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典中国)甘肃会宁成教育“胜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09:4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共和国的国土上,有这么一块神奇的地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贺龙等9位元帅,徐海东、陈赓等8位大将,1955年授衔的宋任穷、杨成武、洪学智、张爱萍等45位上将和136位中将、千余名少将,这些中国革命史上功勋卓著的赫赫人物,都曾会聚在这里,并且在这里书写下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

  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革命圣地———会宁。

  今天的会宁,依旧神奇:有近200名博士、有1000多名硕士、有1万多名学士从这里走向全国,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区就有240余名会宁学子;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业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3.6万名。算下来,辖有33个乡镇的会宁,平均每个乡镇培养出6名博士、30名硕士、300名大学本科生。也正是因此,会宁赢得了“西北高考状元县”的美誉。

  然而,神奇的会宁所处的自然条件却让人感到另一种震惊: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并且十年九旱,水资源极为短缺,地表水、地下水大都苦咸,难以利用,资源匮乏。会宁至今还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拥有58万人口的会宁县,全年财政收入只有2163万元。

  面对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劣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团结胜利的红军长征精神,支撑着会宁人。

  会宁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始终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投身、支持教育事业,在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教、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在会宁县城乡,总会有人自豪地讲起他们的“攀比风”:学生们谈论最多的,不是谁的父母官大钱多,而是哪个学校教风好、学风好、校风好,哪个同学学习好;教师们谈论最多的,不是哪个学校创收多少,而是哪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哪个教师的工作状态好;社会上人们谈论的话题,不是谁家的物质条件如何,而是羡慕谁家的孩子品学兼优,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

  会宁县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首先保证教师工资,全额兑现教师各种津贴、补贴,优先解决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在全县逐步形成一支合理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目前,会宁县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开支,占全县财政支出的58%。

  针对方兴未艾的信息化浪潮,会宁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建设步伐,全县17所中小学装备了计算机教室,34所初级中学各配备了一套远程教育“校校通”设备。

  过去,会宁县发展教育一直有“五苦”,即领导苦抓、社会苦帮、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读。现在“五苦”则变成了“三苦两乐”,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就是这么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现在全县在校学生达到近17万人,而且通过这些年常抓不懈,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17万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为会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所形成的良好环境和基础,让会宁人相信:未来,这里还会创造神奇。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