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都市了解都市要靠报纸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16:01 深圳晚报

  国际知名文化评论家、香港大学教授李欧梵精彩演讲引起听众强烈共鸣

  阅读都市了解都市要靠报纸

  本报记者方勤

  作者简介

  李欧梵:

  国际知名的文化评论家。1939年生于河南,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专攻中国近代文学及思想史。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为香港大学杰出访问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著有《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铁屋中的呐喊》、《狐狸洞呓语》、《寻回香港文化》、《上海摩登》等。

  “听您的演讲,我的思绪在时间和空间里飞梭着,就像看蒙太奇电影一样过瘾。”一位市民观众手持话筒,向李欧梵教授兴奋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昨日下午,读书月论坛迎来了国际知名的文化评论家、香港大学教授李欧梵,就“阅读城市与城市阅读”作了一番精彩的演讲。“一个没有集体记忆的城市能称之为现代都市吗”、“一个城市越新,就越要寻找她的‘鬼魂’”。李欧梵语惊四座,他的思考引起了在场许多听众的共鸣,现场交流的气氛非常热烈。

  寻找都市文明背后的“鬼魂”

  “他不是在研究一个都市文化的现代化,而是在研究一个都市文化现代性背后的历史记忆,或者说文化记忆。这是一个都市的集体记忆,是从旧的广告、旧的衣服、旧的街道,旧的地铁等废铜烂铁里面挖掘出来的。”

  李欧梵把阅读都市当作一门学问来看待,一开始就提到了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位学者:20世纪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本雅明及对于巴黎文化的研究。本雅明研究的是19世纪巴黎兴起的商场,当时叫“公廊”。当时的巴黎人总是爱逛“公廊”里各式各样的商店,这就是“都市漫游者”的形象。本雅明认为“公廊”是19世纪巴黎新兴资本主义的表征。都市漫游者可以说是欧洲第一个阅读都市的人。

  为什么本雅明用这种办法来看19世纪的巴黎?因为他觉得在19世纪欧洲,物质文明整个改变了欧洲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中产阶级兴起以后,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购物,怎么引起购物者的愿望,催生了广告,商品经济开始形成。“这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19世纪法国巴黎兴起的物质文化和资本主义,这个都市文化的背后就是所谓现代性的问题。”为此本雅明搜集了大量“公廊”的照片,希望能从中找寻一个现代都市文化的面目,但他越研究越复杂,书越写不出来。

  “我在想为什么他写不出来?我认为其实他所要解答的问题,不是一个都市如何现代化,不是一个都市盖的房子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发达,人越来越有钱的问题,他所研究的目的正相反,他希望在大量的资料里面,能够找到一个都市文明背后的‘鬼魂’,所以他要从废墟里研究,从已经不复存在的‘公廊’里研究,他想要找寻一个都市所失去的记忆,他想把这些记忆的片断一点一点连起来,换言之,他不是在研究一个都市文化的现代化,而是在研究一个都市文化现代性背后的历史记忆,或者说文化记忆。这是一个都市的集体记忆,是从旧的广告、旧的衣服、旧的街道,旧的地铁等废铜烂铁里面挖掘出来的。”

  移民城市要重新建构文化

  “对于深圳来讲,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悖论,就是新房子盖得越多,历史记忆就越困难,而一个没有历史记忆,没有集体记忆的城市,是不是可以叫做一个现代的都市?

  李欧梵提到了本雅明的研究里一个论点,“他说19世纪的巴黎人在做一个梦,物质文明的发达对于他们就是一个梦,可是巴黎人迟早是要梦醒的。”“如果把他的理论搬到现在的中国,特别是上海的话,我感觉到研究都市文化,不应该只看上海现代化的那一面,高楼越是建得高,浦东越是发展得快,我越要找寻上海的‘鬼魂’。”深圳也面临着这样的处境。“对于深圳来讲,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悖论,就是新房子盖得越多,历史记忆就越困难,而一个没有历史记忆,没有集体记忆的城市,是不是可以叫做一个现代的都市?本雅明的回答是绝对不可以。”

  “深圳到处是高楼大厦,那么深圳的集体记忆是什么?大家会说这是一个新的都市,哪里会有历史记忆,老上海有老上海,深圳就是新的嘛。但我们要学着从一个新的城市建构里寻找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李欧梵认为,当一个人在一个新都市里闯天下的时候,他会把自己原来记忆的东西带进来,然后跟新的东西碰撞,在碰撞中产生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像深圳、香港、里约热内卢,都是移民城市,城市背后的多元性很强。在移民城市里,如何来重构文化的层面?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他坦言,来到深圳这个都市,就觉得很舒服。原因之一是这里的每个人都把他原来的回忆带进来,有意或无意地,每个人都在参加重新构建深圳文化的过程。“新的东西都存在一个悖论:越新就越要寻找它的‘鬼魂’。”

  在现代社会里捕捉永恒观念

  “自从五四以来,许多中国人都觉得,越要做现代化的人就越要看西方的东西,古典的可以不看。可是我的悖论是正相反,越是西化就越要看中国古典的东西。”

  李欧梵还谈到了现代都市与经典阅读的关系。“自从五四以来,许多中国人都觉得,越要做现代化的人就越要看西方的东西,古典的可以不看。可是我的悖论是正相反,越是西化就越要看中国古典的东西。”李欧梵拿自己作比,他在美国住那么多年后,他最希望看到是中国的古文,但非常懊悔的是,他不会背唐诗。“生活在全球化的现代都市里,当我们阅读的范围越广,旅行的地域越广,时间的观念越强时,对于古典回忆的捕捉就越困难,因为困难所以显得越发珍贵。我们永远生活在一个容易又困难的时代里面。”“本雅明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什么是现代性?现代性是暂时的、游离不定的、瞬间即逝的。’因此我们应该捕捉一种有价值的永恒观念。”

  都市阅读共同行为:读报

  “怎么叫用报纸来阅读都市呢?都市越来越大以后,都市人不可能把都市的每个角落都跑遍,他对于都市的了解要靠报纸,报纸变成了一个都市指南,特别是报纸上的社会新闻。”

  “阅读与印刷术的普及有关,那么印刷跟都市阅读最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就是报纸。”李欧梵认为,阅读都市和都市阅读是从报纸开始的。“怎么叫用报纸来阅读都市呢?都市越来越大以后,都市人不可能把都市的每个角落都跑遍,他对于都市的了解要靠报纸,报纸变成了一个都市指南,特别是报纸上的社会新闻。”

  李欧梵指出,一个都市文化的阅读行为,就是坐在电车上面看报纸,如在香港,许多人利用搭巴士的20分钟看两、三份报纸。阅报因而变成都市文明的一个共同行为,记者、编辑因而变成了记录都市文化的英雄。“我认为报纸所代表的都市文化,是一种广义的启蒙,是报纸让都市人知道全世界发生什么大事,怎样去了解这个现代的世界,怎样了解你生活的这个城市。我认为报纸的这个功能在中国,还没有被电视或者是被网络所取代。报纸的功能为什么这么重要?就是因为它和都市的文化有关系,一方面是都市阅读,一方面是阅读都市。”

  作者:本报记者方勤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