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湾古迹:文天祥“伶仃洋里叹伶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0:01 南方日报 | ||||||||
赤湾古迹:文天祥“伶仃洋里叹伶仃” 从南山山顶俯瞰下去,在南头半岛的南端是赤湾,三面环山,正面向海,与内伶仃岛相望。文天祥就曾经路过这片海域,留下了世代传诵的《过伶仃洋》。而天后宫、帝陵古刹和赤湾炮台等文物古迹则构成了赤湾美丽的人文景观。 赤湾天后宫创建于宋代,气势宏伟,当时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拥有99个门的天后宫庙,原址占地达900余亩。当年郑和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留下“郑和下西洋,天后显灵”的传说。 入赤湾天后宫的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40余块历代名人与天后有关的墨宝,记录着这位中国圣母的传奇故事。天后原名林默,宋元年人,又称天妃、天上圣母,历朝历代对她有过27次加封。千年间天后的香火经久不衰,从早期的祈求救难扶危、保佑海上平安到后期的藉以倡导同舟共济、见义勇为、忘我无私的精神,均代表了民众对善力的崇敬,也可见天后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离开天后宫,我们沿山路到达赤湾左炮台。赤湾半岛历来是中国海防重地,又称“粤省前哨”,明王朝在该处设墩台。清康熙年间杨琳任广东巡抚,主持修建沿海炮台、城垣、防地等军事设施126处。26处炮台中,就有赤湾左、右炮台。 随后,记者一行驱车在赤湾村中一处绿荫下找到了安睡着南宋最后一个皇帝的宋少帝陵。宋少帝陵始建年代已无可考,只是康熙年间的《新安县志》记载,明代在南山建墓立碑以纪念。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现在的宋少帝陵是明代修筑的衣冠冢。 大鹏所城:“鹏城”的叫法就源于此 大鹏所城位于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雄踞于大鹏湾北岸。当记者一行走进大鹏所城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充满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深圳又名“鹏城”,就是源于这座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所城。 “所城”是明代最基层的军事单位。当时在深圳建有两个所城,一个是南头的“东莞守御千户所”,一个就是现在的大鹏所城,叫“大鹏守御千户所”。 大鹏所城是深圳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城,占地11万平方米,东、西、南3个城门保存较好。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门街、东门街、正街等,还保存有参将府、守备署、火药局、左堂署、城隍庙等遗址和将军第、司马第、赵公祠、侯王庙、天后宫等古建筑。记者沿着青石板路穿行于古街窄巷之中,两旁明清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或小门小窗小院,青瓦盖顶,或大门大厅大堂,雕梁画栋,向世人展示着当日这座军事要塞的繁荣。 在明清两代,这里是岭南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之一,在抗击倭寇和英葡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中起过重要作用。这里也是将军辈出的地方。清代著名的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和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就曾经生活在这里。他们的“将军第”依然完好地保留在古城之内。 在导游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始建于道光二年的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家——“振威将军第”。道光十九年,赖将军率领中国水师官兵在香港九龙附近海面击退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取得了鸦片战争的首场胜利,这就是著名的“九龙海战”。赖将军的这座清代府第式建筑群坐北朝南,三座三进三间结构,以恢弘的气势见证了赖家三代五将显赫的战功与声名。 虽然大鹏所城对深圳的特殊意义不言而喻,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屈指可数的几个游人显出古城目前的尴尬境遇。站在南门之上,原本守海镇边的军事要塞却连一丝海的影子也望不见,满眼只是城门外不足几米的地方建起的一栋栋民居。城内还住有数千外来居民,随处可见的杂物、晾晒的衣裤让古香古色之中多了种种不和谐。这不能不让人为这座古城的现状和将来担忧。 据工作人员介绍,大鹏所城已经列入深圳市城市建设规划,整体规划是以古城城址为中心,南到大鹏湾海岸线的103.7公顷的范围,包括城址以南的滨海区、以东的山体自然景观协调区、以西的居住建筑控制区和旅游服务区。目前大鹏所城正向世界银行申请2000万元贷款进行保护开发,现在已经进入了专家评审阶段。整套规划方案大约需要投资3亿左右,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