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灵柩十次迁徙埋骨西泠 西湖秋瑾墓碑将大整修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09:39 新华网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16日电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慷慨就义。

  秋瑾死后,先是被当地的同善局草葬于卧龙山,后被哥哥秋誉章雇人移到常禧门外的严家潭;同年12月,秋瑾的生前好友徐自华、吴芝瑛遵其遗愿,将她葬在杭州西泠桥畔,本
可告慰英灵,却又被清政府逼迫,迁至湖南湘潭的婆家,后又迁至长沙。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秋,徐自华再次将秋瑾灵柩从湖南迁回杭州,仍葬西泠桥畔凤林寺(现香格里拉饭店位置)前。

  1964年12月,秋瑾墓迁至鸡笼山;不久,又迁回凤林寺前原墓址处。1966年底,秋瑾遗骨再次迁到鸡笼山。

  1981年浙江省及杭州市人民政府在西泠桥南重建秋墓,墓穴中烈士遗骨骨殖坛内,置石砚一方,上刻“秋瑾墓1981年9月自鸡笼山迁西泠桥畔”。

  新墓墓基高2米,米黄色花岗石贴面。墓座上端汉白玉石雕秋瑾烈士塑像,高2.7米,头梳髻,眼望西湖,上穿大襟唐服,下着百花齐放褶散裙,左手插腰,右手按剑,端庄英武,潇洒飘逸。

  墓座正面镶嵌大理石碑石,是孙中山先生当年挽悼烈士的题字,上款“鉴湖女侠千古”,中题“巾帼英雄”,下款“孙文”;墓座背面是秋瑾生前知己徐自华、吴芝瑛题书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记录了秋瑾的一生。

  两块墓座碑石均是旧墓原物。即将整修的墓碑就是当年徐自华、吴芝瑛等人所立的墓志铭原碑———碑高107厘米,宽50厘米,碑文直书,分三列,列20行,行13字,行书。

  三才女生死相托

  清末有所谓“三才女”,即秋瑾、吴芝瑛与徐自华,这三人曾交换过兰谱,以生死相托。“面对故国湖山,埋骨西泠”,这是秋瑾当年和徐自华的约定。

  吴芝瑛,安徽桐城人,是当时极享盛誉的女书法家和诗人,书法工瘦金体,冠绝一时,她最煊赫一时的快事是上书袁世凯,劝其顺应潮流。

  吴芝瑛和秋瑾在北京的故宅都在南半截胡同附近,两人因而结识。秋瑾和丈夫不和之后,吴芝瑛马上接秋瑾至家暂住。后来吴芝瑛又资助秋瑾东渡日本留学,并赠诗一首:“驹隙光阴,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

  徐自华是浙江石门宿儒杏伯老人的女儿,因少年守寡,儿女早死,孑然一身,故别署“寄尘”。徐自华家学渊博,师从南社大诗豪陈巢南,著有《听竹楼诗集》《忏慧词》《秋心楼诗词》等。

  秋瑾和徐自华曾在浙江浔溪女学共执教鞭,相近的身世,相同的志趣,两人一见各相倾倒。随后,徐自华和秋瑾赴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吴芝瑛那时也从北京迁家至上海。

  吴、徐两人在经济上多方资助《中国女报》。报纸停办后,秋瑾回浙江组织起义,徐自华曾和秋瑾一起秘密勘察杭州城内外的道路,绘为军用地图。在拜祭岳庙时,秋瑾托徐自华,如果起义失败,请她将自己葬在岳王坟侧。看到秋瑾起义缺乏经费,徐自华变卖了家产交与秋瑾;秋瑾大为感动,脱下手腕上的翡翠腕环相赠。

  秋瑾就义后,徐自华冒风雪渡钱塘江,将秋瑾遗骨移至杭州西湖,买岳王坟侧地安葬,又含泪写了碑文。当时吴芝瑛正在病中,闻此大恸,亲撰《秋女侠传》、《记秋女侠遗书》等哀挽诗文,又亲笔撰写了“呜呼鉴湖女侠秋瑾之墓”的墓碑及墓志铭。徐自华的墓志铭、吴芝瑛的书法,加上金石名家胡菊龄的篆刻,号称“三绝”。

  此后,徐自华又办了秋社、上海竞雄(秋瑾之号)女校以示继志;等到秋瑾的女儿灿芝长大成人,她又将秋瑾所赠的翡翠腕环还给灿芝。

  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

  君讳瑾,字璿卿,又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越之山阴人也。家世仕宦。少长闽中,复随父湖湘,适湘乡王氏。生平?爽明决,意气自雄,读书敏悟,为文章奇警雄健如其人,尤好剑侠传,慕朱家郭解为人。丰貌英美,娴于辞令;高谭雄辩,惊其座人。自以与时多迁,居常辄逃于酒。然沉酣以往,不觉悲歌击节,拂剑起舞,气复壮甚。所夫固纨绔子,至是不相能。

  值庚子变乱,时事益亟。君居京师,见之,独慨然太息曰:“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洎甲辰夏,乃东渡海赴日本肄业。稍暇,与其同志重兴共爱会,而己为之长。誉日鹊起。东国留学慕君者众,每际大会,辄以君一得临莅为荣。而君亦负奇磊落,往会,则抠衣登坛,多所陈说,其词悲感激切,荡人心魂。人之闻者,未尝不泣数行下,而襟袖为之渍也。又好节己费以助人学,从之游者莫不叹服。

  居东二载,而取缔事起,学子骚然,君以外权之横,不忍独留,亦导同志拂衣归。归益引女学为己任,提倡不遗余力。主讲浔溪学校,教育弥至。有吴生者,艰于资,将中辍,君深慨之,挈往海上,俾成业焉。因留办《中国女报》,冀以少警聋瞽,而闺阁荏弱,匡助不闻,经费坐支绌。君经营罔倦,编纂益力,并日冒风雪走求援助,栖不以为苦。乌?!洵可谓热心公益而厉世摩钝者矣。以母丧,乃暂还越,后乃往来吴越间。至丁未五月,皖中事起,而君方自沪归,居大通学校。大通者,徐锡麟所兴创,而君素赞成之者。故浙大吏谓君同党,遽杀之,时六月六日也,年仅三十有三。乌?惨已!

  迹其行事,不拘小节,放纵自豪,喜酒善剑,若不可绳以理法,然其本衷,殊甚端谨;在稠人广座,论议锋发,志节矫然,人辄畏重之,无有敢一毫犯其词色者。虽爱自由,而范围道德,固始终未尝或逾者也。徒以锋棱未敛,畏忌者半。乌?!此君之所以死欤!尝生子女各一,今在湘中。

  后七阅月,石门徐自华,哀其狱之冤,痛其遇之酷,悼其年之不永,憾其志之不终,为约桐城吴女士芝瑛,卜地西泠桥畔,葬焉。用表其墓,以告后世,俾知莫须有事,固非徒南宋为然;而尚想其烈,或将俯仰徘徊,至流涕不忍去,例与岳王坟同不朽云。谨表。(责任编辑:于卫亚)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