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普及性安全教育需要更多理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1:18 北京青年报 | ||||||||
作者:潘洪其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浙江省采访时了解到,浙江省各地广泛采取同伴教育方式,通过形象有趣的互动式游戏,使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在该省现有的多个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确立的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宣传项目中,许多青少年通过这种互动式游戏,轻松地接受了相关知识,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是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先对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有目的的培训,通过他们与自己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人分享信息、观念或者行为技能,以实现某种教育目标。给大学生一个安全套,比一比谁能把它吹得更大;用香蕉做道具,形象地展示安全套的使用方法;用握手代表无保护的性行为,让中学生和大学生们通过相互握手,了解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模式……类似这些在同伴教育项目中常见的情景,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建立起对于性行为、性病和艾滋病的科学认识。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划分,中国的性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大致经历了禁忌、恐慌和理性三个阶段。在禁忌阶段,性教育和防艾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有那么可怜的一星半点的知识,人们也都心照不宣地讳莫如深,中学的生理卫生课讲到生殖和性行为的章节,老师一般都让学生自己看书,或者干脆跳过去不讲,惟恐避之不及。在恐慌阶段,鉴于性病、艾滋病在局部地区和高危人群中持续高发,有人内心充满了极度的惊惧,有人对患者投以鄙薄、歧视和敌意的目光。事实证明,禁忌和恐慌都不利于人们获得全面的信息和科学的知识,也不利于社会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从前几年开始,一些地方在公共场所公开发放安全套,有的专门给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体检,并推广使用安全套,以及现在在北京、上海、浙江、山东、云南等地开展的同伴教育活动,标志着中国的性教育和防艾教育进入了理性阶段。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面临的严峻形势,艾滋病一旦泛滥,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造成的巨大危害,可以说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但形势越严峻,越需要我们的理性与智慧。防艾教育事关社会公共安全,更与每个公民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防艾教育既要提升到社会发展和文明延续的高度,也要具体落实到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之中。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预防艾滋病首先是社会成员自己的事,防艾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公民的自我教育;要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认识到,艾滋病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防艾教育不是成年人要单方面“灌输”给未成年人什么东西,而是要通过交流、讨论、游戏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受到教育,并在彼此尊重、平等参与的过程中交换信息,唤起共鸣,学习技能,改变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