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独家揭秘)金大侠仗剑走泉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10:38 东南早报

  ———访泉籍著名作家、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

  人物简介

  潘耀明,笔名彦火、艾火等,曾做过香港报刊、杂志记者、编辑、主编。1985年获美国纽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总编辑兼总经理及《明报月刊》总
编辑兼总经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成员、世界花踪文学奖终身评审委员、香港大学金庸基金委员会委员、香港岭南大学语文委员会顾问及香港特区艺术发展局顾问等等。著有散文、随笔和文学评论17种,个别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出版。

  金庸,这个名字背后不知蕴藏了多少传奇,半个多世纪来一波波的武侠热潮,每每都少不了提及这位大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的每一部小说,只要是中国人,都能如数家珍,成千上万的读者为之风靡而不能自拔!如今,金庸先生将莅临我们古城泉州。是什么力量促成金庸先生泉州行?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金庸挚友、泉籍著名作家、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以下简称“潘”)。

  金庸因何与泉州结缘?

  记者:金庸先生在海内外均享有盛誉,其行程一向紧张,据说出行计划都安排到了2006年。作为金庸先生的挚友,您能介绍一下他的泉州行是如何促成的?

  潘:金庸此次泉州行,是第一次在福建的公开活动,也是第一次应媒体的邀请出行。

  我的老家在泉州南安,认识金庸先生后,一直很想邀请他来家乡看看。金庸先生的日程安排很紧凑,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政府、大学、文学团体向他发出邀请,可他的时间根本安排不过来——比如最近四川之行,便是中国作协于三年前就开始筹划的。现在他在香港有很多的文化活动要参加,同时还兼职浙江大学博导,带了三个研究生,每年要到杭州授课三个多月,最近还着手《中国通史》的写作。

  金庸先生的泉州之行也已筹备两年多。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是一个文化古城,拥有多种宗教、兼容多元文化。这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东西塔、开元寺、老君岩、洛阳桥,弘一法师的晚年也在这里度过的。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就多处提到有关泉州的人和事,比如明教、天地会,比如施琅、郑成功、陈近南、冯锡范,他对闽南文化是有涉猎的,也是了解的。

  金庸先生泉州行之所以能够促成,其原因之一是泉州晚报社多次盛情相邀;二为我与金庸先生多年亦师亦友的关系,邀请金庸先生到家乡来是我多年的心愿,所以极力促成。

  金庸先生能来泉州,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我的母亲1989年从香港返泉州居住,我每年回泉州探亲,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人文素质的提升、城市的迅速发展,令人振奋!这里是国际花园城市,新近更被评选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金庸也是评委之一,他投了泉州一票。

  我与金庸的不解之缘

  记者:在香港报界,金庸先生和您的忘年之交成为一段佳话。据说金庸亲下聘书挖您到《明报》?

  潘(微笑):金庸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和他的从属关系溯自1990年的某一天。那天时任《明报》总编辑董桥打电话给我,说金庸先生要见我。金庸是我极为崇拜的作家和报人,此前只在公开场合见过几次面,并不太熟悉。他说要见我,让我觉得意外也非常高兴。

  当时《明报》报馆在香港市区北角,我很快来到金庸的办公室,里面有很多书,给人一种“坐拥书城”的感觉。寒暄过后,他让我坐一会,然后移步到写字台,亲自写了一张聘书给我,邀我加盟。

  金庸先生很细心,连我在三联的薪金都打听得清清楚楚,并给予更优厚待遇,并在聘书中将薪金也写得明明白白。他要我当《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当时《明报月刊》在海内外文化、学术界有崇高的地位,之前几任主编金庸先生、胡菊人、董桥等都是香港报界很有名望的人,但他们只当总编辑不兼总经理。

  我知道金庸先生的苦心,因《明报月刊》当时销路下降得很厉害,他希望在文化与市场两方面取得平衡,兼总经理有一个对杂志营业部管理之责,是要我搞好杂志发行工作。不管怎样,单是金庸先生亲下聘书这一举动,已令我热血澎湃、感动万分。虽然当时我任香港三联书店董事兼副总编辑,办理辞职手续有一定程序。我却顾不得这么多,当场在聘书上签了字。

