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银行加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5:20 观察与思考

  -钱水土 俞建荣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同时,
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以调整后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58%)为例,城乡信用社可以在5.02-12.83%的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存款利率不能上浮。利率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因而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央行九年来的首次加息会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各微观经济的主体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宏观经济:抑制经济过热,稳定物价

  从宏观上来讲,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快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增长9.8%,第二季度增长9.6%,第三季度增长9.1%。虽然增速一直在小幅下降,但增长率依然很高,这主要是由前阶段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发展拉动的,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过热;同时本轮宏观调控也有可能造成经济的“硬着陆”,因而加息更多地体现了政府旨在制约部分经济过热因素,并将借助经济金融手段让中国经济“软着陆”,避免造成硬伤。

  同时,目前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价格强烈反弹,国际石油价格短期内也迅速上涨,这些都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行,我国的CPI(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四个月越过5%的通货膨胀“警戒线”。从经济学上看,物价的上涨与经济过热有关。通货膨胀的威胁明显存在,现行利率实际已成“负利率”,这对经济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居民储蓄下降,所以急需通过利率政策加以调整。因而加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按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说法是:本轮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继续向预期的调控方向发展。针对近期经济金融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为了巩固前一阶段调控成果,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有利于防止企业过多占压资金,缓解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减少资金体外循环;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股票:影响有限

  加息历来是股市走牛的克星,让人担心股市就此会继续下跌。此次加息对近期萎靡不振的股市的影响,相信短期内会有一定的冲击,但反应不会太过度,更不可能对股市运行规律进行根本性冲击。从短期来看,在我国证券市场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存贷款利率并未实现市场化,其变化不连续和传导机制效率不高,因此,利率调整与股指表现的关联度不十分明显。而且在此次加息之前,股票市场已提前进入“加息预期”的消化期。由于自2003年8月份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抑制经济过热的势头,今年4月份以来,央行一再强调经济过热需要抑制,加息这根弦就一直紧绷着,在这种心理预期下,股指一度低迷整理,试图通过这种低姿态的表现来消化加息对股市的短期冲击;而且管理层也是在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消息配套之后,才出台此次幅度相对温和的加息,使得冲击力度更进一步减弱,所以此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是有限的。当然,从行业来看,不同的行业受加息的影响并不一样。高负债行业如房地产、交通运输、钢铁、汽车、航空板块等将会受到负面影响;机场、港口、食品、饮料、医药行业等受到的影响不大;而银行类股票则可能成为加息的最大赢家。

  保险业:喜忧参半

  保险产品回报率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的,利率的高低对保险费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加息对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我国对保险产品仍实行价格管制,规定寿险保单(包括含预定利率因素的长期健康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不超过年复利的2.5%,目前各家寿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大多接近这个水平。现在加息,意味着寿险产品收益率相对减少,吸引力也相对降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客户需要寿险公司提供更高回报的产品,使得寿险产品可能面临滞销甚至诱发投保人退保的尴尬境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寿险产品可能降价。而另一方面,加息尽管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但它对公司的投资水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政策绿灯已经亮起,可是此前保险公司投资的主要渠道仍然是银行协议存款、债券、基金等。加息之后,银行存款的投资收益有望提高,相应每年的分红也会增多。可是,利率的升高可能使债市步入熊市,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投资收益就会缩水。因此,公司资产对加息的反应不够及时,短时期内就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压力。

  银行:中性偏好

  如果说加息对所有行业的影响都是间接的,那么,加息对银行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本次加息对银行的影响属于中性偏好。

  1.缓解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在加息之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98%,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为5.3%,实际利率-3.32%。根据中国人民银行9月的货币政策报告,今年1-9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2.7万亿元,同比少增加499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增加7523亿元,同比少增加2624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增加1.2万亿元,同比少增加2070亿元。由于民间金融活跃的个别地区出现储蓄净流出(流出大于流入)的情况,导致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特别是中小银行。因为中小银行的头寸调剂依赖大银行的资金融出,但在加息预期下,大银行不愿放出资金,中小银行只能融入短期资金来用于长期贷款,必然会造成流动性不足的风险。此次加息,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吸收更多的存款,促使储蓄存款增量回升来缓解流动性风险。

