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别报道)职业注标人搅动商标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07:40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李先宏 通讯员郭鑫安

  职业商标人,催生商标经济

  一张世界地图上,一只“站”在中国版图上的蜘蛛,吐出的丝将世界各国串成一个网络。这是张治洋为他即将成立的公司设计的徽标。

  4日,与记者面对面的张治洋雄心勃勃:“我要将自己设计、注册的商标卖往世界各国。”

  张治洋是潜江市个体鞋老板,从去年开始,他从事商标注册和转让,成为职业商标注册人。他注册的“跑得快”商标,不久前以5万元的价格被人买走,“红味冰”也即将售出。“红歌星”商标尚未被核准就已成为“香饽饽”,已有好几家温州的制鞋企业与他洽谈转让事宜。

  初步的成功,让张治洋信心十足。他决定成立专门的公司,将商标买卖做大做强。

  2001年底实施的新商标法,不但允许个人注册商标,而且允许商标持有者自由转让商标,为商标投资打开了大门。

  职业商标注册人应运而生。一些精明的人士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把注册商标作为无形资产来投资,催生出“商标经济”。

  湖北钻石实业股份公司先后注册了“神农架”、“大别山”、“武当山”、“李时珍”等20个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商标,数量超过600件,创下我省单个单位注册商标数量之最。

  黄鹤楼公园管理处抢注了除香烟、白酒以外的全部42类“黄鹤楼”商标。公园成立了资源发展公司,专司“黄鹤楼”商标的合作经营。目前,已授权陕西一家酒店有偿使用“黄鹤楼”商标;以“黄鹤楼”商标入股,与人合作开发湖北土特产的项目也已启动。

  在省外,商标经济则更为红火。

  据报道,今年七、八两个月,浙江仅通过一家商标代理机构售出的商标就达26件。上海创立了商标交易运作平台,其发展目标是推动商标国内、国际间业务交流,形成不分国界的商标服务产业链。

  商标转让,市场潜力巨大

  商标投资逐渐升温,是因为商标转让市场潜力巨大,利润相当可观。

  据华中商标事务所所长丰明霞介绍,截至去年底,我省注册商标累计近4万件,若按全省的中、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来分摊,32家企业才有一件商标。汉正街拥有10万种商品,但仅有112件注册商标。

  另有数据显示,在注册商标中,有三分之一的商标处于闲置状态,只有三分之一在正常使用,另外三分之一的商标则是企业作为备用和防御性注册的。

  商标的供、求都很旺盛。商标转让是双赢之举。武汉中南商标事务所所长叶逢春说:“注册一个新商标,至少也要一年半,而转让商标只要二三个月就行了,是件很合算的事,这对新生企业而言是一条打造自有品牌的捷径。而对商标卖家而言,注册一件商标只需2000元,而转让获利可能是几万元、十几万元。那些闲置的老字号商标,转让费用几百万元也不奇怪。”

  南京曾有市民以6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秦淮河”商标,襄樊市闲置的“花王”牌商标,被日本一企业以48万元的价格买走。

  漠视商标保护,企业受损失

  “九寨沟”、“黑竹沟”、“都江堰”在网上被高价叫卖;南岸嘴、龙王庙、东湖……被抢注。

  武汉市知名品牌“荷花”洗衣权,到期未续展注册遭抢注。

  漠视商标保护的资源所在地和企业,真切地感到了职业注标人带来的冲击。

  不少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因其知名度高、具有显著性而被抢注成商标,资源所在地不得不向商标持有人购买使用权,或者接受对方以无形资产入股。

  一些企业的商标或因未注册,或到期没有续展而遭抢注,不得不花费巨大代价将商标找回。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失去商标专用权,将无形资产拱手让人。

  商标投资人的这种抢注行为引来不少非议。但专家认为,这种行为完全合法,无可厚非。

  青年知识产权学者、武汉大学王清博士说,这种行为是商标法“申请在先”原则激励出的理性投资行为,抢注屡获成功,只能说明资源所在地、企业的商标保护意识不强。法律只禁止对驰名商标的恶意抢注。

  接受教训的资源所在地、企业纷纷开始行动,保护自己的无形资产。东湖花30万元“护湖”,全省有40家企业申请注册防御性商标,数量达300多件。

  商标投资,需要理性和规范

  投资注册商标并转让利润丰厚,但并非没有风险。一是能否注册成功;二是申请周期长,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三是能否卖得出去。如果不卖出,就会成为死商标。商标法规定,商标连续3年不使用,即被撤销。

  除投资行为本身的风险外,还有法律上的风险。王清说,如果侵犯别人的商标在先权,则导致侵权的风险。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则不会被授权。

  据中南商标事务所提供的数据,目前,每年通过该所转让成功的商标只有十几件。“这说明商标转让市场目前还不成熟,投资人需要理性,谨防风险。”叶逢春提醒说。

  职业商标注册人的一些不规范的注册行为,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

  一些职业注标人专打“擦边球”,想尽办法将申请注册商标的文字和图形,做到与名牌商标相近似。因为这类“傍名牌”商标是不少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

  还有的人专门把目光盯着那些有一定名气的企业,看他们在商标注册方面有哪些疏漏,然后有针对性地注册商标,企业防不胜防。“荷花”被抢注,就是典型的事例。据叶逢春介绍,抢注“荷花”的张某,是安徽一商标代理机构的负责人。张某在谋求荷花电器公司回购商标未成后,即将商标申请权转让给了福建一家公司。

  这暴露出职业注标人浮躁、投机的心理。叶逢春说,对这些行为,有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对职业注标人的商标注册行为,给予引导和规范。而遭遇抢注的相关权利人,不要轻易妥协,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