切物是人非。

  就在两个月前,华士达的200多名学生家长跑到郑州市教育局门口静坐,要求解决华士达倒闭后的遗留问题。

  “华士达的死亡并非个案,目前郑州市区内的基础民办学校,除了建业、华夏和先锋等极少数学校外,其他的已经先后倒闭了。”一位长期关注民办教育发展的学者痛惜地说。

  市场与需求迷局

  事实上,早在华士达之前,河南省内不少基础民办学校的崩溃迹象已隐隐约约。

  1996年9月,在民办学校成长最快的时期,郑州绿荫学校挂牌成立。成立之初,这所“郑州外国语学校分校”以双语教学吸引了不少学生。然而,在历经红火后的现在,这座位于黄金地段的教学楼前堆满了建筑垃圾。

  今年7月,有投资方准备把学校所在地改建为医院,但是遇到不少学生家长的强大阻力,工程进行了一半便被迫停止,留下了一个半截子工程。

  作为郑州民办学校航母的郑州亿龙学校,在1998年创办时,曾雄心勃勃地宣布要5年创名牌。然而5年过去了,却不见了亿龙的踪影。亿龙学校校长马自立据说到一家民办教育机构挂职,很少露面,其投资方更是东躲西藏。

  民办学校的尴尬处境,到今年7月份更暴露到极致。由江苏金山教育集团投资的商丘金山桥学校被房管局插手干涉,濒临倒闭,受到国内外数十家知名媒体强烈关注。

  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民办学校先后死亡的同时,郑州市基础教育资源却日益紧张。今年9月,郑州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入学难问题。而且今年入学难范围突破中学,开始在小学大面积蔓延。郑州市城区多数小学一年级的班额都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每班45人的标准,去年郑州市小学平均班额为57人,今年部分地段的小学班额甚至80多人。

  “郑州市建成区共有93所小学、56所初中和56所高中,都是大班额、超负荷运转。按目前的人口状况,郑州市缺少30个标准班规模的小学21所、初中14所、高中9所。”郑州市教育局一位人士透露。

  与此相关的一个消息是,近6年来,郑州市人口增长了近百万,而郑州市财政投资新建初中5所、高中4所,小学未新建一所。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郑州市教育局所属学校的基本建设外欠账已超过7亿元,而且“寅吃卯粮”。目前,郑州市教育附加费已“透支”到2008年。

  一方是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巨大市场需求,一方却是大批民办学校“集体死亡”。中间究竟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资金链断裂之痛

  上世纪90年代初的郑州,公办学校容量有限,而郑州市新入学人数逐年增长。同时,落后的公办学校硬件设施难以满足部分消费层次较高人群的需要。

  1994年,后来成为郑州天地人学校校长的冯笑冬,眼球注意到了潜在的市场,筹资40万元开始介入教育行业。在天地人学校成立的同时,由民间资本创办的郑州科丰学校、华夏中学、郑州华士达学校也冒了出来,而且各个学校招生相当火爆。

  招生的顺利,让投资者对民办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吸引了更多的后来者加入,郑州绿荫学校、亿龙学校、国栋、建业、黄科大附中等一批民办学校相继成立。最多的时候,郑州的民办学校有22所,接纳了3万多名学龄人口。

  民办学校要取得和公办学校竞争的优势,硬件设施是关键的突破口,而硬件必然涉及资金来源。

  完全市场化下的民办学校资金问题如何解决?

  与公办学校相比的一个资金软肋是,民办学校不可能从财政上获得资金支持,即使在以后《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后,也是在第二条对民办学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促进法颁布之前更无此可能。

  而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郑州市的民办学校没有一家从银行贷到款的。

  民办教育的办学机制决定了它的资金靠社会筹措而来,一度流行的“教育储备金”就是一条主要的筹措渠道。教育储备金的收取是上世纪90年代初民办教育兴起时的一条主要融资渠道,储备金在学生入学时存入学校,学生毕业或退学时全额退还,此外不用交学费和生活费。

  然而,近年来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账外经营、高息揽储一律被禁止,教育储备金的支付危机开始悄然显现。到2003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不足2%,20万元储备金的年利息不过4000元,学校不但没有利润可言,每年还要为学生倒贴11000元学习生活费。

  一张多米诺骨牌被推倒,郑州市出现了不少储备金利息不能满足学生教育成本,民办学校随之陷入窘境的事件。

  郑州绿荫学校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1996年学校成立时,打着“郑州外国语学校分校”的牌子,双语教学。1998年外国语学校调走了在该校任教的老师,家长认为是学校招生时故意欺骗,开始陆续为孩子办理退学和转学手续,并要求退还教育储备金,但学校却推而不退。

  2001年,百余名家长联名将绿荫学校起诉到中原区法院,金额高达700万元(未起诉的金额约300万元),同年法院判决家长胜诉,绿荫学校须支付家长700多万元的欠款。但直到2002年6月,绿荫学校撑不下去宣布停办,家长们的钱也没有退还。直到今年市中院集中执行时,才追回400多万元。

  当时在学校任职的一名中层透露,绿荫的教育储备金投入了基建和教学运作,同时银行利息难以满足学生在学校的教学费用,从而导致危机重重。更无力支付中途退学学生的储备金。

  “全国不少地方尤其是沿海地区,民办基础教育发展较早,大部分都依靠教育储备金完成了原始积累,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但是河南省等不少内陆地区,不少民办学校在教育储备金刚刚发挥效用的时候,便遭遇了种种问题和叫停风波,从而造成资金链断裂。”郑州先锋学校校长任晓琳不无遗憾。

  外部环境之困

  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外部的政策环境,使其与公办学校在竞争上处于不平等地位。

  “由于教育资源的紧缺,政府部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经费透支到2008年无可厚非。在政策上给民办学校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民办学校来承担整合这部分紧缺的教育资源,岂非两全其美?”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民办学校校长对记者说。

  据这位校长称,在发达国家,国家基础教育经费投入都在逐年下降,民办基础教育能够占据相当的比重。

  社会对民办学校的偏见也造成了很大的被动。任晓琳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同样一件负面事件,若同时发生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外界和媒体炒作更多的是民办学校。

  尽管《民办教育促进法》已经开始实施,但据了解,不少民办学校似乎并未从中享受到多大好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在一定情形下免费为民办学校提供土地的条款,但是实际中,郑州市没有一家民办学校得到这个优惠政策。”一个民办学校校长表示。

  “最重要的是没有统筹规划,民办学校办得很乱。”民办学校的一个负责人抱怨说,不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就是其他部门对民办学校也是消极管理。

  据了解,郑州的某所民办学校曾因土地问题和当地村民发生纠纷,近百名村民进入学校,强行赶走了所有的师生,扣了学校的汽车,停水停电,强锁校门,限制师生进出,学校里一片混乱。而当地派出所则消极应对,在闹事期间,要么不出警,要么去了也敷衍了事。而同一时期郑州某公办中学遭遇如此问题的时候,仅一天时间就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以恢复。

  同时,一些部门还会借机为难民办学校。冯笑冬透露,当时建学校时要征地。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纳入规划,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当时征地的所有手续都已经办齐,连当时的主管副市长都已经审批同意。而到了学校所在地的土地所却要30万元才肯盖最后一个公章。

  “作为公办学校,土地,房子,职工工资,大部分由财政拨款,而民办学校却需要自己承担,在这种情形下,再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民办学校发展缓慢甚至倒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位民办学校负责人倒了一肚子苦水。本报记者 万军伟 谭野\文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