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但悲不见九州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13:29 青年参考 | ||||||||
本报特约撰稿杨锦麟 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当代世界政治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政治人物的去世像阿拉法特这样让人揪心。这几乎可以被视为世纪的绝响,是“英 雄”交响乐曲终人散之前那一个最让人回肠荡气的休止符
阿拉法特真的走了,走得是那么不情愿。这位75岁的老人把他形影不离的佩枪和橄榄枝一起带进了那座水泥铸造的 灵柩里。他被安葬在拉姆安拉,他只有继续忧郁而深情地凝视着多年未曾踏足的圣城。 和平也许是一场梦,巴勒斯坦建国理想仍然是地平线上一抹遥不可及的曙光。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但阿拉法特的悲剧 宿命在于“哀莫大于心不死”。曾经因为天气恶劣,专机无法起飞而暂时在上海虹桥机场逗留的阿拉法特,不耐于长时间的等 待,大声疾呼“以革命的名义”令飞机起飞,现在却再也无法“以革命的名义”号召所有巴勒斯坦人民为民族独立解放事业作 殊死的斗争。 阿拉法特命运的终结,似乎应了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一首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呜呼哀哉,乃翁已逝,家祭无期, 已经无法言语的阿拉法特图呼奈何。阿拉法特的佩枪已沉默无语,他的橄榄枝似乎也已不明下落。 西方媒体多半认为,阿拉法特的死,给以巴关系的突破和中东地区的和平带来新的契机和新的希望。一个人的死,如 果能够换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甚至我们居住的地球,从此只有和平鸽和橄榄枝,只有六弦琴和抒情诗,那么, 这个人的殉道,又是何等壮烈何等慷慨何等潇洒何等气势礴! 可以影响世人情绪高涨低落的,应该是来自台湾内部极端“台独”势力的走火入魔和利令致昏的荒腔走板。孙中山进 入了中国古代史,甚至成了“台独”分子眼中的“外国人”;妈祖和关公居然来自“敌国”;教科书强行割裂,暂时满足了“ 台独”基本教义派的精神幻觉。 美国人对不听调教的陈水扁越来越表现出厌烦和嫌恶,继鲍威尔明确表示“台湾不具有主权地位”之后,一向亲台的 美国众议院议员李奇公开披露,布什曾要求他当面告诉陈水扁,“不愿意看到台湾独立”。美国的政学界和主流媒体正在积极 酝酿对台政策新思维,也就是放弃对台湾的防卫承诺,如果你要“台独”,那请自便,自己去承受应该为此必须的昂贵代价。 在此背景之下,陈水扁刻意推出的“扁十点”,更显得突兀和苍白,在野党嗤之以鼻,北京冷眼旁观,华府表面敷衍,缺乏起 码政治诚信的陈水扁以及极端“台独”势力的作困兽斗,既是九洲暂时无法一同的格局使然,也是“台独焦虑症”的典型症状 。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