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某些“大科学项目”泼冷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07:49 东方网-文汇报
  为某些“大科学项目”泼冷水 多位中国学者在今天出版的英国《自然·中国之声Ⅱ》中坦陈科技体制“要害”

  文/本报记者张咏晴任荃

  反对引进“海外幻影人才”,批评现有科技经费分配体制中的“人治”现象,为某些“大科学项目”泼冷水……今天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中文增刊《中国之声Ⅱ:与时俱进》中,海内外23位学者大胆直言,讨论中国科技现状。

  这也是这本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第二次为中国出特辑。由于其中许多观点直指中国科技体制“要害”,不难想象,它将犹如一颗炸弹,在国内引发巨大震动。

  本土学者加盟《中国之声》

  去年底,《自然》杂志首次邀请10位海外学者“号脉”中国科研,汇集而成的专刊《中国之声》发表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科学家认为:它把问题摆上桌面,成为中国科技体制向前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不过,初次尝试难免有不足。《中国之声Ⅰ》的英文正刊名为“以西方的观点看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其作者多为美籍华裔。尽管态度坦率、意见中肯,但被认为“隔靴搔痒”,观点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因此,在新一辑《中国之声》增刊中,《自然》杂志特别邀请了多位本土学者。其中既有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张存浩院士等国家科技机构管理人员,也有邹承鲁、何士刚、周专等国内一线科研人员。

  直指中国科技体制弊端

  令人关注的是,此次加盟《中国之声》的本土作者一反以往“中庸”风格,其中部分评述更直指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批评声振聋发聩。

  针对优秀科学家纷纷走上领导岗位的现象,陈竺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少数青年科学家的潜意识中,只要有了一些学术成就,就希望通过仕途来证明自己。在尚不健全的体制下,‘官位’往往又与对资源支配的权力相联系,从而获得较通常更为优越的科研条件。”

  饶毅、鲁白、邹承鲁三位学者则对现有科技经费分配体制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官员直接参与具体科技课题的选择和评审,其后果是人际政治常常代替了专业标准。“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本体制问题,中国科技将事倍功半。”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抱着一颗诚挚的心。”作者之一的饶毅说,写这组文章的目的是希望使国内科技保持健康地发展。(详细内容见11月21日本报《科技文摘》专刊)

  右图为《自然·中国之声Ⅱ》封面,左图为在《中国之声》撰文的部分中国科学家。制图:周怡谐
为某些“大科学项目”泼冷水(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