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破能源"硬约束"节能降耗是当务之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10:09 中国广播网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带来物质丰富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建立节能降耗型、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社会已成为当前保持中国高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

  我国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资源人均拥有量很低。根据估算,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为16.5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为1.5万美元,只有
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世界第53位,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资源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和恶化。如:35种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60%,石油11%,铁矿44%,铝土矿10%。某些重要资源长期依赖进口,增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影响到国家安全。据地矿专家论证,按实现第二战略目标需求来看,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10多种矿产探明储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到2020年,除煤炭、钨、钼、稀土和某些非金属矿外,大部分主要矿产将缺乏必要的储量保证。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仍建立在能源高消耗的基础之上。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平均每增加1亿元GDP就需要达5亿元的投资。2003年,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亿吨,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的4%。资源的过度开采,已造成资源短缺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硬约束”。

  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向自然的过度索取,最终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殆尽,也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为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当务之急,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目标,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用能机制,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以能源消耗翻一番的代价赢得GDP翻两番的成果,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而这一过程,更需要走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每产生1万元人民币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是0.947吨,上海是0.583吨,在产值相同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的能耗是上海的1.63倍。从单个部门来看,在所有的“大量能源消耗型”部门中,西部的能源利用效率都比东部低。

  据统计,引进节能技术,可使西部能源投入量减少33%,全国的能源投入量减少5%。通过对各种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测和调控,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如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型重点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最优工艺控制,大大降低了能源和材料的消耗,2002年重点企业的吨钢能耗达到753公斤标准煤,比90年代初降低了1/4,污染排放也大大降低。

  面对未来可用资源日趋减少、能源供给更趋紧张的发展危机,一方面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速节能降耗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创新及应用“节用”上做足文章;另一方面要严控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侧面巩固扩大节能降耗成果。同时还应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奖励有严惩,有促进有限制,有保护有淘汰,努力为企业营造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认为:“目前对于中国来说,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能,过去我们提出的是节能和开发并重。例如在全民消耗的17亿吨标准煤中,有4亿吨标准煤是白白浪费掉了的。”

  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主持讨论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其中第一条提出了“坚持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约能源制度和措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设生态环保型、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依靠政府行政的努力,也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要有赖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一个十分尖锐和紧迫的问题,必须尽快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几年内要开始见实效,并要求几代中国人持续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金风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