  2.有助中国银行业改革上市。央行进一步放宽了严格管制的利率制度,取消了银行(不含城乡信用社)基准贷款利率上浮70%的上限,并允许存款利率下浮,给银行在确定贷款利率和恰当的确定贷款风险上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意味着中资银行将会在本次加息中获得相当多的利益,有助于银行变革和上市。同时此举意味着除了城乡信用社还受到一些限制之外,商业银行的利率决定基本进入市场化阶段。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水平基础上,可以根据资本金的约束,根据经营管理的目标选择客户,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情况和风险水平来制定风险溢价,合理制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进步。而对城乡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的限制,则显示出央行在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也对金融风险的控制持谨慎态度。

  由于民间借贷的利率比较高,银行资金为此分流了不少。此次加息,将增加民间借贷者筹资的成本。因此,将有利于部分民间资本回流到银行。

  房地产:关注是否持续加息

  从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看,不可否认,加息在短期内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相对负面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断言加息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重大打击,毕竟,利率只是房地产市场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而且利率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所带来的开发成本和消费者负担的提高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惊人。

  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上的确存在一些过度投机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理性企业的发展。加息将提高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消费两方面的成本,一方面提高房地产开发的进入门槛和经营成本,经营不善的房地产企业将受到更大的经营压力,最终迫使低效益的房地产企业退出竞争,促成行业新一轮的结构优化和调整,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提高消费者进行房地产投资的成本,减少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甚至投机行为。因此从长远看,这两方面的结果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是有利的。

  同时,加息对市场需求会有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会有多强却值得商榷。我们认为这次加息对市场需求的抑制作用不至于过大,它的作用可能是使需求回归到一个更加真实和理性的水平上来。由于消费者对此次加息是有心理准备的,因此市场需求并不会因为央行此次的加息而出现大的下滑。但是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央行持续加息,就会使得某些购房者面临生活捉襟见肘的窘境。在房价存在泡沫的城市,升息后,在房价泡沫被挤出的同时,资产可能缩水。持续加息会使持币待购者对房价下降的心理预期加大,持币观望的人增加。因此,尽管此次小幅度加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由于本次加息基本属于试探性加息,如果加息后不能使经济过热有预定程度的降温,央行的二次加息将很快来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未来央行持续加息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致命打击。

  宏观调控已经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些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在放缓,房地产开发的热情在降温,而通过加息,政府将通过市场的力量巩固这一调控成果,促使开发商采取更理性的投资态度,防止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

  央行:防止

  贷款利率浮动失控

  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存款利息收入。从调整的幅度看,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1.98%上调到2.25%;而且,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这有利于保障居民的中长期储蓄存款利息收益。这次调整利率符合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有助于稳定居民储蓄。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已连续7个月下降,储蓄分流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调整利率有利于中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也有利于银行稳定储蓄。但是对利用消费贷款进行买房、买车的人们来说,银行上调利率将会增加他们月供还款的负担,按照这次调整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5年以上的利率由4.05%调整到4.23%,上调0.18个百分点;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5年以上的利率由5.04%上调到5.31%,上调0.27个百分点。不过由于上调幅度有限,不必过分担心。而且,房贷还款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调整,年内的还款额目前还不会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小于贷款基准利率的调幅,这样做既有利于房地产业的供求平衡和健康发展,又能适当照顾贷款购房者的切身利益。

  但是也要防止“贷款利率浮动失控”给百姓的伤害。与以前的形势不同,由于多年来银行连续降息,极大地刺激了居民贷款消费、置业的热情,贷款更加平常化,买房靠贷款、买车靠贷款,甚至医疗、求学等等都有贷款涉足,由此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城市“负翁”。此次加息后,基准利率的微调或许对他们影响不大,但是,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的放宽则使他们产生了很多的担心。如果央行不能很好地监管和协调,使贷款利率盲目浮动,高利贷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它就会变成伤人的“猛虎”,使大批贷款购房、购物的平民不堪重负。 (钱水土: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俞建荣: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