  此后的日子里,我在金庸先生主持的《明报》工作。他很随和,没有什么架子———在报馆他是我的老板,在文化的因缘上是我尊敬的老师,日常交往中更是我的挚友。

  个人魅力是《明报》成功秘诀

  记者:作为《明报》的总编辑,您认为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报系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潘:金庸先生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报人,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重视人员的聘用和人才的破格引进。他深谙现代商业管理之道,人才是第一个要素。他在办报期间罗致了不少文化界精英。我想,这跟金庸先生的个人魅力、凝聚力、名望有关,金庸先生就是凭借个人非凡的气度、风范,凝聚了一批社会文化传媒和经营管理的佼佼者。

  金庸先生青少年时代就一直喜欢看书做学问,办《明报》后每天坚持写一篇社论、写一篇连载武侠小说。《明报》的成功有三大法宝:社论、小说连载和办报理念。金庸认为,报纸是社会公器,必须客观、持平、包容,容纳社会不同政见、不同阶层和不同种群的声音,兼容多元文化。所谓“有容乃大、兼收并蓄”,一直是金庸先生所提倡的。如今的《明报》已经从一个单一的报纸发展成为拥有四份周刊、一份月刊、两家出版社、一家旅行社的传媒集团,香港某大学新近一项调查显示:《明

  报》是香港公信力最高的传媒。

  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利润一直很高,在他主持《明报》的晚期,年纯利达二亿港元。1994年金庸先生将《明报》卖了之后,创办了明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邀我任新公司董事、总经理,原想筹划一份杂志,连载他自己写的历史小说,只因后来他动了心脏大手术,此计划便中断了。我在金庸先生的公司里其实只呆了一年,但无论在工作上、文学创作上、待人处事方面、企业管理方面他都是我学习的楷模。

  金庸正在编撰《中国通史》大纲

  记者:金庸先生曾表示晚年将在史学方面有所作为,他曾计划关于《中国通史》的编写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潘(微笑):金庸先生一生有四个理想:第一是,少年和青年时期努力学习,掌握相当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是,进入社会后辛勤发奋,做几件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都有利的事。第三是,衰老时不必再工作,能有适当的物质条件、健康、平静愉快的心情和余暇来安度晚年,逍遥自在。第四是,他创办了《明报》,确信这项事业对社会有益,希望它今后能长期存在,继续发展,对大众作出贡献。金庸先生基本上已成功实现了这些理想。

  作为热爱金庸作品的读者,我们希望退休后的金庸能够写出更多的作品。其实他具有多方面的写作才能,他年前为《收获》杂志写的中篇小说《月云》(这也是我从中牵线的),可读性极高。

  金庸先生的《中国通史》在技术上曾一度发生困难。他认为,无论是中文还是外文的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从史料价值而言,都有较大局限,主要是没有融合新近关于考古文化发现的新资料。所以他一直希望能重新写一部较完整的通史,这需要做很多数据的搜集,并对素材进行归类整理、爬梳、融化,这对一位80岁的人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但若以金庸先生的文化涵养,一旦写出来,肯定很精彩。这次四川行,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关于中国考古方面的成果,有关方面已出版了一套光盘。相信这将为金庸先生撰写《中国通史》创造有利的条件。目前金庸先生已经开始了大纲的写作。

  “金迷”涵盖社会各阶层

  记者:作为读者,能谈谈您对金庸小说的认识吗?

  潘(微笑):其实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看武侠小说,特别是金庸先生的作品。金庸先生于1955年开始写武侠小说,1957年我到香港读书后一接触他的小说就“迷”上了。

  在当时的香港,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一开始就受到政府、学校和家长的排斥,在学校里更被视若禁书。当局认为新派武侠小说等同于庸俗小说,对孩子心理上会产生不良影响。

  而我在迷上新派武侠小说后还学着写,有一次被班主任发现后受到警告:下次重犯,将被学校记大过!可是多年以后的香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却被教育部门列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某些选段甚至被编入了教材。

  虽然当时新派武侠小说受到排斥,但它逐渐受到愈来愈多读者的喜爱。上世纪50年代后期,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在《明报》上连载,更在电台上连播,在香港称为“讲古”。每到讲古的时间,车上、商场、街巷都有许多人围着收音机在收听,从而掀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热潮。

