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多一些鼓励少一些限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07:57 法制日报

  当前一些政策壁垒抑制了大学生就业,出现了生源限制、院校限制、外语限制、专业限制等人为障碍,这些“篱笆墙”不仅限制了毕业生的选择,同时也侵害了用人单位的自主权———

  大学生就业:多一些鼓励少一些限制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胡梅娟

  岁末将至,2005届高校毕业生开始寻找就业的岗位。来自就业市场的信息,让求职大学生感受到形势的严峻。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之所以会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政策壁垒抑制了大学生就业。政策规定中出现生源限制、院校限制、外语限制、专业限制等人为障碍,这些“篱笆墙”不仅限制了毕业生的选择,同时也侵害了用人单位的自主权。

  是否需要保护本地生源

  深圳市出台的《关于2005年接收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引进在职人才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各单位在岗位空缺的情况下,接收毕业生专业与我市毕业生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应优先接收安排深圳生源的市外院校毕业生或本市院校毕业生。

  已经做了近20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刘秀茹研究员认为,许多地方都出台了类似的优先照顾本地生源或本地毕业生的政策,这种政策规定人为地影响了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一些政策对外地高校划定范围更限制了毕业生的选择。深圳市曾出台了引进非本地生源本科毕业生主要院校名单,天津市除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9所院校外,其余均未能列入这个名单。

  “天津农学院不在深圳市划定的范围内,这意味着天津农学院的毕业生很难有资格到深圳去就业。”天津农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霍金龙不解地说,天津市共有19所普通高等院校,20多所高职院校,这些院校都为教育主管部门所承认,为什么培养的学生却难以进入深圳?

  就业规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

  一些采访对象表示,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出台前缺乏调查研究,对就业鼓励少、限制多,有些限制对实际工作来讲根本没有必要。

  天津工业大学2005届毕业生小宋,目前已在天津市西青区的一家电子公司实习。小宋说,公司对他的技术很满意,主动提出要与他签订就业协议,他本人也看好公司的发展前途。小宋透露,即使是就业协议到手,他对能否顺利到这家公司工作仍然不敢肯定。因为按照天津市规定,作为新疆籍生源的他,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4级考试才能获得天津市户口。

  小宋告诉记者,他曾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有一厂家对他的作品“机器人智能手”感兴趣。但他现在主要精力都用于学英语准备考试上,至于毕业设计暂时顾不上了。

  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周禄群说,现在一些政策有英语崇拜之嫌,过于重视学生的外语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在参与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常见的例子是,一些学生在应聘几乎不需要外语的工作岗位时,专业课成绩不错,但因为没有通过国家英语4级或6级考试,被排除在候选之列,非常可惜。

  周禄群说,中铁18局曾经挑选了天津理工大学的一名毕业生,通过野外作业考察,发现这个学生特别能吃苦,但因为他在毕业前没能通过国家英语4级考试,无法落户天津,企业只好忍痛割爱,这个学生也只好带着遗憾回到原籍山东。让人感到遗憾的还有,天津港务局曾在2004年挑选了10多名符合专业要求、具备操作技能的专科生,却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学士学位,也不符合天津的落户要求,企业不得不放弃。

  周禄群认为,现在企业都要进行人力成本核算,有的岗位根本就不需要本科生,可一些政策规定人为造成“学历高消费”。一些条件艰苦的企业所看中的人,不符合政策“杠杠”,而符合政策规定的毕业生却不愿意来,政策缺乏灵活性,这让企业很为难。

  实现真正的双向选择

  当前人事制度改革不彻底,毕业生就业并没有完全做到按市场来配置人力资源,毕业生管理当中,还留有严重的“计划尾巴”,没有真正实现双向选择。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南开大学2003届毕业生小胡在面试时“过五关斩六将”,曾被北京的一家外贸企业选中,但因为他所学的俄语专业,不属于当年北京引进人才的专业范畴,没有入京指标,他最后不得不另外再找工作。

  小胡说,既然说是双向选择,企业和本人都觉得彼此很合适,可为什么存在一些政策梗阻,有关部门作规定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一下社会的人才需求?

  天津新天汇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赵乃申告诉记者,公司从天津工业大学挑选了3个毕业生,他们都是外地生,作为一家小型的民营企业,汇通公司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帮助他们申请入津指标。听说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对外地生源都有所谓的入京、入津指标限制。户口入津对双方来说都是个麻烦事。

  一些采访对象表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带有转型期的特点,一些旧的体制束缚仍然作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当前要尽快拆除政策的“篱笆”,尊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选择权,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真正的双向选择。

  (新华社天津11月17日电)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