  后来金庸的武侠小说的读者从小市民扩大到了政界及学界人士,据说政界的邓小平先生、王震将军、蒋经国先生;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选先生,著名学者程千帆、钱理群、刘再复等都读过金庸先生的小说,并为之倾心。

  金庸的作品甚至飞跃国界,法国总统希拉克、韩国围棋国手李昌镐都自称是“金庸迷”。自金庸作品问世以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中外,总发行量已经超过3亿套,在全球当代作家中首屈一指。

  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记者:从小市民、草根阶层一

  直到政治家、科学家、学术殿堂,金庸的读者层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潘:很简单,金庸武侠小说是很纯粹的汉文,没有丝毫的欧化痕迹,是中文书写方面的典范。

  我国自“五四”以来,白话文欧化色彩严重,与传统文化产生割裂。而金庸先生受明清笔记影响很深,他的文字典雅清丽,文采汪肆,从中单独抽出一段文字就是周作人所说的“小品”、“美文”。

  武侠小说注重武打情节,但金庸先生自己不懂武功,除了诡秘云谲的情节外,他的真功夫在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的作品集儒、释、道和琴、棋、书、画于一炉。金庸的武侠小说只是一种框架而已,可以说,金庸的小说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天龙八部》最令我感到震撼

  记者: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为“金迷”,您最喜欢金庸的哪部小说?为什么?

  潘:《天龙八部》。我个人认为,文学作品最震撼的是给予人们一种心灵深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激情。如读后哭一场或笑一通,后者来得快也消失得早,前者却令人刻

  骨铭心。

  “五四”以来的大多现当代作品充满了激情,抒情的味道很重,读后也许很受感染,但眼泪与笑声总是稍纵即逝的。金庸的《天龙八部》很有重量感,里面的主人公乔峰有着复杂的身世背景,有汉人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契丹人豪迈粗犷的风范,有族群矛盾,有爱情交错,恩义情仇,斩不断、理还乱,十分复杂。这部小说我看了好几遍,每次看完后总有一种伤痛铭刻在心坎里,久久不能排除。

  我想,《天龙八部》可与世上任何一部名著相媲美!

  最成功的人物是韦小宝

  记者:金庸先生的15部武侠小说中塑造了数以千计的人物,您认为哪个人物塑造得最为成功?

  潘:说到人物形象,金庸先生笔下《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无疑是最成功的。这是一个即使在现代社会也随处可见的小人物形象:不学无术、诡计多端、靠钻营来牟取利益,为迅速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却恪守江湖道义、重友情。很多人对韦小宝娶了7个老婆的安排很不满意,其实这是一种漫画式的反讽。整体而言,金庸先生对此类人物的批判多于肯定。

  金庸最近讲话表示将修订自己的小说,也许对韦小宝的结局作了小改,要给他一点教训哩。

  金庸作品经得起时间淘洗

  记者:对于社会上曾一度掀起的“拒绝金庸”风、认为武侠小说不能登大雅之堂之说,您是怎么看的?

  潘(微笑):这是一种未经思考的妄断!其实当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何尝不是被当做闲书而受到排斥?沈从文当年在学堂看《红楼梦》时不也受到老师的斥责!

  我个人认为,文化俗到了极致就是雅。《金瓶梅》即是一例,因为它们是与时代最契合的。金庸武侠小说的题材、人物均来自社会现实生活———《笑傲江湖》中充满野心和自我膨胀的左冷禅、岳不群、任我行、东方不败,一味歌功颂德的马屁精,不就是在折射社会现实生活吗?

  西方关于文学的定义是较广泛的,好的作品,它必须与时代、与社会衔接,感染广大读者,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之后价值日益突显。法国作家大仲马当年的作品《三个火枪手》等被认为是俗品,多年以后却成为世界名著。

  我相信,金庸的作品经得起时间之河的淘洗,并且将越加晶莹剔透。

  金庸将在泉州悠闲地游走

  记者:您能透露一下金庸先生泉州行的安排情况吗?

  潘:金庸先生是第一次踏足闽南,他博览群书,对许多未曾到过的地方都深有了解。比如对泉州,他知道这里曾被马可·波罗赞许为可与亚历山大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其他地方不同,金庸先生此行将有较宽松的时间,可以较从容地游览这个文化古城。(记者吴泽华文/图)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